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35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它包括:与机床上的拉钉固定在一起的刀柄,它还包括刀片,刀座和刀盘,所述的刀片安装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刀盘上,刀盘通过螺钉与刀柄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刀座上设有倾斜面,该刀具以点接触加工导轨面,通过以铣代磨方式,可以直接在高精度龙门数控铣床上铣削导轨面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磨削的工序,节省了磨削所必需的装夹、校正、搬运时间,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A milling tool instead of grind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
技术介绍
支承和引导运动构件沿着一定轨迹运动的零件称为导轨副,也就是导轨,导轨在机器中是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在机床中尤为重要,机床的加工精度与导轨精度有直接的联系,小批量生产的精密机床,导轨的加工工作量占整个机床加工工作量的40%左右。而且,导轨一旦损坏,维修十分困难,机床导轨加工精度是一直是关系到机床运行精度,特别是大型龙门床身静压导轨,横梁静压导轨,立柱静压导轨,如果导轨直线度,平面度,光洁度等参数在加工后达不到技术要求,会直接关系到机床达不到设计精度要求。现行通常采用导轨磨床磨削导轨,但投入导轨磨床,设备价格昂贵,且一般铣削加工完后对工件进行磨削导轨面,需要多次装夹、校正、搬运等工序,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工作效率和加工的精度就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在半精铣完毕后,直接精铣导轨面,刀具以点接触导轨面加工,通过以铣代磨方式,可以直接在高精度龙门数控铣床上铣削导轨面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磨削的工序,节省了磨削所必需的装夹、校正、搬运时间,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它包括:与机床上的拉钉固定在一起的刀柄,它还包括刀片,刀座和刀盘,所述的刀片安装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刀盘上,刀盘通过螺钉与刀柄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刀座上设有倾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4°,通过设置该倾斜角度,使刀具和导轨的接触部分从现有技术的线接触或面接触转变为点接触,实现以铣削代磨方式对导轨进行精加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为刀座远离刀片的方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刀片的材料为硬质合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刀片和刀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在高精度龙门数控铣床上铣削导轨面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磨削的工序,操作方便;(2):节省了磨削所必需的装夹、校正、搬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3):通过使用该刀具,可以保证加工后的导轨的光洁度在0.8以上,并且在静压导轨面上的单位面积上留下0.005mm花状纹,从而使静压导轨接触面重合度提高;(4):通过使用该刀具,使机床运行更加平衡,避免导轨磨床磨削时会产生爬行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刀片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完成后的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它包括:刀片1,刀座2和刀盘3。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刀座2固定在刀盘3上,刀盘3通过螺钉与刀柄4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刀座2上设有倾斜面21,倾斜面21的倾斜角度为3°~4°,倾斜面21的倾斜方向为刀座2远离刀片1的方向实施例1步骤一、利用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对导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步骤二、待导轨的半精加工完成后,将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后,使用螺钉9将刀盘3固定在刀柄4上,关上数控机床的门,所述的刀座上设有倾斜面21,刀座2上的倾斜角度为3°,将刀片1的切削线速度调整为10m/s,刀盘3的转速调整为600000/πD,D为刀盘3的直径,刀盘3的转速和进给速度比例调整为1:8,此时的刀片1的刀尖和导轨为点接触;步骤三,精加工完毕后,通过检测设备对精加工后的导轨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进行测量,如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则重复步骤二进行再次加工即可。实施例2步骤一、利用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对导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步骤二、待导轨的半精加工完成后,将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后,使用螺钉9将刀盘3固定在刀柄4上,关上数控机床的门,所述的刀座上设有倾斜面21,刀座2上的倾斜角度为3.5°,将刀片1的切削线速度调整为12m/s,刀盘3的转速调整为800000/πD,D为刀盘3的直径,刀盘3的转速和进给速度比例调整为1:9,此时的刀片1的刀尖和导轨为点接触;步骤三,精加工完毕后,通过检测设备对精加工后的导轨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进行测量,如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则重复步骤二进行再次加工即可。实施例3步骤一、利用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对导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步骤二、待导轨的半精加工完成后,将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后,使用螺钉9将刀盘3固定在刀柄4上,关上数控机床的门,所述的刀座上设有倾斜面21,刀座2上的倾斜角度为4°,将刀片1的切削线速度调整为15m/s,刀盘3的转速调整为900000/πD,D为刀盘3的直径,刀盘3的转速和进给速度比例调整为1:10,此时的刀片1的刀尖和导轨为点接触;步骤三,精加工完毕后,通过检测设备对精加工后的导轨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进行测量,如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则重复步骤二进行再次加工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它包括:与机床上的拉钉固定在一起的刀柄(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刀片(1),刀座(2)和刀盘(3),所述的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刀座(2)固定在刀盘(3)上,刀盘(3)通过螺钉与刀柄(4)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刀座(2)上设有倾斜面(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它包括:与机床上的拉钉固定在一起的刀柄(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刀片(1),刀座(2)和刀盘(3),所述的刀片(1)安装在刀座(2)上,刀座(2)固定在刀盘(3)上,刀盘(3)通过螺钉与刀柄(4)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刀座(2)上设有倾斜面(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铣削代磨削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21)的倾斜角度为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火光冯学仙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固耐重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