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65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包括侧整形镶块、正压芯、上模悬吊斜楔、氮气弹簧、上翻边镶块、反向斜楔、上模以及下模;上模悬吊斜楔设置于上模上,并可随上模作升降运动;正压芯设置于上模上,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一侧;侧整形镶块安装在正压芯内,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一侧,用于在上模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侧整;氮气弹簧设置于上模悬吊斜楔,并可在下模下压过程中,用于给侧整形镶块提供作用力以及控制侧整形镶块和板件的接触时间点;反向斜楔设置于下模上,并可随下模升降;上翻边镶块设置于反向斜楔,用于在反向斜楔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在同一工序上实现三厢顶盖尾部侧整及法兰上翻边。

A trimming die for the rear part of the top cover of a three compartmen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板件模具结构上,顶盖尾部侧整及尾部法兰上翻边通常需要分成两个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使得顶盖尾部冲压工艺排布受到限制,无法提升顶盖尾部制件成型质量。并且现有的冲压工艺上,顶盖尾部侧整及尾部法兰上翻边通常也是分成两工序,在不同的工序上分分别实现侧整形及上翻边,尾部侧整结构上使用的是普通自制悬吊斜楔,上翻边使用的是反向斜楔。现有的三厢顶盖尾部为了避让后背门开启空间,结构上设计有避让反凹成型区域;此反凹区域在冲压工艺上属于负角区域,无法直接成型出来;目前顶盖尾部冲压工艺基本是拉延时将负角区域打开,后序利用侧整形工艺将反凹区域成型出来;顶盖尾部凹形区域侧整形和尾部法兰部分上翻边通常是分成两工序完成,这样就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成本。基于上述汽车顶盖成型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旨在解决现有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及整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包括侧整形镶块、正压芯、上模悬吊斜楔、氮气弹簧、上翻边镶块、反向斜楔、上模以及下模;上模悬吊斜楔设置于上模上,并可随上模作升降运动;正压芯设置于上模上,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一侧;侧整形镶块安装在正压芯内,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一侧;侧整形镶块用于在上模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侧整;氮气弹簧设置于上模悬吊斜楔;氮气弹簧在下模下压过程中,用于给侧整形镶块提供作用力以及控制侧整形镶块和板件的接触时间点;反向斜楔设置于下模上,并可随下模升降;上翻边镶块设置于反向斜楔;上翻边镶块用于在反向斜楔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进一步地,上翻边镶块设置于反向斜楔的上端,并可在反向斜楔上升过程中与侧整形镶块相结合,从而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进一步地,侧整形镶块通过盖板安装在正压芯内。进一步地,侧整形镶块和正压芯之间通过导板进行导向连接。进一步地,上模悬吊斜楔上设有盖板,盖板通过螺栓将上模悬吊斜楔安装在上模上。进一步地,上模悬吊斜楔与上模之间设有行程限位块及回程氮气弹簧。进一步地,氮气弹簧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悬吊斜楔上,并在上模悬吊斜楔下压过程中作用于侧整形镶块上。进一步地,上翻边镶块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反向斜楔。进一步地,正压芯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上模上。进一步地,上模上设有上模斜楔驱动块,下模上设有下模斜楔驱动块;上模在压机滑块的驱动下,使上模悬吊斜楔下滑至与下模斜楔驱动块接触,从而使上模悬吊斜楔相对反向斜楔运动;下模在压机滑块的驱动下,使反向斜楔上升至与上模斜楔驱动块接触,从而使反向斜楔相对上模悬吊斜楔运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板件可在侧整形镶块及上翻边镶块共同作用下,板件完成侧整形及上翻边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能够在同一工序上实现顶盖尾部凹形区域侧整形和尾部法兰部分上翻边加工,该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可直接应用于现有压机上,从而实现板件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厢顶盖尾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沿A-A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整镶块与正压芯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上模悬吊斜楔行程限位及回程示意。图中:1、侧整形镶块;2、正压芯;3、上模悬吊斜楔;4、氮气弹簧;5、上翻边镶块;6、反向斜楔;7、上模;8、下模;9、盖板;10、行程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包括侧整形镶块1、正压芯2、上模悬吊斜楔3、氮气弹簧4、上翻边镶块5、反向斜楔6、上模7以及下模8;上模悬吊斜楔3设置于上模7上,并可随上模7作升降运动;正压芯2设置于上模7上,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侧整形镶块1安装在正压芯2内,并位于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侧整形镶块1用于在上模7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侧整;氮气弹簧4设置于上模悬吊斜楔3;氮气弹簧4在下模7下压过程中,用于给侧整形镶块1提供作用力以及控制侧整形镶块1和板件的接触时间点;反向斜楔6设置于下模8上,并可随下模8升降;上翻边镶块5设置于反向斜楔6;上翻边镶块5用于在反向斜楔6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本专利技术提供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能够在同一工序上实现三厢顶盖尾部侧整及法兰上翻边;该模具结构相对简单、实用,可直接应用于现有压机上,降低成本。