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623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丝紧固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螺母;旋拧部,旋拧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旋拧部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第二固定孔套设在螺帽上,旋拧旋拧部能够紧固待紧固螺丝,无需手持扳手在狭小空间内操作,使工作人员更省力,避免了扳手脱落将柜内元器件砸伤的问题。

Screw fas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丝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丝的紧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丝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在JP柜(配电柜)、高低压开关柜,电盘组装和安装过程中,元器件的连接大部分由铝排来完成,铝排连接螺丝的紧固,占工程量的一半以上,工作人员紧固这些螺丝时,螺杆易随之旋转,施工人员通常用左手持扳手固定被紧固螺杆的螺母,右手对螺丝进行紧固,由于紧固这些螺丝是在狭小空间里进行,持扳手的左手极易疲劳和受伤,另由于左手的疲劳负责制动的扳手极易脱落,对柜内元器件也会有砸伤,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紧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铝排上的螺丝进行紧固时操作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丝紧固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螺母;旋拧部,旋拧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旋拧部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第二固定孔套设在螺帽上,旋拧旋拧部能够紧固待紧固螺丝。进一步地,主体包括:安装段,安装段上设置有安装孔,旋拧部穿设在安装孔中,并可在安装孔中移动及转动;连接段,连接段的第一端与安装段连接,连接段的第二端设置有折弯段,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折弯段上,第一固定孔与安装段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旋拧部包括:传动杆,传动杆穿设在安装孔中,第二固定孔设置在传动杆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进一步地,传动杆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凸部,旋拧部还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传动杆上,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安装段,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凸部。进一步地,凸部包括传动柱,传动柱与传动杆同轴设置,第二固定孔设置在传动柱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旋拧部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传动杆的远离第一固定孔的一端,并位于安装段的远离第一固定孔的一侧,安装段止挡限位部以防止传动杆从安装孔中脱出。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柱体,柱体与传动杆同轴设置,旋拧部还包括控制杆,控制杆穿设在柱体中,并与柱体的轴线垂直。进一步地,主体还包括:把手,把手设置在安装段上。进一步地,把手由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把手上设置有凹凸结构,以增加摩擦力。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螺丝紧固装置包括主体及旋拧部,主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螺母。旋拧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旋拧部的靠近第一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第二固定孔套设在螺帽上。工作人员在对配电柜的铝排连接螺丝进行紧固时,旋拧旋拧部即可实现对待紧固螺丝的紧固,无需手持扳手在狭小空间内操作,使工作人员更省力,避免了扳手脱落将柜内元器件砸伤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螺丝紧固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螺丝固定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彼此分离时的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主体;11、第一固定孔;12、安装段;13、连接段;14、折弯段;15、把手;20、旋拧部;21、第二固定孔;22、传动杆;23、弹簧;24、传动柱;25、柱体;26、控制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在JP柜(配电柜)、高低压开关柜,电盘组装和安装过程中,元器件的连接大部分由铝排来完成,铝排连接螺丝的紧固,占工程量的一半以上,工作人员紧固这些螺丝时,螺杆易随之旋转,施工人员通常用左手持扳手固定被紧固螺杆的螺母,右手对螺丝进行紧固,由于紧固这些螺丝是在狭小空间里进行,持扳手的左手极易疲劳和受伤,另由于左手的疲劳负责制动的扳手极易脱落,对柜内元器件也会有砸伤,影响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丝紧固装置,该螺丝紧固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主体10和旋拧部20,主体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第一固定孔11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螺母;旋拧部20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10上,旋拧部20的靠近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第二固定孔21与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第二固定孔21套设在螺帽上,旋拧旋拧部20能够紧固待紧固螺丝,工作人员在对配电柜的铝排连接螺丝进行紧固时,旋拧旋拧部即可实现对待紧固螺丝的紧固,无需手持扳手在狭小空间内操作,使工作人员更省力,避免了扳手脱落将柜内元器件砸伤的问题。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主体10包括安装段12和连接段13,安装段12上设置有安装孔,旋拧部20穿设在安装孔中,并可在安装孔中移动及转动;连接段13的第一端与安装段12连接,连接段13的第二端设置有折弯段14,第一固定孔11设置在折弯段14上,第一固定孔11与安装孔同轴设置,安装时,工作人员将旋拧部穿设在安装孔中,通过主体10对旋拧部进行限位,使旋拧部可以在安装孔中转动及移动,工作人员在对配电柜的铝排连接螺丝进行紧固时,通过旋拧部20的第二固定孔套设在螺帽上,然后旋转旋拧部进行紧固。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旋拧部20包括传动杆22,传动杆22穿设在安装孔中,第二固定孔21设置在传动杆22的靠近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安装时,工作人员将传动杆穿设在安装孔中,通过主体10对传动杆进行限位,使传动杆可以在安装孔中转动及移动,工作人员在对配电柜的铝排连接螺丝进行紧固时,通过传动杆端部的第二固定孔套设在螺帽上,然后旋转旋拧部进行紧固。参见图2所示,为了使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彼此分离后,能够自动恢复至原位,并防止旋转过程中,螺帽从第二固定孔中脱出,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杆22的靠近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设置有凸部,旋拧部20还包括弹簧23,弹簧23套设在传动杆22上,弹簧23的第一端抵接于安装段12,弹簧23的第二端抵接于凸部,工作时,工作人员先拉回传动杆,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间彼此分离,此时弹簧压缩,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分别套在螺母和螺帽上后,释放传动杆,此时弹簧复位,使第二固定孔保持套设在螺帽上。为了给第二固定孔21的设置提供足够的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凸部包括传动柱24,传动柱24与传动杆22同轴设置,第二固定孔21设置在传动柱24的靠近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设置传动柱,在设置第二固定孔时不会受到传动杆直径的限制,增加适用性。为了防止传动杆脱出,本实施例中的旋拧部20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传动杆22的远离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并位于安装段12的远离第一固定孔11的一侧,安装段12止挡限位部以防止传动杆22从安装孔中脱出。本实施例中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丝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0),所述主体(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所述螺母;/n旋拧部(20),所述旋拧部(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旋拧部(20)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二固定孔(21)与所述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孔(21)套设在所述螺帽上,旋拧所述旋拧部(20)能够紧固所述待紧固螺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丝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套设在与待紧固螺丝相配合的螺母上,以固定所述螺母;
旋拧部(20),所述旋拧部(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旋拧部(20)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二固定孔(21)与所述待紧固螺丝的螺帽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孔(21)套设在所述螺帽上,旋拧所述旋拧部(20)能够紧固所述待紧固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
安装段(12),所述安装段(1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旋拧部(20)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并可在所述安装孔中移动及转动;
连接段(13),所述连接段(13)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段(12)连接,所述连接段(13)的第二端设置有折弯段(14),所述第一固定孔(11)设置在所述折弯段(14)上,所述第一固定孔(11)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部(20)包括:
传动杆(22),所述传动杆(22)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固定孔(21)设置在所述传动杆(22)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丝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2)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端设置有凸部,所述旋拧部(20)还包括弹簧(23),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