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2641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包括玻璃钢模具,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并敷设导流网,玻璃钢模具上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进行预置在玻璃钢模具端部固定;芯材连接树脂容器;包括真空袋,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芯材底部设置纵向导流槽和和横向导流槽;真空袋通过抽真空管与树脂收集容器相连通,树脂收集容器外接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将夹芯结构和玻璃钢板材一体成型,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强度,保证良好的浸透性能,并且一次完成玻璃钢夹芯结构的成型制作,一次性制取夹芯的玻璃钢结构,制取比普通平板玻璃刚强度更高的玻璃钢结构制品,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A vacuum induction molding system of sandwich FR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舶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玻璃钢真空导入技术(VacuumInfusionProcess),简称VIP,是在固定的玻璃钢模具上铺设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芯材等),铺设真空袋,在模具上敷设密封胶带等,然后采用真空工艺将真空袋中的气体抽除,在模具和密封袋间形成负压。利用此负压将不饱和树脂直接从预敷的管道中导入此真空袋中,进而浸润纤维层和芯材,最后让树脂充满整个模具,制品固化后,揭除真空袋,进而从模具上得到所需形状的产品。VIP技术就是采用单面模具建立一个闭合系统,利用真空导入的技术,将不饱和树脂固化成型。目前VIP技术在汽车和风力发电领域应用较多,在船艇船体成型工艺上的应用,由于船艇自身型线复杂,模具制造困难,工艺存在失败风险等诸多原因,致使玻璃钢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在船舶建造领域仍然使用真空导入结合手工糊制成型工艺。传统真空导入成型通常为平板结构,在树脂导入过程中,不考虑树脂粘度变化,不在真空导工艺中预装芯材,在船体结构完成之后,再采用手工糊制的方式加装芯材,这种方式增大了夹芯玻璃钢结构的施工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及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制备夹芯玻璃钢结构时树脂的真空导入过程中通常不预置芯材,在单板结构制作完成之后进行芯材的糊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二次加工,增加了工作量,对工作环境也有污染。现有真空导入成型技术在真空导入过程中,不考虑树脂在流动过程中粘性变化,在导入过程中树脂没有完全浸透,导致玻璃钢结构产生缺陷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包括玻璃钢模具,所述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并敷设导流网,所述玻璃钢模具上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进行预置在玻璃钢模具端部固定;所述芯材连接树脂容器;包括真空袋,所述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所述芯材底部设置纵向导流槽和和横向导流槽;所述真空袋通过抽真空管与树脂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树脂收集容器外接真空泵。更进一步的,所述向导流槽间距与肋骨间距相等。更进一步的,所述肋骨上均可设置导流孔和导流槽。更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钢模具端部设有密封胶条。更进一步的,所述芯材设有芯材导流孔,所述芯材导流孔与所述树脂容器相连通。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所述成型工艺使用上述的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在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其上敷设导流网,按施工设计的层数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置并在端部进行固定;S2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芯材底部设置纵横方向导流槽道,横向导流槽间距与肋骨间距相同;S3在每道肋骨上均可设置导流孔和导流槽;S4调整导流槽宽度和树脂导管间距。更进一步的,所述S4中,在大曲率玻璃钢夹芯结构的制备过程中,适当调小横向导流槽间距,控制树脂导流保证树脂在导入过程中充分浸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可以在将夹芯结构和玻璃钢板材一体成型,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强度。2、本技术在制作玻璃钢结构时采用预置芯材,并在芯材特定位置留有导流孔,确保树脂在流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导流孔扩散到整个玻璃钢结构,保证良好的浸透性能,并且一次完成玻璃钢夹芯结构的成型制作。3、本技术可以应用在需要进行夹芯增强的玻璃钢结构中,一次性制取夹芯的玻璃钢结构,制取比普通平板玻璃刚强度更高的玻璃钢结构制品,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纵向导流槽和和横向导流槽的结构图;图3是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工艺的原理图;图1和图2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树脂容器;2、玻璃钢模具;3、芯材导流孔;4、横向导流槽;5、芯材;6、纵向导流槽;7、增强材料;8、真空袋;9、密封胶条;10、抽真空管;11、树脂收集容器;12、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如图1所示的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包括玻璃钢模具,所述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并敷设导流网,所述玻璃钢模具上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进行预置在玻璃钢模具端部固定;所述芯材连接树脂容器;包括真空袋,所述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所述芯材底部设置纵向导流槽和和横向导流槽(结构图见附图2);所述真空袋通过抽真空管与树脂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树脂收集容器外接真空泵。所述向导流槽间距与肋骨间距相等。所述肋骨上均可设置导流孔和导流槽。所述玻璃钢模具端部设有密封胶条。所述芯材设有芯材导流孔,所述芯材导流孔与所述树脂容器相连通。预先在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其上敷设导流网,按施工设计的层数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置并在端部进行固定。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导流孔直径一般为20mm,芯材底部设置纵横方向导流槽道,横向导流槽间距一般与肋骨间距相同。针对玻璃钢船艇的横向肋骨间距一般为500~600mm的特点,在每道肋骨上均可设置导流孔和导流槽。利用树脂在导流成型过程中粘度与温度变化规律,调整导流槽宽度和树脂导管间距,为确保成型效果,在大曲率玻璃钢夹芯结构的制备过程中,适当调小横向导流槽间距,控制树脂导流保证树脂在导入过程中充分浸润。采用本实施例的这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可以预置芯材,并根据树脂的粘度变化对真空导管的布局以及真空导入压力进行调整,显著提高真空导入成型工艺的成型质量。芯材和玻璃钢板材一体成型,并在芯材上设置导流孔,使芯材与板材良好浸润结合,提高良品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如图3所示的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在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其上敷设导流网,按施工设计的层数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模具,所述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并敷设导流网,所述玻璃钢模具上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进行预置在玻璃钢模具端部固定;所述芯材连接树脂容器;/n包括真空袋,所述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所述芯材底部设置纵向导流槽和横向导流槽;所述真空袋通过抽真空管与树脂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树脂收集容器外接真空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模具,所述玻璃钢模具上设置脱模布并敷设导流网,所述玻璃钢模具上预置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并将充当肋骨的芯材进行预置在玻璃钢模具端部固定;所述芯材连接树脂容器;
包括真空袋,所述真空袋在芯材内部提前开导流孔,所述芯材底部设置纵向导流槽和横向导流槽;所述真空袋通过抽真空管与树脂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树脂收集容器外接真空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芯玻璃钢结构的真空导入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风胜李一卓黄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