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7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包括底座,送料区,置料区,压料辊,收料辊,侧边,同步送料区,下辊和侧边旋转轴,所述底座的表面焊接有送料区,且送料区的表面通过卡嵌安装结构设置有置料区,该送料区的后方设置有压料辊;所述压料辊的两端均通过外部固定结构设置有侧边旋转轴,且压料辊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该压料辊的后方通过侧边连接有收料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料辊,压料辊和下辊的设置,有利于提升装置的整体替换性能,确保装置的贴合性能,保证装置的适应性,提升装置的工作效能,避免资源浪费,提升使用体验。

A kind of self-adhesive g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
本技术属于不干胶烫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
技术介绍
不干胶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一经问世便以其独有的便利性与低成本性占据广大市场,并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各自的标签具有不同的要求,便出现了广受欢迎的不干胶烫金结构。不干胶烫金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印刷方式,并成为人们在制作标签等标示性物品时的一种特色象征,很快便占据了一片市场,但现有不干胶烫金结构依然存在着替换性差,压料辊单一不适用各种厚度的不干胶,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形成资源浪费并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以解决现有不干胶烫金结构依然存在着替换性差,压料辊单一不适用各种厚度的不干胶,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形成资源浪费并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包括底座,送料区,置料区,压料辊,收料辊,侧边,同步送料区,下辊和侧边旋转轴,所述底座的表面焊接有送料区,且送料区的表面通过卡嵌安装结构设置有置料区,该送料区的后方设置有压料辊;所述压料辊的两端均通过外部固定结构设置有侧边旋转轴,且压料辊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该压料辊的后方通过侧边连接有收料辊;所述底座包括PLC,第一电机组,第二电机组,开关,支撑柱和消音棉,且底座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对称设置有支撑柱,该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消音棉,其中底座的内部依次设置有PLC,第一电机组与第二电机组;所述压料辊包括外辊,中心辊和细辊,且压料辊的内围设置有中心辊,该中心辊的内围设置有细辊;所述侧边包括齿轮,固筒柱和收料筒,且侧边的内部安装有齿轮,该侧边的后端表面通过固筒柱连接有收料筒;所述侧边旋转轴包括搭配外扣,中心扣和细扣,且侧边旋转轴的表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搭配外扣,中心扣与细扣,该搭配外扣,中心扣与细扣分别与外辊,中心辊与细辊进行搭配使用;所述收料辊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收料辊通过贯穿安装结构设置在侧边的内部,该收料辊收料辊为对应设置;所述消音棉采用长方形结构的人造无机纤维消音棉,且消音棉通过填充结构设置在支撑柱的底端内部,该支撑柱的底端通过密封垫进行结构密封。所述压料辊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压料辊与下辊的内部结构相同,该压料辊与下辊为对应设置反向做工,确保装置的工作传递性能,确保装置的整体拉伸性与延续性,提升装置的整体工作效能,提升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所述外辊采用不规则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外辊通过镶嵌结构设置在压料辊的内部,该外辊的内围通过镶嵌结构设置有中心辊,确保装置的结构连接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替换性能与同步性能,确保装置最外围的结构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稳定体验。所述中心辊采用不规则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中心辊截面半径小于外辊的截面半径,该中心辊的两侧面均通过卡扣结构设置在外辊的内壁,保证装置的结构合理性,确保装置可以提供更为贴合的烫金体验,保证装置的整体安装性能。所述细辊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细辊、中心辊与外辊的中心截面半径以此递减10cm,该细辊、中心辊与外辊均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结构进行整体旋转作业,确保装置的整体替换性能与传动性能,保证装置的整体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使用稳定性与多样化体验。所述侧边旋转轴采用圆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侧边旋转轴的一端通过焊接结构与齿轮结构进行传动连接,该侧边旋转轴保证压料辊与下辊在支撑柱的内部进行整体旋转作业,确保装置的搭配性能,确保装置的旋转稳定性,提升装置的随机变换性与使用贴合性,保证装置的工作效能。所述PLC采用西门子可编程PLC,且PLC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该PLC的电源端口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有控制电源,其中稳压模块采用LM317稳压模块;所述PLC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驱动模块连接有第一电机组和第二电机组,且驱动模块均采用L298N驱动模块,该第一电机组与第二电机组均采用两台YE2型号电机构成,其中电机组的一端通过焊接机构连接有齿轮,压料辊与下辊以及收料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压料辊的设置,确保装置的结构连接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替换性能与同步性能,确保装置最外围的结构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稳定体验。2.本技术侧边旋转轴的设置,确保装置的搭配性能,确保装置的旋转稳定性,提升装置的随机变换性与使用贴合性,保证装置的工作效能。3.