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9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转印刷机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包括光油斗,光油斗内设有油斗辊,还包括与油斗辊相切的螺旋线辊、与螺旋线辊相切的匀油辊、与匀油辊相切的上光辊,所述螺旋线辊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一螺旋齿轮,相邻第一螺旋齿轮无缝连接;螺旋线辊与匀油辊之间设有补油辊,补油辊与匀油辊相切,补油辊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二螺旋齿轮,相邻第二螺旋齿轮无缝连接,且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一螺旋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高螺旋线辊齿槽中的光油向匀油辊传递的量,达到了增加印品上光厚度的目的。

Glazing device of satellite rotary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转印刷机产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品的上光工艺是在印品表面涂布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形成亮膜的工艺过程。印刷品上光后,不仅提高了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增强了印品表面的平滑度,改善了印品的表面性能,而且起到了保护印刷图文的作用。因此,上光工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印刷品的表面处理。现有的上光装置比较难保证光油在印刷品表面的一致性,如果要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保证光油的一致性,就得增加匀油辊和串油辊的个数,使得上光系统变得复杂。因此,一个结构简单、上光均匀的上光装置对于提高印刷品上光质量,提高上光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授权公告号为CN20202950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线式印刷品上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在圆周面相切的油斗辊3、螺旋线辊4、匀油辊5及上光辊6,油斗辊3设置在光油斗1内,螺旋线辊4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条螺旋线。工作时,油斗辊3逆时针在光油斗1中旋转,油斗辊3与螺旋线辊4相对旋转,将油斗辊3上的光油填充到螺旋线辊4上的螺旋中,螺旋线辊4与匀油辊5相对旋转,将螺旋线辊4上的光油通过螺旋线离散传递给匀油辊5,匀油辊5通过与上光辊6的相对运动,将厚度均匀的光油油膜传给上光辊6,最终达到快速、均匀地上光。但是,由于油斗辊3与螺旋线辊4的圆周面相切、螺旋线辊4与匀油辊5的圆周面相切,因此油斗辊3上的光油只能进入螺旋线辊4的螺旋线中,而极少光油涂覆于螺旋线辊4的表面。同样地,由于螺旋线辊4表面光油极少,所以螺旋线辊4表面几乎不传递光油给匀油辊5,只能靠螺旋线辊4的螺旋线内的光油传递光油给匀油辊5。而螺旋线辊4的螺旋线内的光油大部分受重力作用顺着螺旋线流淌至旋线辊4底部(旋线辊4底部不停地向光油斗1内滴油),螺旋线内少部分光油在流淌过程中接触到匀油辊5表面而被匀油辊5粘附,所以匀油辊5能够传递给上光辊6的光油少之又少,导致印品上光过薄,印品的表面性能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其具有增加印品上光厚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包括光油斗,光油斗内设有油斗辊,还包括与油斗辊相切的螺旋线辊、与螺旋线辊相切的匀油辊、与匀油辊相切的上光辊,所述螺旋线辊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一螺旋齿轮,相邻第一螺旋齿轮无缝连接;螺旋线辊与匀油辊之间设有补油辊,补油辊与匀油辊相切,补油辊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二螺旋齿轮,相邻第二螺旋齿轮无缝连接,且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一螺旋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斗辊逆时针旋转时将光油传递至螺旋线辊的齿槽中,逆时针旋转的油斗辊通过摩擦力带动螺旋线辊顺时针旋转,螺旋线辊带动补油辊逆时针旋转,补油辊上的齿与螺旋线辊的齿槽啮合时粘附光油,补油辊上的齿旋转至与匀油辊接触时将光油涂覆于匀油辊上,匀油辊再将光油传递给上光辊。由于提高了螺旋线辊齿槽中的光油向匀油辊传递的量,因此可增加印品上光厚度。优选的,所有第一螺旋齿轮的齿槽连通形成螺旋槽,所有第二螺旋齿轮的齿连成螺旋凸块,螺旋凸块与螺旋槽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线辊旋转时,光油从螺旋槽的最高端流向最低端,螺旋槽的全长被涂上光油,可减少螺旋线辊旋转时回落于光油斗中的光油量;同理,当补油辊旋转时,光油从相邻螺旋凸块围成的槽的最高端流向最低端,槽的全长被涂上光油,可减少补油辊旋转时回落于光油斗中的光油量。优选的,所有第一螺旋齿轮的齿螺旋初始位置均相同,所有第二螺旋齿轮的齿螺旋初始位置均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第一螺旋齿轮和第二螺旋齿轮的加工难度,使一一对应的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始终能够旋转啮合,即螺旋线辊与补油辊始终能够旋转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齿轮或第二螺旋齿轮上均沿其轴向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柱,螺柱串连所有第一螺旋齿轮或所有第二螺旋齿轮,螺柱的两端螺接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柱与螺母的配合,可使所有第一螺旋齿轮可拆卸连接成螺旋线辊,也可使所有第二螺旋齿轮可拆卸连接成补油辊。