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及树木移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87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49
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及树木移植方法,其规范性操作,苗木种植成活率高;固定器对树木的固定牢固,减少对树木表皮的损伤。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箍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弯曲呈拱形,第一板体的内壁与树木表面相贴,第一板体的两端翘起形成两块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贯穿有第一通孔,第一螺栓穿过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并用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一螺栓上连接连接块;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形成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穿过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插入固定棒,固定棒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用第二螺母固定连接。

A fixator for tree transplanting and a method for tree trans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及树木移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树木移植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及树木移植方法。
技术介绍
树木的移植是任何树木,包括水果树、绿化树或观赏树的后续使用的必经程序,其成活率等也是人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目前比较缺少一种关于树木的系统的移植方法,且目前大多方法移植的树木其成活率较低。在刚刚移植的树木中,我们需要在外部设置固定器来增加移植后的树木的抗风能力,但是传统的方式一般都是选取在树木的中间或者任意一个位置,将木棍与树木进行捆绑或者钉钉子子,这种固定方式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木棍容易脱落,钉子对树木的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及树木移植方法,其规范性操作,苗木种植成活率高;固定器对树木的固定牢固,减少对树木表皮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包括若干箍片首尾拼接而成的箍环,箍环用于卡紧在树木上;箍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弯曲呈拱形,第一板体的内壁与树木表面相贴,第一板体的两端翘起形成两块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贯穿有第一通孔,第一螺栓穿过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并用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一螺栓上连接连接块;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形成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穿过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插入固定棒,固定棒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用第二螺母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盲孔的中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箍片为3个或者4个。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紧贴,连接块位于第二板体的一侧,第一螺栓穿过两块第二板体、连接块形成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相邻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夹持连接块,第一螺栓穿过一第二板体、连接块、另一第二板体形成固定连接。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的树木移植方法,包括下移步骤:(1)种植地处理: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的种植地,土壤的pH在6-8之间,然后深翻种植地,晾晒后即可种植;(2)挖种植坑:提前一周整地挖坑,根据树木根系和直径挖多个等间隔的种植坑,坑的大小应视土球大小而定,深度要比土球高度深5至10厘米,横径大30厘米,树坑的上下大小要一致;(3)种植坑预处理:在坑的四周沿内壁上铺设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上加设土层;(4)树木处理:苗高25-30cm、地径0.25-0.35cm,树木生长正常,无病虫害;树木修剪将生长的顶芽及时摘除,促进种植后侧枝的生长;(5)挖出树木:先浇水,起挖时要在树木外围开挖一圈圆形或者方形的起刨沟,深挖起刨沟后将树木取出,根间土带多少留多少,不加人工去除;(6)制作土球:挖出后根部形成土球,对土球实行保护,用保护套对土球进行保护,所述保护套呈网状;(7)种植:先在种植坑中灌水,之后加土搅拌成桨状,然后将树木放入,将树木扶直,然后进行补土,将土踩严实,在根部一圈浇水至稍有积水时为止;最后在树木上固定固定器,根据地域、气候需要选择三片箍片或者四片箍片固定;(8)养护:搭建塑料暖棚,并在暖棚顶部的塑料纸涂成深色;温度保持在8~30℃;A.每天中午打开暖棚通风1~2小时;B.当树木开始发芽时,每天中午打开暖棚3~5小时;C.开始展叶时,白天打开暖棚,晚上盖上暖棚;D.展叶后,除去暖棚顶部的塑料纸;E.按时施农家肥;(9)施肥管理: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施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运输过程中若是土球破碎,要立即将枝条修剪,至少修剪掉三分之二枝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该补土中添加10~20%腐殖质和草木灰;腐殖质和草木灰的体积比为2∶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温度保持在15~2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保护套为纱布。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树木移植固定器,由箍片首尾拼接而成的箍环,箍环套在树木上,箍环连接固定棒,固定棒顶压在地面上对树木形成固定;根据树木的粗细不同,可以选择三片或者四片箍片,两相邻箍片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装回收,操作费方便节约成本;连接块与箍片也是螺栓连接,方便拆装;使用箍环不会对树木表皮造成损坏,增加树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苗木移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实施,且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本方法适用于水果树、绿化树或观赏树的栽植和培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箍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箍片01;第一板体010;第二板体011;第一通孔0110;第一螺栓012;第一螺母013;连接块02;第二通孔020;第一盲孔021;第三通孔022;固定棒03;第四通孔0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包括若干箍片01首尾拼接而成的箍环,箍环用于卡紧在树木上;箍片01可以选择3个或者4个,根据树木粗细需要选择;箍片01包括第一板体010,第一板体010弯曲呈拱形,第一板体010的内壁与树木表面相贴,第一板体010的两端翘起形成两块第二板体011,第二板体011上贯穿有第一通孔0110,第一螺栓012穿过两相邻的箍片01上的第二板体011并用第一螺母013固定连接,第一螺栓012上连接连接块02;连接块02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020,第一螺栓012穿过第二通孔020形成固定;连接块02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021,连接块02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022,第三通孔022穿过第一盲孔021;第一盲孔021内插入固定棒03,固定棒03上开设有第四通孔030,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022和第四通孔030并用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两相邻的箍片01上的第二板体011紧贴,连接块02位于第二板体011的一侧,第一螺栓012穿过两块第二板体011、连接块02形成固定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相邻箍片01上的第二板体011夹持连接块02,第一螺栓012穿过一第二板体011、连接块02、另一第二板体011形成固定连接;如果树木较粗,可以采用第二板体011夹持连接块02的方式,增加与树木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的,第一盲孔021的中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度,形成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箍片首尾拼接而成的箍环,箍环用于卡紧在树木上;/n箍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弯曲呈拱形,第一板体的内壁与树木表面相贴,第一板体的两端翘起形成两块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贯穿有第一通孔,第一螺栓穿过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并用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一螺栓上连接连接块;/n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形成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穿过第一盲孔;/n第一盲孔内插入固定棒,固定棒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用第二螺母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箍片首尾拼接而成的箍环,箍环用于卡紧在树木上;
箍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弯曲呈拱形,第一板体的内壁与树木表面相贴,第一板体的两端翘起形成两块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贯穿有第一通孔,第一螺栓穿过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并用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一螺栓上连接连接块;
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形成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穿过第一盲孔;
第一盲孔内插入固定棒,固定棒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用第二螺母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盲孔的中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箍片为3个或者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箍片上的第二板体紧贴,连接块位于第二板体的一侧,第一螺栓穿过两块第二板体、连接块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箍片上的第二板体夹持连接块,第一螺栓穿过一第二板体、连接块、另一第二板体形成固定连接。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木移植固定器的树木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处理: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的种植地,土壤的pH在6-8之间,然后深翻种植地,晾晒后即可种植;
(2)挖种植坑:提前一周整地挖坑,根据树木根系和直径挖多个等间隔的种植坑,坑的大小应视土球大小而定,深度要比土球高度深5至10厘米,横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兰何焱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绿帝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