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044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内层的且呈截面呈圆柱状的待加热处理工件,包覆于待加热处理工件外周的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以及包围设置于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电磁感应加热框架包括呈回字形盘绕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沿着待加热处理工件的轴向等间距平行排布的若干个布线骨架,位于布线骨架的端部以连接相邻两个布线骨架的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在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边缘连接片,在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边缘连接片;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实现对待加热处理工件的整体、均匀、充分的加热,从而保证加热充分、稳定、且完全。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待加热处理工件的加热工作往往包括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将工件置于加热炉中,通过加热炉整体包围待加热工件的方式,实现对待加热工件的加热效果,然而该种加热方式对环境及设备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安装场地环境的需求,同时需要对待加热处理工件设置专用的传送通道及旋转装置以实现受热均匀;其中另一种方式为采用点加热或面加热方式,将其置于待加热工件的一侧并保持待加热处理工件旋转以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是该种加热方式往往加热稳定性差,且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待加热工件处于旋转状态中,因而加热效果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内层的且呈截面呈圆柱状的待加热处理工件,包覆于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外周的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以及包围设置于所述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框架包括呈回字形盘绕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的轴向等间距平行排布的若干个布线骨架,位于所述布线骨架的端部以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布线骨架的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在所述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边缘连接片,在所述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边缘连接片。进一步地,所述布线骨架包括布线骨架本体,设置于所述布线骨架本体两端且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的轴向延伸的骨架第一安装孔,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的轴向等间距排布的若干个且朝向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的径向向内延伸的骨架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骨架第二安装孔后实现与待加热处理工件的连接,以及在相邻的2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开设的若干个用于放置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布线槽,所述布线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的径向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连接片包括内侧连接片本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内侧连接片本体两端的内侧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连接片包括外侧连接片本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外侧连接片本体两端的外侧连接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外侧连接孔、内侧连接孔、以及骨架第一安装孔后以安装形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框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连接片包括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开设于所述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一端的一个第一边缘第一连接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另一端的多个第一边缘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边缘第一连接孔、内侧连接孔、以及骨架第一安装孔后实现第一边缘连接片、内侧连接片、以及布线骨架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片包括第二边缘连接片本体,开设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片本体一端的一个第二边缘第一连接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片本体另一端的多个第二边缘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外侧连接孔、第二边缘第一连接孔、以及骨架第一安装孔后实现内侧连接片、第二边缘连接片、以及布线骨架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布线槽设置为圆弧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连接片和外侧连接片设置有长度不同的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连接片、外侧连接片、第一边缘连接片,以及第二边缘连接片的两端设置为圆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连接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连接片的长度,且所述第一边缘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第二连接孔的数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电磁感应加热框架包围设置于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从而能够将电磁感应加热框架完全包覆且贴紧于待加热处理工件的外周,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实现对待加热处理工件的整体、均匀、充分的加热,从而保证加热充分、稳定、且完全。(2)通过布线骨架与内侧连接片、外侧连接片、第一边缘连接片、第二边缘连接片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可以根据加热区域的整体加热需求,将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盘绕成不同尺寸、密度、及长度的回字形结构,从而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不同的加热区域需求。(3)通过第一边缘连接片和第二边缘连接片的设置,使得相邻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连接,连接方便且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加热区域的加热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布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内侧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外侧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第一边缘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第二边缘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7所示,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内层的且呈截面呈圆柱状的待加热处理工件3,包覆于待加热处理工件3外周的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以及包围设置于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其特征在于: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包括呈回字形盘绕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1,沿着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等间距平行排布的若干个布线骨架1-2,位于布线骨架1-2的端部以连接相邻两个布线骨架1-2的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在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边缘连接片1-5,在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边缘连接片1-6。具体地,布线骨架1-2包括布线骨架本体1-21,设置于布线骨架本体1-21两端且沿着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延伸的骨架第一安装孔1-22,沿着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等间距排布的若干个且朝向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径向向内延伸的骨架第二安装孔1-23,第一连接件穿过骨架第二安装孔1-23后实现与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连接,以及在相邻的2个第二安装孔1-23之间开设的若干个用于放置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1的布线槽1-24,布线槽1-24的开口方向朝向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径向内部。具体地,内侧连接片1-3包括内侧连接片本体1-31以及开设于内侧连接片本体1-31两端的内侧连接孔1-32。具体地,外侧连接片1-4包括外侧连接片本体1-41以及开设于外侧连接片本体1-41两端的外侧连接孔1-42,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外侧连接孔1-42、内侧连接孔1-32、以及骨架第一安装孔1-22后以安装形成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具体地,第一边缘连接片1-5包括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1-51,开设于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1-51一端的一个第一边缘第一连接孔1-52,以及开设于第一边缘连接片本体1-51另一端的多个第一边缘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内层的且呈截面呈圆柱状的待加热处理工件(3),包覆于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外周的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以及包围设置于所述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包括呈回字形盘绕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1),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等间距平行排布的若干个布线骨架(1-2),位于所述布线骨架(1-2)的端部以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布线骨架(1-2)的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在所述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边缘连接片(1-5),在所述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边缘连接片(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内层的且呈截面呈圆柱状的待加热处理工件(3),包覆于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外周的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以及包围设置于所述非金属耐高温隔热材料(2)外周且整体呈圆环状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框架(1)包括呈回字形盘绕排布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1),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等间距平行排布的若干个布线骨架(1-2),位于所述布线骨架(1-2)的端部以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布线骨架(1-2)的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在所述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边缘连接片(1-5),在所述内侧连接片(1-3)和外侧连接片(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边缘连接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骨架(1-2)包括布线骨架本体(1-21),设置于所述布线骨架本体(1-21)两端且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延伸的骨架第一安装孔(1-22),沿着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轴向等间距排布的若干个且朝向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径向向内延伸的骨架第二安装孔(1-23),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骨架第二安装孔(1-23)后实现与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连接,以及在相邻的2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23)之间开设的若干个用于放置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1)的布线槽(1-24),所述布线槽(1-24)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待加热处理工件(3)的径向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连接片(1-3)包括内侧连接片本体(1-31)以及开设于所述内侧连接片本体(1-31)两端的内侧连接孔(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连接片(1-4)包括外侧连接片本体(1-41)以及开设于所述外侧连接片本体(1-41)两端的外侧连接孔(1-42),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外侧连接孔(1-42)、内侧连接孔(1-3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富江郑苏雄毛昀袁立建袁铮缪雨彬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沅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