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379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先将中立板先焊接至底板上,将第一定位轴的圆柱凸起插入中立板的滑轮法兰上,第二定位轴插入侧板的滑轮法兰,定位环支撑在侧板的滑轮法兰上,定位板与一个侧板的板面相抵,第二定位轴螺纹连接至第一定位轴上,转动定位螺栓使定位螺栓一端与侧板的滑轮法兰相抵;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则被一个定位单元固定,再使用另一个定位单元定位另一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保证两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准确性。再用支撑单元进一步保证两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最后焊接两个侧板与底板,得到的起重机结构件的尺寸精度较高,可以减小起重机结构件的报废率。

Fabrication tooling and method of crane top structur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起重机顶部结构件是海事起重机的重要受力部件,起重机顶部结构件包括底板、中立板、两个侧板、滑轮法兰与撑杆法兰,中立板与两个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两个侧板对称设置在中立板的两侧,每个侧板均为带一定折角的弯板。两个侧板及中立板上均对应安装有一个滑轮法兰,滑轮安装在滑轮法兰上,两个侧板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撑杆法兰,起重机的臂架上的撑杆安装在撑杆法兰上。起重机顶部结构本身需要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来保证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相对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顶部结构件上装配的滑轮组的正常工作。但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构成零件较多,中立板与两个侧板之间的位置难以保证,导致最终得到的起重机结构件的尺寸精度难以满足要求,起重机结构件的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可提高起重机结构件的尺寸精度,减小起重机结构件的报废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所述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单元与一个支撑单元,每个所述定位单元均包括第一定位轴、环形板、多个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轴、定位环与定位板,所述环形板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轴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定位轴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圆柱凸起,所述圆柱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定位轴,所述多个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环形板上,每个所述定位螺栓的轴线均平行所述环形板的轴线,所述定位环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轴上,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相连,所述定位环的外直径等于所述圆柱凸起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轴的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定位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轴设置有所述环形板的一端,所述定位板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轴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板的板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圆柱凸起的端面的面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件与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定位轴的轴线,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面均设置有圆柱定位凸起。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轴、调整套筒与锁紧组件,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套筒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调整套筒的一端插设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连接或分离所述调整套筒与所述支撑轴。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多个锁紧螺栓,所述多个锁紧螺栓均螺纹连接在所述调整套筒的侧壁上,所述多个锁紧螺栓沿所述调整套筒的周向等距分布,每个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相抵。可选地,所述支撑轴远离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可选地,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二定位轴焊接连接。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面上。可选地,所述手柄包括两个L型杆,所述两个L型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可选地,所述定位螺栓的个数为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方法,所述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实现,所述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待加工的底板、中立板、两个侧板、滑轮法兰与撑杆法兰;在所述中立板、所述两个侧板上均安装所述滑轮法兰,在所述两个侧板上均安装所述撑杆法兰,弯折所述两个侧板;将所述中立板点焊至所述底板上;使用一个定位单元定位一个所述侧板相对所述中立板的位置,所述使用一个定位单元定位一个所述侧板相对所述中立板的位置,包括:将第一定位轴的圆柱凸起插入所述中立板的滑轮法兰上;将第二定位轴插入一个所述侧板的滑轮法兰,定位环支撑在所述侧板的滑轮法兰上,定位板与一个所述侧板的板面相抵;将所述第二定位轴的一端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一定位轴远离所述圆柱凸起的一端;转动多个定位螺栓直至所述多个定位螺栓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侧板的滑轮法兰相抵;使用另一个定位单元定位另一个所述侧板相对所述中立板的位置;将一个支撑板上的圆柱定位凸起插入一个所述侧板的滑轮法兰内;将另一个支撑板上的圆柱定位凸起插入另一个所述侧板的滑轮法兰内,连接所述支撑件与一个所述支撑板;焊接所述两个侧板与底板。