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子输送装置,属于酒瓶的分道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道区传送带和变道区传送带,多道区传送带的末端与变道区传送带的前端相衔接;变道区传送带配设有驱动电机B;多道区传送带具有并排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并且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变道区传送带上的前端具有与多道区传送带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每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的两侧均配设有导向件,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的末端配合形成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的轴线方向与变道区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传送带的整体长度较小,大大节约了占地空间,尤其适用于方形瓶的输送。
Bottle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子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子输送装置,属于酒瓶的分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酒类包装生产过程中,酒瓶生产厂家生产的酒瓶进入灌装之前要进行空瓶清洗,清洗完成后,进入灌装工序,灌装后对酒瓶进行压盖封口包装生产操作,压盖完成后,进行验光,剔除存在质量缺陷的不合格产品,然后进行贴商标,装盒、装箱操作,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目前,包装生产流水线的酒瓶在进行清洗之前往往是单通道输送的。大众化白酒产品生产流水线酒瓶要实现单通道输送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人工单通道放瓶,二是机械手整托盘输送至多条输送带,利用不同输送带之间速度差实现多通道变单通道运输。人工单通道放瓶的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并且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对工业4.0的要求,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而第二种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输送带,耗能较大且空间利用率低,并且这种方式在变道时瓶子往往会转向,导致瓶标容易被磨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更高的瓶子输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瓶子输送装置,包括多道区传送带和变道区传送带,多道区传送带的末端与变道区传送带的前端相衔接;变道区传送带配设有驱动电机B;多道区传送带具有并排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并且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变道区传送带上的前端具有与多道区传送带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每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的两侧均配设有导向件,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的末端配合形成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的轴线方向与变道区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是: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设于变道区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位于中部的一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与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沿同一条中心轴线设置。进一步的是:多道区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升降杆A,升降杆A沿着多道区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升降杆A配设有驱动其竖直升降的驱动机构;升降杆A在朝向多道区传送带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拨叉A,升降杆A上设置有与感应拨叉A相适配的光电系统A,多道区传送带的每一条传送带设置一组感应拨叉A和光电系统A,光电系统A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B、升降杆A的驱动机构均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是:多道区传送带的前端设置有计数器A,多道区传送带的每一条传送带上方均设置有计数器A,计数器A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是:多道区传送带的前端设置有上瓶区传送带,上瓶区传送带的末端与多道区传送带的前端相衔接;上瓶区传送带沿其宽度方向具有多个瓶子传送工位,每个瓶子传送工位与多道区传送带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上瓶区传送带配设有驱动电机C。进一步的是:上瓶区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升降杆B,升降杆B沿着上瓶区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升降杆B配设有驱动其竖直升降的驱动机构;升降杆B在朝向上瓶区传送带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拨叉B,升降杆B上设置有与感应拨叉B相适配的光电系统B,上瓶区传送带的每一个瓶子传送工位设置一组感应拨叉B和光电系统B,光电系统B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驱动电机C、升降杆B的驱动机构均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是:上瓶区传送带的前端设置有计数器B,上瓶区传送带的每一个瓶子传送工位上方均设置有计数器B,计数器B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是:导向件在朝向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中心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条,保护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的中心线,保护条的高度位置与待输送瓶子的工艺保护面的高度位置相适配。进一步的是:多道区传送带在每条传送带的两侧沿传送方向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条,保护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多道区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保护条的高度位置与待输送瓶子的工艺保护面的高度位置相适配。