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313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长方形底架、固定支座、悬臂、斜支撑臂;所述长方形底架包括第一短边,所述固定支座垂直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架的第一短边的正上方;所述悬臂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顶上;所述斜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悬臂下方,一端与悬臂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架的第一短边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自由端上方设置有消力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便,结构牢靠,稳定性好,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的调直支架钢筋圈相互咬合带动较多钢筋缠绕拧结影响调直速度及施工安全,容易造成钢筋局部损伤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周转实用。

A kind of support device for straightening the round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涉及一种支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用于建筑施工各阶段盘圆钢筋调直作业。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盘圆进行调直,用于满足植筋、钢筋绑扎、制作各个构件的箍筋等的需要。盘圆钢筋使用数量较大。目前,盘圆钢筋均采用直筋机机械直筋。操作时,将盘圆钢筋放在临时支架或硬化场地上,将钢筋端头插入直筋机的传输孔中机械传输完成直筋作业。然而,目前施工现场中临时使用的支架安全得不到保证,在直筋机的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因钢筋圈相互咬合带动较多钢筋缠绕拧结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盘圆钢筋体积与重量较大,影响直筋速度。此外,盘圆钢筋底部与硬化地面摩擦,容易造成钢筋局部损伤。CN20172068084.2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盘圆钢筋调直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度低于第二工字钢并与第二工字钢垂直摆放的第一工字钢,第一工字钢的一个切角端部具有切角斜面朝下的切角,该切角端部伸入第二工字钢的一侧,第一工字钢的下翼缘与第二工字钢的下翼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三工字钢的一个切角端部具有切角斜面朝下的切角,该切角端部贴合在第二工字钢上表面并位于第一工字钢的切角端部的上方,第三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的腹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具有螺栓穿过第一工字钢的上翼缘、第二工字钢的上翼缘、第三工字钢的上翼缘重合的部分而使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固连。该技术降低了钢筋调直工作的施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钢筋圈相互咬合带动较多钢筋缠绕拧结,以及盘圆钢筋底部与第一工字摩擦,容易造成钢筋局部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便,结构牢靠,稳定性好,适用于建筑施工各阶段盘圆钢筋的调直作业,确保盘圆钢筋在传输过程中不出现松套,摩擦等现象。显著提高了盘圆钢筋的直筋速度,确保钢筋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包括长方形底架、固定支座、悬臂、斜支撑臂;所述长方形底架包括第一短边,所述固定支座垂直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架的第一短边的正上方;所述悬臂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顶上,与长方形底架的长向中轴线平行;所述斜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悬臂下方,一端与悬臂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架的第一短边的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长方形底架、固定支座、悬臂、斜支撑臂均采用14号工字钢加工制作,14号工字钢的规格为140mm×80mm×5.5mm。进一步,所述长方形底架长1.6m-2.4m,宽0.6m-1.0m。进一步,所述悬臂长2.0m-2.8m。进一步,所述悬臂与斜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15°-60°。进一步,所述悬臂的自由端上方设置有消力坎。防止直筋机在自动穿束过程中,脱出悬臂的钢筋圈相互咬合,带动较多钢筋缠绕拧结,影响直筋速度,并造成钢筋局部损伤。优选的,所述消力坎为三角形钢板。优选的,所述消力坎为2个,沿悬臂轴向前后依次垂直设置,间距为0.1m-0.3m。进一步,所述固定支座的高度为0.40m-0.60m,呈A字形,两个底脚固定安装在所述长方形底架的第一短边上。进一步,所述悬臂的固定端端头伸出固定支座边缘0.3m-0.5m。进一步,所述悬臂的固定端端头垂直对称设置有水平挡杆。用于防止盘圆钢筋从悬臂的固定端端头脱出。进一步,所述水平挡杆采用14号工字钢加工制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的安装使用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S1.首先将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放置在施工位置,然后将盘圆钢筋吊起,沿悬臂的自由端套入至紧靠斜支撑臂,向悬臂的固定端方向倾斜放置,将悬臂自由端对准直筋机的传输孔。S2.将盘圆钢筋端头插入直筋机的传输孔,通电完成直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便,结构牢靠,稳定性好,适用于建筑施工各阶段盘圆钢筋的调直作业,确保盘圆钢筋在传输过程中不出现松套,摩擦等现象。显著提高了盘圆钢筋的直筋速度,确保了钢筋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便于周转实用,降低了施工成本,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2、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通过在悬臂上设置消力坎,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的调直支架钢筋圈相互咬合带动较多钢筋缠绕拧结影响调直速度及施工安全,以及容易造成钢筋局部损伤的问题。3、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采用三角形的稳定形原理进行设计,悬臂通过A字形固定支座及斜支撑臂与长方形底架枢接,设计科学,结构稳固。和消力坎配合使用,不易发生倾倒、松套、钢筋圈相互咬合缠绕的问题,大幅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1-长方形底架、11-第一短边;2-固定支座、21-底脚;3-悬臂、31-固定端、32-自由端;4-斜支撑臂;5-水平挡杆;6-消力坎;7-盘圆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包括长方形底架1、固定支座2、悬臂3、斜支撑臂4;所述长方形底架1包括第一短边11,所述固定支座2垂直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正上方;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2顶上,与长方形底架1的长向中轴线平行;所述斜支撑臂4设置于所述悬臂3下方,一端与悬臂3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长方形底架1长2.0m,宽0.8m。所述悬臂3长2.4m,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端头伸出固定支座2边缘0.4m,并垂直对称设置有水平挡杆5。所述悬臂3与斜支撑臂4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固定支座2呈A字形,高度为0.52m,两个底脚21固定安装在所述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上。所述长方形底架1、固定支座2、悬臂3、斜支撑臂4均采用14号工字钢加工制作。所述悬臂3的自由端32上方设置有消力坎6。所述消力坎6为2个三角形钢板,沿悬臂3轴向前后依次垂直设置,间距为0.2m。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的使用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S1.首先将本技术的盘圆钢筋调直支架装置放置在施工位置,然后将盘圆钢筋7吊起,沿悬臂3的自由端32套入至紧靠斜支撑臂4,向悬臂3的固定端31方向倾斜放置,将悬臂3自由端32对准直筋机的传输孔。S2.将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圆钢筋(7)调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架(1)、固定支座(2)、悬臂(3)、斜支撑臂(4);所述长方形底架(1)包括第一短边(11),所述固定支座(2)垂直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正上方;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2)顶上,与长方形底架(1)的长向中轴线平行;所述斜支撑臂(4)设置于所述悬臂(3)下方,一端与悬臂(3)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端头伸出固定支座(2)边缘0.3m-0.5m;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端头垂直对称设置有水平挡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圆钢筋(7)调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架(1)、固定支座(2)、悬臂(3)、斜支撑臂(4);所述长方形底架(1)包括第一短边(11),所述固定支座(2)垂直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正上方;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2)顶上,与长方形底架(1)的长向中轴线平行;所述斜支撑臂(4)设置于所述悬臂(3)下方,一端与悬臂(3)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方形底架(1)的第一短边(1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端头伸出固定支座(2)边缘0.3m-0.5m;所述悬臂(3)的固定端(31)端头垂直对称设置有水平挡杆(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圆钢筋(7)调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底架(1)、固定支座(2)、悬臂(3)、斜支撑臂(4)均采用14号工字钢加工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圆钢筋(7)调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底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龙张兆文李世强魏晓亮刘少伟毛建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