可选地,所述弯折所述两个侧板,包括:使用设备对所述两个侧板进行弯折;采用样板对所述两个侧板的弯折角度进行检测,所述样板上的弯折角度为所述两个侧板的理想弯折角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制作起重机顶部结构件时,先完成滑轮法兰、撑杆法兰与中立板、两个侧板的连接,再将中立板先焊接至底板上,再使用两个定位单元完成两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初步定位。具体可先定位一个侧板,将第一定位轴的圆柱凸起插入中立板的滑轮法兰上,第二定位轴插入侧板的滑轮法兰,定位环支撑在侧板的滑轮法兰上,定位板与一个侧板的板面相抵,第二定位轴螺纹连接至第一定位轴上,转动定位螺栓使定位螺栓一端与侧板的滑轮法兰相抵;侧板被定位环及定位螺栓固定,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则被第一定位轴与第二定位轴固定,再使用另一个定位单元定位另一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保证两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准确性。最后将支撑单元中的一个支撑板上的圆柱定位凸起插入一个侧板的滑轮法兰内,另一个支撑板上的圆柱定位凸起插入另一个侧板的滑轮法兰内,连接支撑件与一个支撑板,支撑单元进一步保证两个侧板相对中立板的位置,并且支撑单元中的两个圆柱定位凸起顶紧两个侧板,可以与两个定位单元中压紧两个侧板的两个定位板配合,避免两个侧板的外扩或内移,两个侧板的位置得到良好固定,最后焊接两个侧板与底板,得到的起重机结构件的尺寸精度较高,可以减小起重机结构件的报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A-A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B-B向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7~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A-A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顶部结构件的B-B向示意图,结合图1与图2,起重机顶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单元(1)与一个支撑单元(2),/n每个所述定位单元(1)均包括第一定位轴(11)、环形板(12)、多个定位螺栓(13)、第二定位轴(14)、定位环(15)与定位板(16),所述环形板(12)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圆柱凸起(111),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定位轴(11),所述多个定位螺栓(13)螺纹连接在所述环形板(12)上,每个所述定位螺栓(13)的轴线均平行所述环形板(12)的轴线,所述定位环(15)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轴(14)上,所述定位环(15)与所述第二定位轴(14)相连,所述定位环(15)的外直径等于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轴(11)设置有所述环形板(12)的一端,所述定位板(16)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板(16)的板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端面的面积,/n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支撑件(21)与两个支撑板(22),所述支撑件(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轴线,所述支撑件(2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22)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板(22)远离所述支撑件(21)的一面均设置有圆柱定位凸起(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单元(1)与一个支撑单元(2),
每个所述定位单元(1)均包括第一定位轴(11)、环形板(12)、多个定位螺栓(13)、第二定位轴(14)、定位环(15)与定位板(16),所述环形板(12)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圆柱凸起(111),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定位轴(11),所述多个定位螺栓(13)螺纹连接在所述环形板(12)上,每个所述定位螺栓(13)的轴线均平行所述环形板(12)的轴线,所述定位环(15)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轴(14)上,所述定位环(15)与所述第二定位轴(14)相连,所述定位环(15)的外直径等于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轴(11)设置有所述环形板(12)的一端,所述定位板(16)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轴(14)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板(16)的板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圆柱凸起(111)的端面的面积,
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支撑件(21)与两个支撑板(22),所述支撑件(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轴线,所述支撑件(2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22)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板(22)远离所述支撑件(21)的一面均设置有圆柱定位凸起(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包括支撑轴(211)、调整套筒(212)与锁紧组件(213),所述支撑轴(21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套筒(212)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1)上,所述支撑轴(211)的长度(L)小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2)之间的最小距离(D),所述调整套筒(212)的一端插设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22)上,所述锁紧组件(213)用于将连接或分离所述调整套筒(212)与所述支撑轴(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13)包括多个锁紧螺栓(213a),所述多个锁紧螺栓(213a)均螺纹连接在所述调整套筒(212)的侧壁上,所述多个锁紧螺栓(213a)沿所述调整套筒(212)的周向等距分布,每个所述锁紧螺栓(213a)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相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松戴明飞杨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