进一步的是:上瓶区传送带在每个瓶子传送工位的两侧沿传送方向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条,保护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多道区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保护条的高度位置与待输送瓶子的工艺保护面的高度位置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时,瓶子一般通过托盘进行转运,瓶子呈多排多列布置,瓶子数量为m×n个,相应地,多道区传送带设计有m条或者n条传送带。变道区传送带的驱动电机B预先开启,多道区传送带的驱动电机A初始状态为全部运行,将一组瓶子全部转运至多道区传送带的末端;然后,停止运行驱动电机A,只保留一台驱动电机A继续运行;瓶子进入该台驱动电机A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在导向件的引导作用下,瓶子最终输送至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当多道区传送带正在运行的这条传送带上的所有瓶子转运完毕后,该条传送带的驱动电机A停止运行,开启下一台驱动电机A,继续转运下一条传送带上的瓶子至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道区传送带的所有瓶子转运完毕。变道区传送带运行时,变道区传送带下游的单排瓶子传输带正常运行,以实现瓶子单通道输送。本技术适用于包装生产中酒瓶卸垛后、洗瓶前,能够实现酒瓶由多道输送转换为单道输送,尤其适用于方形瓶的输送。本技术结构简单,传送带的整体长度较小,大大节约了占地空间,便于大规模酒类生产。此外,在导向件外侧布置的保护条,可使得酒瓶在传送时,其工艺保护面能够与导向件形成间隔空间,避免烤花刮伤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导向件上的保护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瓶区传送带、2-多道区传送带、3-变道区传送带、4-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5-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6-导向件、7-驱动电机A、8-升降杆A、9-感应拨叉A、10-光电系统A、11-升降杆B、12-感应拨叉B、13-光电系统B、14-保护条、15-工艺保护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多道区传送带2和变道区传送带3,多道区传送带2的末端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前端相衔接;变道区传送带3配设有驱动电机B;多道区传送带2具有并排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并且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7;变道区传送带3上的前端具有与多道区传送带2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每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两侧均配设有导向件6,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末端配合形成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的轴线方向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相同。其中,导向件6采用栏杆或者挡板均可。实施时,瓶子一般通过托盘进行转运,瓶子呈多排多列布置。本实施例中一个托盘转运的瓶子数量为15×12个。相应地,多道区传送带2设计有12条传送带,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7,驱动电机A7总共12台。为简化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变道区传送带3的驱动电机B设置为一台,驱动电机B预先开启,带动变道区传送带3整体运行。多道区传送带2的驱动电机A7初始状态为全部运行,将一组瓶子全部转运至多道区传送带2的末端;然后,停止运行驱动电机A7,只保留一台驱动电机A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道区传送带(2)和变道区传送带(3),多道区传送带(2)的末端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前端相衔接;变道区传送带(3)配设有驱动电机B;多道区传送带(2)具有并排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并且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7);变道区传送带(3)上的前端具有与多道区传送带(2)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每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两侧均配设有导向件(6),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末端配合形成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的轴线方向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道区传送带(2)和变道区传送带(3),多道区传送带(2)的末端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前端相衔接;变道区传送带(3)配设有驱动电机B;多道区传送带(2)具有并排布置的多条传送带,并且每条传送带均配设有驱动电机A(7);变道区传送带(3)上的前端具有与多道区传送带(2)的传送带一一相对应的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每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两侧均配设有导向件(6),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的末端配合形成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的轴线方向与变道区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设于变道区传送带(3)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位于中部的一条单排瓶子传送分支通道(4)与单排瓶子传送主通道(5)沿同一条中心轴线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道区传送带(2)的末端设置有升降杆A(8),升降杆A(8)沿着多道区传送带(2)的宽度方向设置,升降杆A(8)配设有驱动其竖直升降的驱动机构;升降杆A(8)在朝向多道区传送带(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拨叉A(9),升降杆A(8)上设置有与感应拨叉A(9)相适配的光电系统A(10),多道区传送带(2)的每一条传送带设置一组感应拨叉A(9)和光电系统A(10),光电系统A(10)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驱动电机A(7)、驱动电机B、升降杆A(8)的驱动机构均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道区传送带(2)的前端设置有计数器A,多道区传送带(2)的每一条传送带上方均设置有计数器A,计数器A电气连接于控制系统。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瓶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道区传送带(2)的前端设置有上瓶区传送带(1),上瓶区传送带(1)的末端与多道区传送带(2)的前端相衔接;上瓶区传送带(1)沿其宽度方向具有多个瓶子传送工位,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锋,徐前景,赵丙坤,林勇,张程,林俊伍,胡涛,余锋,郝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青州市鹏程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