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舜楠专利>正文

压电点火装置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64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点火装置,特别是指该压电点火装置中的压电点火装置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本体的位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置的金属集电块的容腔,该容腔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贯通且直径大于等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这样方便压电陶瓷安装,所述在该容腔对应的外壳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台或卡位孔,所述的外壳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简单、方便,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接触有毒的胶水,可以很好的防止工人中毒问题的发生的新型的压电点火装置外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点火装置,特别是指该压电点火装置中 的压电点火装置外壳。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压电点火装置壳体的中间是空腔,用于容纳压电 点火装置的部件,其下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和金属帽通过螺纹连接, 同时在靠近螺纹一端的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口 ,该开口的一个作用是将 压电点火装置的一个电极通过该开口由壳体中引出到壳体外,另一个 作用在制成成品时从该开口灌入胶水,用胶水将壳体和金属帽粘合。 用胶水将壳体下端和金属帽固接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将壳体横 放,使开口的一侧向上,在开口处灌入胶水,胶水通过重力作用将壳 体的下端封闭住,然后将壳体放入真空箱,对真空箱内抽真空,由于 胶水在初期还具有流动性,被胶水封闭在壳体下端的空气会冲破胶水 的封闭被抽取,同时胶水再次回流将壳体的下端封闭,然后向真空箱 内放入空气,胶水会在空气的压力下流向壳体的下端,并同时流入到 壳体和金属帽的螺纹间隙中,待胶水凝固后壳体就和金属帽牢固粘合 在一起了。为保证压电点火装置在使用寿命内壳体和金属帽之间不会 脱落,压电点火装置对壳体井妇金属帽之间的粘合牢度有一定的要 求,而胶水能否顺利地进入到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螺纹间隙以及胶水 进入到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间隙的程度是壳体和金属帽之问连接强 度的保证。目前为保证胶水能顺利地进入到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间隙 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种做法是提高壳体和金属帽的加工精度,但是提 高精度势必会使制造成本大大地提高,因而该种作法很少有人采用。 另一种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作法是调稀胶水的浓度,胶水浓度的阳氏虽然能使胶水更容易进入到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间隙,但是胶水浓度 的降低同时也使胶水的粘合牢度降低,该做法是以牺牲压电点火装置 的寿命作为代价的,而且该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胶水不能进入到 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间隙的问题。另外也有一种针对克服这个问题的专利存在,如专利号为 200420025530.3的压电点火装置壳体,它通过在压电点火装置壳体 下端的螺纹段上开设有开口,以便使胶水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到壳体和 金属帽之间的间隙中,保证了壳体和金属帽之间的粘合牢度。但是该 方法与现有技术的一样,所以还是存在加工烦琐,特别是 需要工人接触到具有对人体有害的胶水。我们还需要指出的现有的压电点火装置其上都设置有导线引出 线,该导线引出线是通过壳体的侧边上的通孔引出,并通过胶水固定, 其制造工艺非常的麻烦,浪费很多的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简单、 方便,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接触有毒的胶水,可以很好的防止 了工人中毒的问题,另外通过壳体上的凸起装置拨动打火机中的翘 板,该方式有利于整个打火机的结构简单和安装方便。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电点火装 置外壳,包括有外壳本体,所述的外壳本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 点火装置中的伸縮组件的容腔,对应的外科本体上设置有转角形保持 架形槽,该转角形保持架形槽位于外壳本体的容置伸縮组件的容腔的 对应处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的外壳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电点火 装置中的压电陶瓷的容腔,所述的外壳本体上的位于容置伸縮组件的 容腔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之间设置有环行凸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壳本体的位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 点火装置的金属集电块的容腔,该容腔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贯通且 直径大于等于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这样方便压电陶瓷安装,所述在 