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194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肱骨近端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第一固定部包括:两个顶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上部;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位于顶部锁定螺孔下方;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位于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下方;两个中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下方;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位于中部锁定螺孔下方;两个下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下方;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第二固定部表面;连接杆连接圆孔,位于第二固定部侧面。

A heteromorphic block of proximal hume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中肱骨骨折是非常常见的损伤,在治疗肱骨骨折时,将断裂的骨骼复位需要使用连接杆等固定装置将断裂的骨骼稳固地连接并固定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连接杆对肱骨的固定,对连接杆的两端加装固定装置,可以避免骨骼的移位,便于病人适当进行锻炼,使骨骼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现有的固定装置为了达到稳固肱骨的目的,固定装置表面安装的螺钉一般都比较密集,其存在以下缺陷:1、植入的螺钉过多,钻孔对肱骨结构破坏较大,容易造成肱骨头的变形;2、植入的螺钉长时间存在于肱骨内,会影响血液循环并造成肱骨头的病变;3、固定装置表面除了预设钉孔外,当其与肱骨紧贴时,会使患者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板状设计,安装简便,连接牢固,提升贴合度,降低对骨骼的二次损伤,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以及保证使用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所述肱骨近端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肱骨上端的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两个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部,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三竖直倾角与第二竖直倾角相交叉;两个中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四竖直倾角;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五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五锁定螺钉的第五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五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五竖直倾角;两个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六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下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六锁定螺钉的第六上螺接部与所述下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六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六竖直倾角;所述第六竖直倾角与第五竖直倾角相交叉;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连接杆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连接杆插接入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内,当第七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固定螺孔后,所述第七锁定螺钉的第七上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进行螺接,从而挤压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结。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倾角范围为12~18°,所述第三竖直倾角范围为25~31°,所述第四竖直倾角范围为13~18°,所述第六竖直倾角范围为7~13°。优选的,插接入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的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插接入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的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插接入所述中部锁定螺孔的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插接入所述下部锁定螺孔的所述第六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四水平倾角;所述第四水平倾角与所述第三水平倾角相等。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倾角范围为9~15°,所述第三水平倾角范围为4~11°,所述第四水平倾角和所述第六水平倾角范围为7~13°。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和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之间的水平切面底边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R1的取值范围为33~38mm;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和中部锁定螺孔之间的水平切面底边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21~25mm;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和下部锁定螺孔之间的水平切面底边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R3的取值范围为15~2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具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用于所述肱骨近端异形块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临时固定时使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杆连接圆孔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圆孔的直径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圆孔的直径相等或不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其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简便,实现连接的稳固性,提升贴合度,降低对骨骼的二次损伤,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以及保证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侧视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侧视图(二);图5为图2中尾部A-A部分的剖面图;图6为图1中头部B-B部分的剖面图;图7为图1中头部C-C部分的剖面图;图8为图1中头部D-D部分的剖面图;图9为肱骨近端异形块与锁定螺钉和连接杆结合使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该异形块应用于肱骨骨折手术中骨折部位的固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肱骨近端异形块侧视图(一);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肱骨近端异形块为板状设计,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42。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42相连接并且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42所在平面设定为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平行的平面设定为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的法向的垂直方向平行的平面设定为第三平面;本实施例中,锁定螺钉与第二固定部42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竖直倾角,该竖直倾角为锁定螺钉与第三平面的夹角;同样的,锁定螺钉与第二固定部42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水平倾角,该水平倾角为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近端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肱骨上端的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n两个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部,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n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n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三竖直倾角与第二竖直倾角相交叉;/n两个中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四竖直倾角;/n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五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五锁定螺钉的第五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五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五竖直倾角;/n两个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六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下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六锁定螺钉的第六上螺接部与所述下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六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六竖直倾角;所述第六竖直倾角与第五竖直倾角相交叉;/n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n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n连接杆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连接杆插接入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内,当第七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固定螺孔后,所述第七锁定螺钉的第七上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进行螺接,从而挤压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近端异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近端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用于与肱骨上端的曲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两个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部,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
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
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三竖直倾角与第二竖直倾角相交叉;
两个中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四竖直倾角;
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位于所述中部锁定螺孔下方,当第五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五锁定螺钉的第五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五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五竖直倾角;
两个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三斜插锁定螺孔下方,当第六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下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六锁定螺钉的第六上螺接部与所述下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六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六竖直倾角;所述第六竖直倾角与第五竖直倾角相交叉;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
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
连接杆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连接杆插接入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内,当第七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固定螺孔后,所述第七锁定螺钉的第七上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进行螺接,从而挤压所述连接杆连接圆孔,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军廖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