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89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夹持座上;其中,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之间形成了限位容纳空间,通过将玻璃片限位放置在该限位容纳空间内,可以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通过借助夹持装置夹持玻璃片来进行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电层,能够提高刮除速度,使得刮除效率提高、省时省力。

Gr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对破损的电缆外护套进行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刮除破损的外护套的半导电层,该外护套的半导电层通常采用石墨作为半导电材料,通常使用玻璃,利用玻璃的边缘进行刮除。目前,进行外护套半导电层刮除时,通常是工作人员用手紧握玻璃片两端,使玻璃片作用在待刮除的电缆外护套上,来回摩擦以进行刮除。在上述刮除工作中,工作人员直接手握玻璃片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受伤,且刮除速度慢、刮除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电层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玻璃片,该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夹持座上;其中,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玻璃片的限位容纳空间,以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进一步地,夹持座包括基板;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基板上;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设置于基板上;其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玻璃片的夹持空间。进一步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与第一夹持部连接,以调节第一夹持部在基板上的位置;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部件,定位部件与第二夹持部连接,以使第二夹持部与基板相对固定。进一步地,夹持座还包括夹持块,夹持块与基板垂直设置;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夹持块上,以带动第一夹持部相对夹持座移动;其中,定位部件与夹持块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调节部件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夹持块具有用于供调节杆穿设的配合孔,调节杆可移动地穿设于配合孔内,以使调节杆带动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夹持座移动。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调节杆的第二端连接,固定板具有固定孔,夹持块还具有固定槽,以通过依次穿设在固定孔和固定槽内的紧固件使调节杆和夹持块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调节杆为多个,夹持块具有多个配合孔,多个配合孔与多个调节杆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为板状结构,第一夹持部的朝向第二夹持组件的板面用于与玻璃片的第一侧边贴合接触。进一步地,定位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可转动地连接,夹持块具有定位槽,定位部件的第二端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穿设于定位槽内,以使第二夹持部和基板之间的接触面贴合;其中,夹持装置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与定位部件连接,锁紧件与夹持块可拆卸地连接,以使第二夹持部与夹持座相对固定。进一步地,夹持块还具有定位孔,定位部件具有锁紧孔,以通过锁紧件依次穿设于锁紧孔和定位孔内使定位部件与夹持块相对固定。进一步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杆,定位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部上;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的第二端连接,锁紧孔设置于定位块上;其中,定位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定位块嵌设于第一槽段内,定位杆的第二端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槽段内。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为板状结构,第二夹持部的朝向第一夹持组件的侧壁面用于与玻璃片的第二侧边贴合接触;其中,玻璃片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二夹持组件为多个,沿玻璃片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夹持组件依次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夹持装置还包括弯曲柄,弯曲柄包括第一曲柄段和第二曲柄段,第一曲柄段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座和第二曲柄段连接;其中,第一曲柄段的弯曲度大于第二曲柄段的弯曲度。进一步地,夹持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部件,两个导向部件均与夹持座连接,两个导向部件呈预定角度设置,以使两个导向部件均与待刮除的电缆可滑动地设置。进一步地,各个导向部件均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与夹持座连接,两个导向部件的导向杆呈预定角度设置;导向轮,导向轮可转动地套设在相应的导向杆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安装于夹持座上;其中,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之间形成了限位容纳空间,通过将玻璃片限位放置在该限位容纳空间内,可以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通过借助夹持装置夹持玻璃片来进行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电层,不仅能够提高刮除速度,使得刮除效率提高、省时省力,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电层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且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玻璃片,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受伤概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夹持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夹持装置;20、第一夹持组件;21、第一夹持部;23、调节部件;231、调节杆;233、固定板;234、固定孔;30、第二夹持组件;31、第二夹持部;32、定位部件;323、锁紧孔;324、定位杆;325、定位块;40、夹持座;41、基板;42、夹持块;421、配合孔;422、固定槽;423、定位槽;425、安装槽;426、第一槽段;427、第二槽段;51、紧固件;52、弯曲柄;521、第一曲柄段;522、第二曲柄段;53、导向部件;531、导向杆;532、导向轮;54、连接件;56、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10,其用于夹持玻璃片,请参考图1至图5,该夹持装置1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20、第二夹持组件30以及夹持座40,第一夹持组件20和第二夹持组件30均安装于夹持座40上;其中,第一夹持组件20、第二夹持组件30以及夹持座4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玻璃片的限位容纳空间,以使第一夹持组件20和第二夹持组件30对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10中,第一夹持组件20、第二夹持组件30以及夹持座40之间形成了限位容纳空间,通过将玻璃片限位放置在该限位容纳空间内,即将玻璃片设置于第一夹持组件20和第二夹持组件30之间并位于夹持座40上,可以使第一夹持组件20和第二夹持组件30对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通过借助夹持装置10夹持玻璃片来进行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电层,不仅能够提高刮除速度,使得刮除效率提高、省时省力,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除破损的电缆外护套的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玻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n第一夹持组件(20);/n第二夹持组件(30);/n夹持座(4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均安装于所述夹持座(40)上;/n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以及所述夹持座(4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玻璃片的限位容纳空间,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对所述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玻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组件(20);
第二夹持组件(30);
夹持座(4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均安装于所述夹持座(40)上;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以及所述夹持座(4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玻璃片的限位容纳空间,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对所述玻璃片形成夹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40)包括基板(41);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包括第一夹持部(21),所述第一夹持部(21)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基板(41)上;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包括第二夹持部(31),所述第二夹持部(31)设置于所述基板(41)上;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1)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玻璃片的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0)还包括调节部件(23),所述调节部件(23)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21)在所述基板(41)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0)还包括定位部件(32),所述定位部件(3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31)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持部(31)与所述基板(41)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40)还包括夹持块(42),所述夹持块(42)与所述基板(41)垂直设置;
所述调节部件(23)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夹持块(42)上,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21)相对所述夹持座(40)移动;
其中,所述定位部件(32)与所述夹持块(42)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23)包括:
调节杆(231),所述调节杆(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1)连接,所述夹持块(42)具有用于供所述调节杆(231)穿设的配合孔(421),所述调节杆(231)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配合孔(421)内,以使所述调节杆(231)带动述所述第一夹持部(21)相对所述夹持座(4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23)还包括:
固定板(233),所述固定板(233)与所述调节杆(2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板(233)具有固定孔(234),所述夹持块(42)还具有固定槽(422),以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固定孔(234)和所述固定槽(422)内的紧固件(51)使所述调节杆(231)和所述夹持块(42)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31)为多个,所述夹持块(42)具有多个所述配合孔(421),多个所述配合孔(421)与多个所述调节杆(231)一一对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迪硕李哲林一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