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0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理;(2)培育脱毒苗;(3)栽秧;(4)田间管理;(5)适时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出的脱毒甘薯苗成活快,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有效的提高了甘薯的产量;而且生长出的甘薯绿色健康,口感好,营养元素齐全,提高了种植人的经济利益。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virus-free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薯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在我国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种植覆盖率,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甘薯都成为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主粮,同时也是我国农村饲养家畜的上好饲料;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但是现有技术中,甘薯在种植时,会受到多种病毒的影响,从而抑制了甘薯生长的发挥,致使种性退化,进而导致甘薯产量一年不如一年,降低了种植人的经济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硅含量高、地势高燥、未受污染的块地,深耕后挖成长度为700-750cm、宽度为140-160cm、深度为15-20cm的苗床,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晾晒2-3天,填床土并施有机肥;(2)培育脱毒苗:①选取皮色、肉色正常、外形饱满,且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脱毒甘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块重0.15-0.25kg,然后对薯块进行除菌处理,再将除菌处理后的薯块放置在26℃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待芽长至0.1-0.5cm时,采取每天在35-40℃下热处理8小时,其余时间恢复至26℃,交替处理30天;②将热处理后的茎尖取1-3cm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20-30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备用;③将上述备用的茎尖在体视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添加了0.1-0.2mg/LNAA和1.0-2.0mg/LBAP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分化;④当茎尖苗长出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去除仍带有病毒的植株,留下脱毒苗;(3)栽秧:将脱毒苗采用生物菌肥100倍液,蘸根30-120min后栽秧;栽秧采用斜排式将脱毒苗栽植在苗床上,覆盖地膜;(4)田间管理:栽植后3-5天及时查苗补苗,待栽植30d后,每隔10-15d中耕1次,除治杂草,待30-40d,随水每亩追肥,浇水后要中耕松土保墒,待脱毒苗长至50cm时,进行摘心处理,5-7d进行一次,共3-5次,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5)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茎干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胀,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所述步骤(3)中,在栽秧前,采用水将生物菌肥溶解,且生物菌肥与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10。所述步骤(2)中除菌处理是采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浸泡5-10min。所述步骤(4)中,每亩追肥量包括草木灰900-1100公斤,普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45%的硫酸钾复合肥30-40公斤、有机肥1000-1500公斤。所述步骤(2)中培养基的培养温度为25-27℃,光照13h/日,2000-3000lx,培养3-4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的脱毒甘薯苗成活快,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有效的提高了甘薯的产量;而且生长出的甘薯绿色健康,口感好,营养元素齐全,提高了种植人的经济利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硅含量高、地势高燥、未受污染的块地,深耕后挖成长度为700-750cm、宽度为140-160cm、深度为15-20cm的苗床,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晾晒2-3天,填床土并施有机肥;(2)培育脱毒苗:①选取皮色、肉色正常、外形饱满,且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脱毒甘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块重0.15-0.25kg,然后对薯块进行除菌处理,再将除菌处理后的薯块放置在26℃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待芽长至0.1-0.5cm时,采取每天在35-40℃下热处理8小时,其余时间恢复至26℃,交替处理30天;②将热处理后的茎尖取1-3cm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20-30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备用;③将上述备用的茎尖在体视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添加了0.1-0.2mg/LNAA和1.0-2.0mg/LBAP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分化;④当茎尖苗长出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去除仍带有病毒的植株,留下脱毒苗;(3)栽秧:将脱毒苗采用生物菌肥100倍液,蘸根30-120min后栽秧;栽秧采用斜排式将脱毒苗栽植在苗床上,覆盖地膜;(4)田间管理:栽植后3-5天及时查苗补苗,待栽植30d后,每隔10-15d中耕1次,除治杂草,待30-40d,随水每亩追肥,浇水后要中耕松土保墒,待脱毒苗长至50cm时,进行摘心处理,5-7d进行一次,共3-5次,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5)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茎干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胀,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所述步骤(3)中,在栽秧前,采用水将生物菌肥溶解,且生物菌肥与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10。所述步骤(2)中除菌处理是采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浸泡5-10min。所述步骤(4)中,每亩追肥量包括草木灰900-1100公斤,普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45%的硫酸钾复合肥30-40公斤、有机肥1000-1500公斤。所述步骤(2)中培养基的培养温度为25-27℃,光照13h/日,2000-3000lx,培养3-4周。实施例1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硅含量高、地势高燥、未受污染的块地,深耕后挖成长度为700cm、宽度为140cm、深度为15cm的苗床,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晾晒2天,填床土并施有机肥;(2)培育脱毒苗:①选取皮色、肉色正常、外形饱满,且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脱毒甘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块重0.15kg,然后对薯块进行除菌处理,再将除菌处理后的薯块放置在26℃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待芽长至0.1cm时,采取每天在35℃下热处理8小时,其余时间恢复至26℃,交替处理30天;②将热处理后的茎尖取1cm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20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次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备用;③将上述备用的茎尖在体视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添加了0.1mg/LNAA和1.0mg/LBAP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分化;④当茎尖苗长出后,对其进行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地整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硅含量高、地势高燥、未受污染的块地,深耕后挖成长度为700-750cm、宽度为140-160cm、深度为15-20cm的苗床,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晾晒2-3天,填床土并施有机肥;/n(2)培育脱毒苗:/n①选取皮色、肉色正常、外形饱满,且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脱毒甘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块重0.15-0.25kg,然后对薯块进行除菌处理,再将除菌处理后的薯块放置在26℃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待芽长至0.1-0.5cm时,采取每天在35-40℃下热处理8小时,其余时间恢复至26℃,交替处理30天;/n②将热处理后的茎尖取1-3cm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20-30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备用;/n③将上述备用的茎尖在体视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添加了0.1-0.2mg/LNAA和1.0-2.0mg/LBAP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分化;/n④当茎尖苗长出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去除仍带有病毒的植株,留下脱毒苗;/n(3)栽秧:将脱毒苗采用生物菌肥100倍液,蘸根30-120min后栽秧;栽秧采用斜排式将脱毒苗栽植在苗床上,覆盖地膜;/n(4)田间管理:栽植后3-5天及时查苗补苗,待栽植30d后,每隔10-15d中耕1次,除治杂草,待30-40d,随水每亩追肥,浇水后要中耕松土保墒,待脱毒苗长至50cm时,进行摘心处理,5-7d进行一次,共3-5次,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n(5)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茎干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胀,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硅含量高、地势高燥、未受污染的块地,深耕后挖成长度为700-750cm、宽度为140-160cm、深度为15-20cm的苗床,并用黑色地膜覆盖,晾晒2-3天,填床土并施有机肥;
(2)培育脱毒苗:
①选取皮色、肉色正常、外形饱满,且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脱毒甘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块重0.15-0.25kg,然后对薯块进行除菌处理,再将除菌处理后的薯块放置在26℃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待芽长至0.1-0.5cm时,采取每天在35-40℃下热处理8小时,其余时间恢复至26℃,交替处理30天;
②将热处理后的茎尖取1-3cm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20-30s,再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备用;
③将上述备用的茎尖在体视解剖镜下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到添加了0.1-0.2mg/LNAA和1.0-2.0mg/LBAP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分化;
④当茎尖苗长出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去除仍带有病毒的植株,留下脱毒苗;
(3)栽秧:将脱毒苗采用生物菌肥100倍液,蘸根30-12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