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75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外壳、压电装置和位于外壳上的挡风罩、揿手,在其侧面设有狭槽的挡风罩为全包式,并覆盖外壳的整个头部,而揿手为杠杆式,其一端铰接在外壳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露于挡风罩之外,其中部具有压在压电帽之上的支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手上侧面设有与其叉开成一定角度的阻挡件,该阻挡件为挠性材质,并穿过所述的狭槽后与狭槽的上边沿相抵,从而使揿手无法自动地完全向上复位。当点火结束后,揿手随着压电装置的复位而向上复位时,位于揿手之上的阻挡件则可靠地抵在狭槽的上边沿之下,既使有外界的碰触,也不会破坏揿手的限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地防止儿童打火或意外打火的发生,从而使得其更具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尤其指一种带有保险装置、可防止儿童误点火的压电式打火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压电式打火机一般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在外壳上端设有与压电装置中压电帽相抵的揿手,使用时只须按下揿手,压电装置的压电帽随之被压缩,当其压缩行程达到点火行程时,压电装置因其内的击锤撞击压电晶体而释放出高压电能,并通过导电回路在气阀组件的出气口处发出电火花,而气阀组件此时在揿手的作用下同时释放出燃气,燃气遇到电火花即实现打火。为了防止在运输和随身携带过程中因意外碰击揿手而出现打火现象,也为了阻止儿童因玩耍而误打火,人们设计出各种各样带保险装置的安全打火机,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02136408.7《一种防儿童的安全打火机》就是这样一种打火机,在其公开的实施例之四中,挡风罩设计成全包式,覆盖在机体的整个头部,而限位件即为开在挡风罩侧面的狭槽,狭槽的顶部比其下部更窄,并在交界处形成一台阶,所述的揿手为杠杆式,其一端铰接在外壳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露于壳体之外作为操作部位,其中部具有一支点并压在压电帽之上,并且该揿手装配成具有始终偏向狭槽台阶一侧的趋势,当点火使用结束后,揿手随着压电装置的复位而向上复位时,揿手卡在长槽的台阶之下,而使其无法完全向上复位。由于点火动作需要一先一后地完成两个不同动作,因此对于协调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难以模仿点火,而且儿童在多次以常规动作直接下压揿手而始终无法点火后,会对此失去兴趣,不再玩耍;同时,一旦成人在使用时,即使在未解除对揿手限位的情形下直接按下揿手,也不会对打火机造成损坏。因而其一方面可有效地防止儿童误点火或意外打火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其采用狭槽台阶来限制揿手的复位,在使用时,容易受外界的轻易触动而使揿手从该台阶上滑落,而起不到其应有的保险作用,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保险装置,打火机的安全可靠性仍然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安全可靠性好的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和位于外壳上的挡风罩、揿手,所述的挡风罩为全包式,覆盖外壳的整个头部,而在挡风罩侧面设有狭槽,所述的揿手为杠杆式,其一端铰接在外壳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露于挡风罩之外作为操作部位,其中部具有一支点并压在压电帽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手上侧面设有与其叉开成一定角度的阻挡件,该阻挡件为挠性材质,并穿过所述的狭槽后与狭槽的上边沿相抵,从而使揿手无法自动地完全向上复位。所述的阻挡件与揿手以一体件为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点火使用结束后,揿手随着压电装置的复位而向上复位时,位于揿手之上的阻挡件则可靠地抵在狭槽的上边沿之下,既使有外界的碰触,也不会破坏揿手的限位,而要实现正常点火时,则在按下揿手之前,必须先向上推动揿手,解除阻挡件对揿手的限位,使揿手和压电装置完全向上回复到位后方可打火,因此,本技术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地防止儿童打火或意外打火的发生,从而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揿手在自然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揿手在自然状态下的压电装置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向上推动揿手后、未按下揿手时,揿手和压电帽复位