本技术细辊的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替换性能与传动性能,保证装置的整体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使用稳定性与多样化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侧边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压料辊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侧边旋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PLC,12-第一电机组,13-第二电机组,14-开关,15-支撑柱,16-消音棉,2-送料区,3-置料区,4-压料辊,41-外辊,42-中心辊,43-细辊,5-收料辊,6-侧边,61-齿轮,62-固筒柱,63-收料筒,7-同步送料区,8-下辊,9-侧边旋转轴,91-搭配外扣,92-中心扣,93-细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包括底座1,送料区2,置料区3,压料辊4,收料辊5,侧边6,同步送料区7,下辊8和侧边旋转轴9,所述底座1的表面焊接有送料区2,且送料区2的表面通过卡嵌安装结构设置有置料区3,该送料区2的后方设置有压料辊4;所述压料辊4的两端均通过外部固定结构设置有侧边旋转轴9,且压料辊4的下方设置有下辊8,该压料辊4的后方通过侧边6连接有收料辊5;所述底座1包括PLC11,第一电机组12,第二电机组13,开关14,支撑柱15和消音棉16,且底座1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5,该支撑柱15的内部设置有消音棉16,其中底座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PLC11,第一电机组12与第二电机组13;所述压料辊4包括外辊41,中心辊42和细辊43,且压料辊4的内围设置有中心辊42,该中心辊42的内围设置有细辊43;所述侧边6包括齿轮61,固筒柱62和收料筒63,且侧边6的内部安装有齿轮61,该侧边6的后端表面通过固筒柱62连接有收料筒63;所述侧边旋转轴9包括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和细扣93,且侧边旋转轴9的表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该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分别与外辊41,中心辊42与细辊43进行搭配使用;所述收料辊5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收料辊5通过贯穿安装结构设置在侧边6的内部,该收料辊5收料辊5为对应设置;所述消音棉16采用长方形结构的人造无机纤维消音棉,且消音棉16通过填充结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送料区(2),置料区(3),压料辊(4),收料辊(5),侧边(6),同步送料区(7),下辊(8)和侧边旋转轴(9),所述底座(1)的表面焊接有送料区(2),且送料区(2)的表面通过卡嵌安装结构设置有置料区(3),该送料区(2)的后方设置有压料辊(4);所述压料辊(4)的两端均通过外部固定结构设置有侧边旋转轴(9),且压料辊(4)的下方设置有下辊(8),该压料辊(4)的后方通过侧边(6)连接有收料辊(5);所述底座(1)包括PLC(11),第一电机组(12),第二电机组(13),开关(14),支撑柱(15)和消音棉(16),且底座(1)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5),该支撑柱(15)的内部设置有消音棉(16),其中底座(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PLC(11),第一电机组(12)与第二电机组(13);所述压料辊(4)包括外辊(41),中心辊(42)和细辊(43),且压料辊(4)的内围设置有中心辊(42),该中心辊(42)的内围设置有细辊(43);所述侧边(6)包括齿轮(61),固筒柱(62)和收料筒(63),且侧边(6)的内部安装有齿轮(61),该侧边(6)的后端表面通过固筒柱(62)连接有收料筒(63);所述侧边旋转轴(9)包括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和细扣(93),且侧边旋转轴(9)的表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该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分别与外辊(41),中心辊(42)与细辊(43)进行搭配使用;所述收料辊(5)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收料辊(5)通过贯穿安装结构设置在侧边(6)的内部,该收料辊(5)收料辊(5)为对应设置;所述消音棉(16)采用长方形结构的人造无机纤维消音棉,且消音棉(16)通过填充结构设置在支撑柱(15)的底端内部,该支撑柱(15)的底端通过密封垫进行结构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干胶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送料区(2),置料区(3),压料辊(4),收料辊(5),侧边(6),同步送料区(7),下辊(8)和侧边旋转轴(9),所述底座(1)的表面焊接有送料区(2),且送料区(2)的表面通过卡嵌安装结构设置有置料区(3),该送料区(2)的后方设置有压料辊(4);所述压料辊(4)的两端均通过外部固定结构设置有侧边旋转轴(9),且压料辊(4)的下方设置有下辊(8),该压料辊(4)的后方通过侧边(6)连接有收料辊(5);所述底座(1)包括PLC(11),第一电机组(12),第二电机组(13),开关(14),支撑柱(15)和消音棉(16),且底座(1)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5),该支撑柱(15)的内部设置有消音棉(16),其中底座(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PLC(11),第一电机组(12)与第二电机组(13);所述压料辊(4)包括外辊(41),中心辊(42)和细辊(43),且压料辊(4)的内围设置有中心辊(42),该中心辊(42)的内围设置有细辊(43);所述侧边(6)包括齿轮(61),固筒柱(62)和收料筒(63),且侧边(6)的内部安装有齿轮(61),该侧边(6)的后端表面通过固筒柱(62)连接有收料筒(63);所述侧边旋转轴(9)包括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和细扣(93),且侧边旋转轴(9)的表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该搭配外扣(91),中心扣(92)与细扣(93)分别与外辊(41),中心辊(42)与细辊(43)进行搭配使用;所述收料辊(5)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收料辊(5)通过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天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