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50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包括支撑组件和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装夹组件沿所述支撑组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两块该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分布,且多组所述隔板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组件内设置带动多组装夹组件同步预夹紧以及松开的支撑杆,同时在升降块与抵压盘之间设置斜面贴合结构,以提高工件装夹稳定性,同时提高工件装夹速度,加工效率更高,实用性强。

A multi position clamp for machining engine mou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所需加工的尺寸一致,通常会选择多工位夹具对多个工件进行同时装夹加工,多工位夹具是指工件在几个工位上平行固定且顺序加工的机床夹具。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多工位夹具是将多个单独夹具集成到一组统一的支撑结构上,在工件的装夹以及拆卸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多个工件依次进行拆装,操作不便,加工效率较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可同时对多组装夹牢固的工件进行拆下,提高工件加工过程的拆装速度,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包括支撑组件和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装夹组件沿所述支撑组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两块该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分布,且多组所述隔板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隔板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与隔板螺纹配合,且所述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手轮,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支撑杆上均固定有圆台状抵压盘;所述装夹组件包括滑动块和设置该滑动块上方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底部设置有两条导向杆,且该导向杆与滑动块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块中部设置有内六角螺母,且该内六角螺母底端与所述滑动块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块靠近所述抵压盘一侧为贴合所述抵压盘侧壁的斜面结构,所述滑动块与支撑杆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块远离抵压盘一侧的支撑杆上套接有弹簧。采用上述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需要装夹工件时,将多个工件对应所述装夹组件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而后转动所述手轮,通过手轮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所述隔板与支撑杆的螺纹配合作用,以带动所述支撑杆移动,从而通过支撑杆带动抵压盘同步旋转且移动,同时抵压盘的移动过程对滑动块产生推移效果,从而通过抵压盘推动滑动块以带动升降块移动,通过升降块与该升降块远离抵压盘一侧的定位块对工件进行预夹紧;而后通过转动所述内六角螺母,以调整升降块与滑动块的间距,从而在升降块与抵压盘的斜面接触抵紧作用下推动所述升降块移动,从而在抵压盘的支撑下将升降块与工件进行抵紧固定;需要同时取出多个工件时,反向转动所述手轮,通过隔板支撑手轮内侧的支撑杆旋转移动,从而通过支撑杆带动抵压盘移动,以将抵压盘对装夹组件的支撑作用接触,完成夹具对工件夹紧位置的松开动作。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块正反两侧均与两组所述固定板内部相对侧平齐,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板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抵压盘靠近滑动块一侧与所述升降块斜面侧贴紧,且所述抵压盘与所述支撑杆焊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支脚,且所述安装支脚高度大于所述抵压盘伸出所述固定板底部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块内部上下贯穿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通孔,所述导向杆穿入该通孔内,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通孔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块顶部中心设置有一沉孔,且所述内六角螺母设置于该沉孔内部。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组件内设置带动多组装夹组件同步预夹紧以及松开的支撑杆,同时在升降块与抵压盘之间设置斜面贴合结构,以提高工件装夹稳定性,同时提高工件装夹速度,加工效率更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组件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装夹组件的左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隔板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组件;101、固定板;102、隔板;103、支撑杆;104、抵压盘;105、手轮;106、定位块;2、装夹组件;201、升降块;201a、导向杆;202、滑动块;203、内六角螺母;20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包括支撑组件1和装夹组件2,装夹组件2数量为多组,且多组装夹组件2沿支撑组件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支撑组件1用以对多组装夹组件2进行固定支撑。支撑组件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101,两块该固定板101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板102,隔板102与固定板101垂直分布,且多组隔板102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106,隔板102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一支撑杆103,该支撑杆103与隔板102螺纹配合,且支撑杆103两端均设置有手轮105,相邻隔板102之间的支撑杆103上均固定有圆台状抵压盘104。装夹组件2包括滑动块202和设置该滑动块202上方的升降块201,升降块201底部设置有两条导向杆201a,且该导向杆201a与滑动块202滑动配合,升降块201中部设置有内六角螺母203,且该内六角螺母203底端与滑动块202螺纹配合,升降块201靠近抵压盘104一侧为贴合抵压盘104侧壁的斜面结构,从而便于通过调整内六角螺母203与滑动块202的配合位置,以改变升降块201与抵压盘104的抵紧程度,从而通过抵压盘104支撑升降块201对工件进行夹紧,滑动块202与支撑杆103滑动配合,且滑动块202远离抵压盘104一侧的支撑杆103上套接有弹簧204,弹簧204用以支撑滑动块202向远离隔板102方向移动,确保工件拆下过程中升降块201与工件分离的便捷性。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滑动块202正反两侧均与两组固定板101内部相对侧平齐,且滑动块202与固定板101滑动配合,抵压盘104靠近滑动块202一侧与升降块201斜面侧贴紧,且抵压盘104与支撑杆103焊接固定,固定板10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支脚,且安装支脚高度大于抵压盘104伸出固定板101底部长度,确保抵压盘104在固定板101内侧转动的灵活性,滑动块202内部上下贯穿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通孔,导向杆201a穿入该通孔内,且导向杆201a与通孔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装夹组件(2),所述装夹组件(2)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装夹组件(2)沿所述支撑组件(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n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101),两块该固定板(101)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板(102),所述隔板(102)与所述固定板(101)垂直分布,且多组所述隔板(102)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106),所述隔板(102)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一支撑杆(103),该支撑杆(103)与隔板(102)螺纹配合,且所述支撑杆(103)两端均设置有手轮(105),相邻所述隔板(102)之间的支撑杆(103)上均固定有圆台状抵压盘(104);/n所述装夹组件(2)包括滑动块(202)和设置该滑动块(202)上方的升降块(201),所述升降块(201)底部设置有两条导向杆(201a),且该导向杆(201a)与滑动块(202)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块(201)中部设置有内六角螺母(203),且该内六角螺母(203)底端与所述滑动块(202)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块(201)靠近所述抵压盘(104)一侧为贴合所述抵压盘(104)侧壁的斜面结构,所述滑动块(202)与支撑杆(103)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块(202)远离抵压盘(104)一侧的支撑杆(103)上套接有弹簧(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加工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装夹组件(2),所述装夹组件(2)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装夹组件(2)沿所述支撑组件(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101),两块该固定板(101)之间设置有多组隔板(102),所述隔板(102)与所述固定板(101)垂直分布,且多组所述隔板(102)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106),所述隔板(102)上横向贯穿设置有一支撑杆(103),该支撑杆(103)与隔板(102)螺纹配合,且所述支撑杆(103)两端均设置有手轮(105),相邻所述隔板(102)之间的支撑杆(103)上均固定有圆台状抵压盘(104);
所述装夹组件(2)包括滑动块(202)和设置该滑动块(202)上方的升降块(201),所述升降块(201)底部设置有两条导向杆(201a),且该导向杆(201a)与滑动块(202)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块(201)中部设置有内六角螺母(203),且该内六角螺母(203)底端与所述滑动块(202)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块(201)靠近所述抵压盘(104)一侧为贴合所述抵压盘(104)侧壁的斜面结构,所述滑动块(202)与支撑杆(103)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块(202)远离抵压盘(10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鹏张静周松兵
申请(专利权)人:丹江口市环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