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翻边镶块5设置于反向斜楔6的上端,并可在反向斜楔6上升过程中与侧整形镶块1相结合,从而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整形镶块1通过盖板9安装在正压芯2内;具体为,侧整形镶块1通过盖板9安装在正压芯2内,侧整形镶块1与正压芯2间通过导板进行导向保证运动过程的精度,并且它们之间设计有回程氮气弹簧保证工作结束后,使得侧整形镶块1能够回退到初始位置。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整形镶块1和正压芯2之间通过导板进行导向连接。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模悬吊斜楔3上设有盖板,盖板通过螺栓将上模悬吊斜楔3安装在上模7上。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模悬吊斜楔3与上模7之间设有行程限位块及回程氮气弹簧;进一步地,上模悬吊斜楔3与上模7之间设计有行程限位块10及回程氮气弹簧等,保证上模悬吊斜楔能够正常工作及工作后回程到初始位置。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氮气弹簧4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悬吊斜楔3上,并在上模悬吊斜楔3下压过程中作用于侧整形镶块1上;具体为,氮气弹簧4的主要作用是在模具工作过程中给侧整形镶块1提供工作力及控制其与板件接触的时间点。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翻边镶块5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反向斜楔6,通过反向斜楔6的运动实现上翻边功能。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正压芯2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上模7上。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模7上设有上模斜楔驱动块,下模8上设有下模斜楔驱动块;上模在压机滑块的驱动下,使上模悬吊斜楔3下滑至与下模斜楔驱动块接触,从而使上模悬吊斜楔3相对反向斜楔6运动;下模在压机滑块的驱动下,使反向斜楔6上升至与上模斜楔驱动块接触,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整形镶块(1)、正压芯(2)、上模悬吊斜楔(3)、氮气弹簧(4)、上翻边镶块(5)、反向斜楔(6)、上模(7)以及下模(8);/n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设置于所述上模(7)上,并可随所述上模(7)作升降运动;/n所述正压芯(2)设置于所述上模(7)上,并位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n所述侧整形镶块(1)安装在所述正压芯(2)内,并位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所述侧整形镶块(1)用于在所述上模(7)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侧整;/n所述氮气弹簧(4)设置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所述氮气弹簧(4)在所述下模(7)下压过程中,用于给所述侧整形镶块(1)提供作用力以及控制所述侧整形镶块(1)和板件的接触时间点;/n所述反向斜楔(6)设置于所述下模(8)上,并可随所述下模(8)升降;/n所述上翻边镶块(5)设置于所述反向斜楔(6);所述上翻边镶块(5)用于在所述反向斜楔(6)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整形镶块(1)、正压芯(2)、上模悬吊斜楔(3)、氮气弹簧(4)、上翻边镶块(5)、反向斜楔(6)、上模(7)以及下模(8);
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设置于所述上模(7)上,并可随所述上模(7)作升降运动;
所述正压芯(2)设置于所述上模(7)上,并位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
所述侧整形镶块(1)安装在所述正压芯(2)内,并位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一侧;所述侧整形镶块(1)用于在所述上模(7)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侧整;
所述氮气弹簧(4)设置于所述上模悬吊斜楔(3);所述氮气弹簧(4)在所述下模(7)下压过程中,用于给所述侧整形镶块(1)提供作用力以及控制所述侧整形镶块(1)和板件的接触时间点;
所述反向斜楔(6)设置于所述下模(8)上,并可随所述下模(8)升降;
所述上翻边镶块(5)设置于所述反向斜楔(6);所述上翻边镶块(5)用于在所述反向斜楔(6)升降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镶块(5)设置于所述反向斜楔(6)的上端,并可在所述反向斜楔(6)上升过程中与所述侧整形镶块(1)相结合,从而对板件进行上翻边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镶块(1)通过盖板安装在所述正压芯(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厢汽车顶盖尾部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