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343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包括水和由香精、乳化剂和需氧菌组成的除臭剂原液,所述需氧菌包括微球菌和杆状菌。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香精包括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淀粉酶。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微生物除臭剂,具有生产成本低、发酵周期短、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同时酸性的除臭剂溶液,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的生存,从而达到抗菌抑臭的目的,且可除臭剂溶液在多种温度、PH值范围和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适应性强。

Microbial deodora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来源于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的恶臭气体对于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治理恶臭气体变得也越发重要和紧迫。现有采用化学除臭法或者物理化学除臭法不仅具有除臭不彻底,残留药物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含有化学成分的除臭剂中的每种化学产品均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其遇到其他复杂的化学物质时便会失效;且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除臭剂后,在水中总有化学残留物,从而带来副作用或者新的污染;同时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除臭剂虽然可以掩盖臭味,但是不能阻止臭味的生成,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具有生产成本低、发酵周期短、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同时酸性的除臭剂溶液,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的生存,从而达到抗菌抑臭的目的,且可除臭剂溶液在多种温度、PH值范围和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适应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包括水和由香精、乳化剂和需氧菌组成的除臭剂原液,所述需氧菌包括微球菌和杆状菌。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的,所述香精包括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优选的,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淀粉酶。优选的,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优选的,包括94.0-95.0%的水、0.1-0.2%的微球菌、0.1-0.2%的杆状菌、2.5-3.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1-0.2%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0%的樟脑油、0.2-0.4%的桉叶油醇、1.5-2.5%的松油醇、0.1-0.2%的松油烯、0.1-0.2%的淀粉酶、0.1-0.2%的芽孢杆菌、0.1-0.2%的酵母菌、0.1-0.2%的乳酸菌和0.1-0.2%的放线菌。优选的,所述杆状菌为假单胞菌属。一种基于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重按照配方称取原材料;S2、溶解香精依次向水中加入将步骤S1所称重的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搅拌直至溶解;S3、依次向步骤S2所得溶解液内加入步骤S1中所称重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淀粉酶、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杆状菌和微球菌,搅拌直至溶解;S4、溶解色素向步骤S3所得溶解液内加入色素,搅拌直至溶解;S5、密封发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绿色环保:利用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不含化学药品,故具有无毒、无腐蚀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2)处理效率高:与一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比较,微生物除臭剂对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是传统方法的100倍,可迅速祛除臭味,净化空气,降低氨、氮和硫化氢等指标。3)适应性更广:微生物除臭剂降低了微生物生存条件要求,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温度、PH值范围和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4)治理成本最低:微生物除臭剂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生活垃圾在低浓度下使用同样效果显著,作用范围广、治理成本低、操作简便。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除臭剂,包括水和由香精、乳化剂和需氧菌组成的除臭剂原液,所述需氧菌包括微球菌和杆状菌。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的,所述香精包括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优选的,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淀粉酶。优选的,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优选的,包括94.0-95.0%的水、0.1-0.2%的微球菌、0.1-0.2%的杆状菌、2.5-3.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1-0.2%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0%的樟脑油、0.2-0.4%的桉叶油醇、1.5-2.5%的松油醇、0.1-0.2%的松油烯、0.1-0.2%的淀粉酶、0.1-0.2%的芽孢杆菌、0.1-0.2%的酵母菌、0.1-0.2%的乳酸菌和0.1-0.2%的放线菌。优选的,所述杆状菌为假单胞菌属。一种基于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重按照配方称取原材料;S2、溶解香精依次向水中加入将步骤S1所称重的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搅拌直至溶解;S3、依次向步骤S2所得溶解液内加入步骤S1中所称重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淀粉酶、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杆状菌和微球菌,搅拌直至溶解;S4、溶解色素向步骤S3所得溶解液内加入色素,搅拌直至溶解;S5、密封发酵。上述操作完成后可得到PH为6的酸性溶液,酸性环境可破坏细菌、病毒生存的基础,从而取得除臭、抗菌、抑病毒一举三得的效果。工作过程:首先恶臭气体融入除臭剂内;而后溶于除臭剂内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中的臭气先附着于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臭气进入微生物细胞后,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所分解,从而出去臭气;且微生物分解恶臭物质产生的代谢物可再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养料,继续吸收消化,循环使恶臭物质逐步降解。其中,微生物除臭剂与硫化氢H2S的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微生物除臭剂与甲醛HCHO的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NH2+HCHO→CO2+H2O+N2微生物除臭剂与氨NH3的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NH2+NH3→R-NH2+N2+H2O微生物除臭剂与硫醇类恶臭气体的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NH2+CH4S→R-NH2+N2+H2O+SO2R-NH2+C2H6S→R-NH2+N2+H2O+SO2为了充分公开本申请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目的为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实施例首先向90升水内依次加入0.5升的樟脑油、0.2升的桉叶油醇、1.5升的松油醇、0.1升的松油烯,搅拌直至溶解;而后向溶解后的溶液内依次加入2.5升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1升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升的淀粉酶、0.1升的乳酸菌、0.1升的酵母菌、0.1升的放线菌、0.1升的芽孢杆菌、0.1升的杆状菌和0.1升的微球菌,搅拌直至溶解;而后加入色素搅拌直至溶解;最后加水定容至100升形成微生物除臭剂溶液,密封发酵24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和由香精、乳化剂和需氧菌组成的除臭剂原液,所述需氧菌包括微球菌和杆状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和由香精、乳化剂和需氧菌组成的除臭剂原液,所述需氧菌包括微球菌和杆状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精包括樟脑油、桉叶油醇、松油醇和松油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淀粉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剂原液还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线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94.0-95.0%的水、0.1-0.2%的微球菌、0.1-0.2%的杆状菌、2.5-3.5%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1-0.2%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隆澳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