优选的,所述补油辊的轴端连接有电缸,电缸具有滑动座,补油辊与电缸垂直地固定于滑动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缸微调补油辊的位置,可微调补油辊的齿插入螺旋线辊的齿槽的深度,从而调节补油辊的齿的蘸油量,齿插入齿槽越深则齿的蘸油量越多。优选的,所述螺旋槽的螺距为400-10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螺距可使螺旋槽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距离较长。优选的,所述油斗辊的一侧设有刮油刀板,刮油刀板沿油斗辊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刮油刀板抵于油斗辊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刮油刀板刮除油斗辊上多余的光油,可从源头上控制光油量。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齿轮的齿侧面设有若干孔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洞增加了第二螺旋齿轮的齿保油量,可减少第一螺旋齿轮的齿槽向光油斗的漏油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提高螺旋线辊齿槽中的光油向匀油辊传递的量,达到了增加印品上光厚度的目的;2.利用电缸微调补油辊的位置,可微调补油辊的齿插入螺旋线辊的齿槽的深度,从而调节补油辊的齿的蘸油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螺旋线式印刷品上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螺旋线辊与补油辊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油斗;2、刮油刀板;3、油斗辊;4、螺旋线辊;4a、螺旋槽;5、匀油辊;6、上光辊;7、补油辊;7a、螺旋凸块;8、第一螺旋齿轮;9、第二螺旋齿轮;10、螺柱;11、螺母;12、电缸;121、滑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包括光油斗1,光油斗1内设有油斗辊3,还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螺旋线辊4、补油辊7、匀油辊5、上光辊6,其中螺旋线辊4与油斗辊3相切,补油辊7设于螺旋线辊4与匀油辊5之间的上方、匀油辊5与补油辊7相切,上光辊6与匀油辊5相切。油斗辊3底部浸入光油斗1内的光油中,油斗辊3的一侧设有刮油刀板2,刮油刀板2沿油斗辊3的长度方向设置,刮油刀板2抵于油斗辊3的侧面上,利用刮油刀板2可刮除油斗辊3上多余的光油。如图3所示,螺旋线辊4由若干个第一螺旋齿轮8组成,所有的第一螺旋齿轮8同轴无缝连接且齿形尺寸相同。所有第一螺旋齿轮8上均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穿设螺柱10,螺柱10串连所有的第一螺旋齿轮8,螺柱10两端各螺接一个螺母11。拧紧螺母11,使螺母11压于最外侧的第一螺旋齿轮8上,即可实现所有第一螺旋齿轮8的无缝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包括光油斗(1),光油斗(1)内设有油斗辊(3),还包括与油斗辊(3)相切的螺旋线辊(4)、与螺旋线辊(4)相切的匀油辊(5)、与匀油辊(5)相切的上光辊(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辊(4)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一螺旋齿轮(8),相邻第一螺旋齿轮(8)无缝连接;螺旋线辊(4)与匀油辊(5)之间设有补油辊(7),补油辊(7)与匀油辊(5)相切,补油辊(7)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二螺旋齿轮(9),相邻第二螺旋齿轮(9)无缝连接,且第二螺旋齿轮(9)与第一螺旋齿轮(8)一一对应地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包括光油斗(1),光油斗(1)内设有油斗辊(3),还包括与油斗辊(3)相切的螺旋线辊(4)、与螺旋线辊(4)相切的匀油辊(5)、与匀油辊(5)相切的上光辊(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辊(4)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一螺旋齿轮(8),相邻第一螺旋齿轮(8)无缝连接;螺旋线辊(4)与匀油辊(5)之间设有补油辊(7),补油辊(7)与匀油辊(5)相切,补油辊(7)包括若干同轴设置且齿形尺寸相同的第二螺旋齿轮(9),相邻第二螺旋齿轮(9)无缝连接,且第二螺旋齿轮(9)与第一螺旋齿轮(8)一一对应地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螺旋齿轮(8)的齿槽连通形成螺旋槽(4a),所有第二螺旋齿轮(9)的齿连成螺旋凸块(7a),螺旋凸块(7a)与螺旋槽(4a)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轮转印刷机的上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螺旋齿轮(8)的齿螺旋初始位置均相同,所有第二螺旋齿轮(9)的齿螺旋初始位置均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季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紫荆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