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揿手复位状态下的压电装置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向上推动揿手、并按下揿手后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按下揿手后的压电装置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见图1,其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7及其气阀组件5,其中气阀组件5包括出气针51和与出气针51相连的导电跷板52,压电装置2包括压电帽21、压电体22,在外壳1上端设有与压电装置2中的压电帽21相抵的揿3手;为了防止打火时受风的影响,在出气针51上方还设有挡风罩4,并在外壳1的侧壁设有调节火焰大小的调节环6;所述的挡风罩4为全包式,覆盖外壳1的整个头部,在挡风罩4的侧面设有狭槽41;所述的揿手3为杠杆式,其一端可绕固定在外壳1内的枢轴33转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41露于挡风罩4之外而作为操作部位,其中部具有一支点31并压在压电帽21之上,并在揿手3上侧面上设有与其叉开成一定角度的阻挡件32,在本实施例中,该阻挡件32与揿手1制成一体件,并为挠性材质,阻挡件32穿过所述的狭槽41后与狭槽41的上边沿相抵,当点火使用结束后,揿手3随着压电装置2的复位而向上复位时,位于揿手3之上的阻挡件32抵在挡风罩4狭槽的上边沿之下,如图1所示,而使其无法完全自动向上复位。当揿手3处于自然状态时,即未被推动、阻挡件32未受挤压时,由于此时的阻挡件32被狭槽41的上边沿所抵,使得揿手3没有完全复位,而压电帽21受揿手3的控制也处于未复位的状态,因而压电体22内的撞击头24也不能复位,如图2所示,此时,尽管能按下揿手3,使压电帽21下滑,同时带动撞击头24下滑,但压力弹簧23在下滑过程中未受压缩,因此撞击头24不能产生足够的撞击力,使得其与压电体22之间无法放电,即无法在压电体22二极间产生电压,所以,压电体22不能放电点火,打火机不能被打火,从而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当需要打火时,须先向上推动露于挡风罩4之外的揿手3操作部位,如图3所示,挤压其上的阻挡件32而使二者的夹角变小,操作部位的上移,使得压电帽21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如图4所示。这时按下揿手3,如图5所示,使位于其下的导电片53、压电帽21和压电体22下移,在下移过程中,压力弹簧23受压缩,当压电帽21下移足够行程时,推动撞击头24向下滑行,受压力弹簧23的反弹力作用,使撞击头24产生足够撞击力,而释放出高压电能,从而使得压电体22放电,如图6所示,同时导电片53压迫跷板52的一端,使跷板52的另一端翘起并顶起出气针51而使出气阀释放燃气,此时压电体22二极放电产生的火星点燃从出气阀放出来的燃气,实现点火目的。在点火后松开揿手3,在压电帽21回弹力的作力下复位的过程中,带动揿3手和阻挡件32上移,直至阻挡件32被狭槽41的上边沿所抵,使得揿手3不能自动地完全复位,压电帽21也不能完全复位,若再一次按动揿手3,仍无法打火,从而达到防止意外碰撞打火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和位于外壳上的挡风罩、揿手,所述的挡风罩为全包式,覆盖外壳的整个头部,而在挡风罩侧面设有狭槽,所述的揿手为杠杆式,其一端铰接在外壳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露于挡风罩之外作为操作部位,其中部具有一支点并压在压电帽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手上侧面设有与其叉开成一定角度的阻挡件,该阻挡件为挠性材质,并穿过所述的狭槽后与狭槽的上边沿相抵,从而使揿手无法自动地完全向上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件与揿手为一体件。专利摘要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外壳、压电装置和位于外壳上的挡风罩、揿手,在其侧面设有狭槽的挡风罩为全包式,并覆盖外壳的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和位于外壳上的挡风罩、揿手,所述的挡风罩为全包式,覆盖外壳的整个头部,而在挡风罩侧面设有狭槽,所述的揿手为杠杆式,其一端铰接在外壳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狭槽露于挡风罩之外作为操作部位,其中部具有一支点并压在压电帽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揿手上侧面设有与其叉开成一定角度的阻挡件,该阻挡件为挠性材质,并穿过所述的狭槽后与狭槽的上边沿相抵,从而使揿手无法自动地完全向上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谷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虹火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