该容腔对应的外壳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台或卡位孔,所述的外壳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装置,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在位于容置压电 陶瓷的容腔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置的金属集电块的容 腔来安装金属集电块,从而通过该容腔对应处的卡位台或卡位孔对金 属集电块进行固定,该方式简单易行,特别是不需要胶水等材料进行 固定,另外在外壳本体上设置有凸起装置,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该凸 起装置实现对打火机中的翘板进行拨动,简化了用该压电点火装置外 壳的打火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壳本体上并在其容置压电 点火装置的金属集电块的容腔的对应处的对应两侧面上设置有卡位 孔,这样对称设置卡位孔,使金属集电块的安装比较牢固,当然在本 技术中也可以采用卡位凸台对金属集电块的固定安装。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凸起装置为设置在外壳本 体的外侧面上的凸台,该凸台设置在外壳本体的设置有凸筋对应处, 所述的凸台与外壳本体一体设置,所述的凸台上设置有与外壳本体上 容置压电陶瓷的容腔贯通的通孔,这样设置凸台比较方便,可以与外 壳本体一体注塑而成;另外可以通过凸台上的通孔安装导电金属杆把压电陶瓷上产生的电流导出,从而省去了用导线导出的麻烦,当然在 本专利技术中的凸台也可以是用导电金属制造而成,这时候只需要金属与 压电陶瓷之间能够形成电流传导就可以。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壳本体的位于容置压电 陶瓷的容腔一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外壳本体的位于容置 压电陶瓷的容腔对应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腔;所述的凹槽对称的设 置在外壳本体的两侧壁上,所述的凹腔对称的设置在外壳本体的与设 置凹槽的两侧壁相邻的两侧壁上,通过设置有凹槽的目的是为了该产 品再注塑加工完成的时候,留下的凸点位于该凹槽内,这样凹槽的深 度与凸点的高度相互抵消,以至于不影响该产品在生产过程并列排 放;通过设置有凹腔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该外壳由于该部位材料过厚而 引起的凹陷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l侧面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外壳,包括 有外壳本体1,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置 中的伸縮组件2的容腔11,对应的外科本体1上设置有转角形保持 架形槽12,该转角形保持架形槽12位于外壳本体1的容置伸縮组件 2的容腔11的对应处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另一端 设置有容置电点火装置中的压电陶瓷3的容腔14,所述的外壳本体1 上的位于容置伸縮组件2的容腔11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之间 设置有凸筋15,该凸筋15的目的是架设压电点火装置中的贴邻在压 电陶瓷3上的承击钉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本体l 的位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 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 置的金属集电块4的容腔17,该容腔17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 贯通且直径大于等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的直径,这样可以让 压电陶瓷3通过该位置安装进入其对应的容腔14,在容置金属集电 块4的容腔16对应处的外壳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台或卡位孔 17,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装置18,在本实施例 中通过在位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 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金属 集电块4的容腔16来安装金属集电块4,从而再通过该容腔16对应 处的卡位台或卡位孔17对金属集电块4进行固定,该方式简单易行, 特别是不需要胶水等材料进行固定,另外在外壳本体1上设置有凸起 装置18,通过该凸起装置18实现对打火机中的翘板进行拨动,简化了用该压电点火装置外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点火装置外壳,包括有外壳本体(1),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置中的伸缩组件(2)的容腔(11),对应的外壳本体(1)上设置有转角形保持架形槽(12),该转角形保持架形槽(12)位于外壳本体(1)的容置伸缩组件(2)的容腔(11)的对应处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电点火装置中的压电陶瓷(3)的容腔(14),所述的外壳本体(1)上的位于容置伸缩组件(2)的容腔(11)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之间设置有凸筋(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位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容置压电点火装置的金属集电块(4)的容腔(16),该容腔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贯通且直径大于等于容置压电陶瓷(3)的容腔(14),所述的在容置金属集电块(4)的容腔(16)对应的外壳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位台或卡位孔(17),所述的外壳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舜楠
申请(专利权)人:刘舜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