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峰专利>正文

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包括座椅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水平段和座垫相应部位组装的有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间距的调整组体,其通过枢设在扶手支撑部件一端的具弹性顶抵之拨控钩杆,来与紧邻侧的第一覆设部件所凹具导引条槽形成相应方位拨切动作,手动扶手,能同步牵掣拨控钩杆,靠其恒保朝内偏摆的弹性顶抵来依着第一覆设部件凹设之导引条槽进行所需间距的扶手方位架设。本装置可使座椅扶手的间距根据使用者的体型任意调节到舒适位置,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开发的座椅扶手装置,在两扶手之间宽幅的调节方面无法切实地完全满足各种体形的使用者,座椅的功能及舒适度因而受限。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当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按照手部摆放在两旁扶手的舒适程度,通过将扶手的宽幅施予活动调节,即可使得手部能舒适摆放在合宜间距架设的扶手上的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包含有可供架设在座垫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在所述扶手支撑部件上则组装有供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调节组体,其包括有拨控钩杆、第一覆设部件和第二覆设部件,依着所述扶手支撑部件其水平段一侧层面设置恒保朝内偏摆的具弹性特质之所述拨控钩杆,对应组装有所述拨控钩杆的所述扶手支撑部件相应段落,则配合一其间形成有诸多道可作单向位移且首、末呈相连通状导引条槽的第一覆设部件,所述拨控钩杆伸设于所述引导条槽中,其间允许扶手支撑部件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上的容置段落中,且其依着其上所设的拨控钩杆在与之配合的所述导引条槽中位移地在所述第一覆设部件的容纳段落中可位移地在容纳段落中定位,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为定位在所述第二覆设部件相应层面,该第二覆设部件则平稳架设在座垫底侧,第二覆设部件与第一覆设部件的容纳段落配合构成容置定位所述扶手支撑部件的容置腔。据此,当手部在带动任一扶手,便可同步牵掣其水平段组装的拨控钩杆能顺着相应第一覆设部件凹设的导引条槽来进行所需间距的扶手方位架设。据此,本技术的目的的实现,是在提供由座椅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水平段在和座垫相应部位上组装的设有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间距调整组体来完成的,该调节组体是靠枢设在扶手支撑部件一端的具弹性顶抵之拨控钩杆,来与紧邻侧的第一覆设部件所凹具导引条槽形成相应方位拨切动作来作为手部在带动任一扶手,能同步牵掣组装在扶手支撑部件一端的拨控钩杆,靠其恒保朝内偏摆的弹性顶抵来依着第一覆设部件凹设之导引条槽进行所需间距的扶手方位架设。本技术提供的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可依个人手部摆放舒适来作为内、外位移调节座椅扶手的间距,使座椅的扶手可以适合各种体型的使用者的手部舒适地摆放。另外,本技术提供的调整装置在结构形态上更具简单化的特点,在调整的操作中也非常轻便易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的构件分解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完成组装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是最大间距状态)图3为本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的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显示本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在进行最小间距的调整动作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调整装置中的导引条槽供拨控钩杆作扶手间距调节的位移行径的示意图图6为本调整装置在进行间距内、外调节的实施状态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扶手支撑部件1及供两旁扶手2作为间距大小位移的调节装置3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对调整两扶手2彼此间距的调节装置3是依着扶手支撑部件1其水平段11一侧层面上通过由外周套合有防松垫圈41的螺固组件4组设着恒保朝内偏摆的具弹性特质的拨控钩杆31的一端(如图2所示),对组装有拨控钩杆31的扶手支撑部件1相应段落,则配合一其间形成有诸多道可作单向位移且首、末呈相连通状导引条槽321的第一覆设部件32,在第一覆设部件32所具导引条槽321的紧邻第二阶层面为形成容置段落322,为可平稳容纳入扶手支撑部件1一端延伸的水平段11,而使拨控钩杆的另一端置于导引条槽321中,而对第一覆设部件32两旁则可藉由螺固组件5来旋紧定位在第二覆设部件33相应层面,对第二覆设部件则可再藉数只螺固组件6来贯穿锁固在座垫7两旁底侧(如图3所示)。平稳架设在座椅两旁的扶手2在作彼此间距调节(参看图4、5)时,是以手部来带动任一(或两旁)扶手2(如图6所示),便可在扶手支撑部件1随着扶手2位移情况下,来同步牵掣其水平段11组装的具弹性顶抵性质的拨控钩杆31能顺着相应第一覆设部件32凹设之导引条槽321进行单向位移(本技术在此是采用仅可呈朝外具自动拨切而出为实施例),若要令两旁扶手2往内位移,则必需将扶手2拉到最外侧,以令与其组设为一体的拨控钩杆31能沿着导引条槽321另一平行侧绕回(如图5箭头方向所示)起始点(即座椅扶手最小间距),再度藉由具有恒保朝内偏摆的拨控钩杆31来配合相应层面的导引条槽321,作为可依照使用者舒适所需的合宜间距来进行扶手2方位调节架设。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包含有可供架设在座垫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在所述扶手支撑部件上则组装有供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调节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拨控钩杆、第一覆设部件和第二覆设部件,依着所述扶手支撑部件其水平段一侧层面设置恒保朝内偏摆的具弹性特质之所述拨控钩杆,对应组装有所述拨控钩杆的所述扶手支撑部件相应段落,则配合一其间形成有诸多道可作单向位移且首、末呈相连通状导引条槽的第一覆设部件,所述拨控钩杆伸设于所述引导条槽中,扶手支撑部件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上的容置段落中,且其依着其上所设的拨控钩杆在与之配合的所述导引条槽中位移地在所述第一覆设部件的容纳段落中可位移地在容纳段落中定位,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为定位在所述第二覆设部件相应层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控钩杆枢设在所述扶手支撑部件一端。专利摘要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包括座椅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水平段和座垫相应部位组装的有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间距的调整组体,其通过枢设在扶手支撑部件一端的具弹性顶抵之拨控钩杆,来与紧邻侧的第一覆设部件所凹具导引条槽形成相应方位拨切动作,手动扶手,能同步牵掣拨控钩杆,靠其恒保朝内偏摆的弹性顶抵来依着第一覆设部件凹设之导引条槽进行所需间距的扶手方位架设。本装置可使座椅扶手的间距根据使用者的体型任意调节到舒适位置,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A47C7/54GK2476223SQ0122425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政峰 申请人:刘政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扶手的架设间距调整装置,包含有可供架设在座垫两旁的扶手支撑部件,在所述扶手支撑部件上则组装有供调节扶手作内、外位移的调节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拨控钩杆、第一覆设部件和第二覆设部件,依着所述扶手支撑部件其水平段一侧层面设置恒保朝内偏摆的具弹性特质之所述拨控钩杆,对应组装有所述拨控钩杆的所述扶手支撑部件相应段落,则配合一其间形成有诸多道可作单向位移且首、末呈相连通状导引条槽的第一覆设部件,所述拨控钩杆伸设于所述引导条槽中,扶手支撑部件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上的容置段落中,且其依着其上所设的拨控钩杆在与之配合的所述导引条槽中位移地在所述第一覆设部件的容纳段落中可位移地在容纳段落中定位,所述第一覆设部件为定位在所述第二覆设部件相应层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