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44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衣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咯菌腈X%、吡唑醚菌酯Y%、乳化剂3‑6%、增稠剂0.15‑0.2%、防冻剂3‑4%、消泡剂0.2‑0.5%、警戒色4‑5%、成膜剂3‑4%、防腐剂0.1‑1%,余量为水;其中,X+Y=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悬浮种衣剂粒径容易长大,冷热交替储存容易结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悬浮种衣剂性能稳定,包衣均匀,相比于现有的悬浮种衣剂,粒径基本保持稳定,冷热交替储存正常。

A suspension seed coating agent containing pyrazolyl ester and pyrrolidonitri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衣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悬浮种衣剂因其环保高效,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靶标性强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欢迎,是绿色农药制剂发展的主流方向。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选择使用悬浮种衣剂来进行包衣使用。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咯菌腈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具有很好保护性能。药剂复配是扩大药剂杀菌谱,延缓药剂抗药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两者属于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混配后可以起到很好互补增效作用。现有的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粒径容易长大,冷热交替储存容易结块且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可以解决现有的悬浮种衣剂粒径容易长大,冷热交替储存容易结块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咯菌腈X%、吡唑醚菌酯Y%、乳化剂3-6%、增稠剂0.15-0.2%、防冻剂3-4%、消泡剂0.2-0.5%、警戒色4-5%、成膜剂3-4%、防腐剂0.1-1%,余量为水;其中,X+Y=6。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二醇、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镁铝、黄原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甘油、尿素中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改性消泡剂、脂肪醇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警戒色选自Dycofast、Fluoresceinred5B、Red-8110和Red-13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防腐剂选自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钾和水杨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5%、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乙二醇4%、黄原胶0.2%、硅酸镁铝2.5%、山梨酸钾1%、Red-1315%、聚乙烯吡咯烷酮3%、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取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然后与乳化剂、增稠剂、警戒色、防冻剂混合,水补足至100%,分散至粒径为1-2微米,加入消泡剂、防腐剂和成膜剂,混合均匀,即制成所述悬浮种衣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的悬浮种衣剂粒径容易长大,冷热交替储存容易结块;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悬浮种衣剂性能稳定,包衣均匀,相比于现有的悬浮种衣剂,粒径基本保持稳定,冷热交替储存正常。2、与叶面喷雾相比,具有药力集中、利用率高、省工省时、安全环保等优势。种子处理用药量不及叶面喷施用药量的1%,可以达到同样的预防病害的作用。符合农药剂型绿色发展的理念。3、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它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其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能力,对菌丝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咯菌腈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病原真菌在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的侵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吡唑醚菌酯能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能量产生,当二者以合理比例混配时产生显著增效作用。当二者的混配制剂,有效成分总量在6%左右,配合合适用量的成膜剂进行种子包衣后,可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药膜,显著控制病害侵染。4、悬浮种衣剂内含成膜剂,活性成分被固定在种子表面,在地下形成一个持续供药的微环境,有效成分可被缓慢释放,然后被植物吸收传导到各部位起作用,显著延长持效期。小麦种子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悬浮种衣剂在包衣比例为1:1000、1:2000下对小麦纹枯病显示了优良的防护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实施例3的悬浮种衣剂在包衣比例为1:1000下,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护效果可以达到96.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说明。实施例1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吡唑醚菌酯5.4%、咯菌腈0.6%、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2%、乙二醇4%、黄原胶0.15%、硅酸镁铝2.1%、山梨酸钾1%、Red-81104%、聚乙烯醇3%、余量为水。实施例2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吡唑醚菌酯3%、咯菌腈3%、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聚乙二醇20002%、乙二醇4%、黄原胶0.18%、硅酸镁铝2%、山梨酸钾1%、Red-81105%、聚乙烯醇3%、余量为水。实施例3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5%、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乙二醇4%、黄原胶0.2%、硅酸镁铝2.5%、山梨酸钾1%、Red-1315%、聚乙烯吡咯烷酮3%、余量为水。实施例4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吡唑醚菌酯6%、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2%、乙二醇4%、黄原胶0.15%、硅酸镁铝2.1%、山梨酸钾1%、Red-81104%、聚乙烯醇3%、余量为水。实施例5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咯菌腈6%、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2%、乙二醇4%、黄原胶0.15%、硅酸镁铝2.1%、山梨酸钾1%、Red-81104%、聚乙烯醇3%、余量为水。上述各实施例的悬浮种衣剂均采用砂磨机砂磨制成。上述各实施例的悬浮种衣剂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表1各实施例理化性质实施例研磨时间/h悬浮率/%D90/微米分层率/%11.599.12.170.921.598.92.031.131.598.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咯菌腈X%、吡唑醚菌酯Y%、乳化剂3-6%、增稠剂0.15-0.2%、防冻剂3-4%、消泡剂0.2-0.5%、警戒色4-5%、成膜剂3-4%、防腐剂0.1-1%,余量为水;/n其中,X+Y=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咯菌腈X%、吡唑醚菌酯Y%、乳化剂3-6%、增稠剂0.15-0.2%、防冻剂3-4%、消泡剂0.2-0.5%、警戒色4-5%、成膜剂3-4%、防腐剂0.1-1%,余量为水;
其中,X+Y=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二醇、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镁铝、黄原胶、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甘油、尿素中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改性消泡剂、脂肪醇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亚玲朱伟华李云峰戴玲玲李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