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0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包括导体组件、壳体组件、和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组件包括一组导体,每个导体均为L型结构,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焊接而成,竖向部分末端为导体进线桩头,一组导体的进线桩头呈左右分相排列布置,每相进线桩头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互平行,相与相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时只需要连接竖排就能完成连接,由于连接排比较短,连接强度好,连接工作量也小,从而提高连接质量和工作效率。

A start unit with parallel phase bus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尤其涉及配电设备的始端连接单元,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
技术介绍
在母线槽输电系统中,变压器低压侧需要母线槽始端单元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进行电气和机械连接。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母线槽垂直弯(或水平弯)始端单元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进行连接。如图1、图2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图2中,变压器低压侧PE相出线桩头1、C相出线桩头2、B相出线桩头3、A相出线桩头4、N相出线桩头5为左右分相排列布置,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PE相进线桩头26、C相进线桩头27、B相进线桩头28、A相进线桩头29、N相进线桩头30为前后分相排列布置,由于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进线桩头左右位置不能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全部对齐,连接时需要使用连接横排22-25和连接竖排17-21,可以看出,连接排数量较多,连接机械强度差,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连接时,连接排数量多,连接机械强度差,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一种改进型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以提高连接机械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包括导体组件、壳体组件、和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组件包括一组导体,每个导体均为L型结构,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焊接而成,竖向部分末端为导体进线桩头,一组导体的进线桩头呈左右分相排列布置,每相进线桩头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互平行,相与相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相同;所述的壳体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侧板、外侧板、左封板、接头侧板和四个堵头,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前后位置,上下盖板与内外侧板形成用于安装导体组件的容腔,四个堵头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左封板和接头侧板位于容腔的两端。本技术的一种带平行相位始端母线槽,进线桩头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互平行,进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相同,每相出线桩头和进线桩头左右对齐,连接时只需要连接竖排就能完成连接,由于连接排比较短,连接强度好,连接工作量也小,从而提高连接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一组导体包括PE导体、C相导体、B相导体、A相导体和N相导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导体的横向部分靠近接头位置呈用以实现与连接器单元连接的Z型弯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导体的进线桩头部分设计有一组长腰孔,长腰孔用于和连接竖排的连接,A、B、C、N相导体密集部分均包敷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用以实现导体相与相及相与外壳之间的绝缘。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截面相同且为H型结构,上盖板和下盖板两头分别设计二个圆孔,圆孔用以安装堵头,下盖板表面设计有长方形孔,长方形孔用以实现导体组件每一相进线桩头从长方孔中穿出下盖板,内侧板和外侧板截面相同且为U型结构,上下盖板与内外侧板采用铆钉连接,四个堵头通过内六角螺钉和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堵头表面设计有一组大螺孔和一组小螺孔,大螺孔用于堵头与盖板的连接,小螺孔用于连接左封板接和接头侧板,左封板位于盖板和侧板左端面,左封板通过法兰螺钉和堵头小螺孔连接,两件接头侧板位于盖板和侧板右端面,接头侧板通过法兰螺钉和堵头小螺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导体组件左侧还设有一组绝缘板,用以增加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导体组件和上盖板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保护垫,以防止导体组件圆弧面和盖板内表面之间直接接触,起保护导体组件作用。所述的连接器单元位于导体组件最右侧,连接器单元为通用件,设计有不同的电流规格,主要完成母线槽接头的连接,以达到电能向外传输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始端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始端单元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的轴测图。图4是图3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I位置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的A-A剖视图。图8是导体组件主视图。图9是图8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轴测图。图中,1为PE相出线桩头、2为C相出线桩头、3为B相出线桩头、4为A相出线桩头、5为N相出线桩头、6为PE相连接竖排、7为C相连接竖排、8为B相连接竖排、9为A相连接竖排、10为N相连接竖排、11为PE相进线桩头、12为C相进线桩头、13为B相进线桩头、14为A相进线桩头、15为N相进线桩头、16为螺栓紧固件、17为PE相连接竖排、18为C相连接竖排、19为B相连接竖排、20为A相连接竖排、21为N相连接竖排、22为PE相连接横排、23为C相连接横排、24为A相连接横排、25为N相连接横排、26为PE相进线桩头、27为C相进线桩头、28为B相进线桩头、29为A相进线桩头、30为N相进线桩头、31为上盖板、32为内侧板、33为下盖板、34为铆钉、35为堵头、36为外侧板、37为保护垫、38为左封板、39为法盖螺钉、40为绝缘板、41为接头侧板、42为连接器单元、43为内六角螺钉、44为PE相导体、45为C相导体、46为B相导体、47为A相导体、48为N相导体、49为绝缘材料、50为PE相进线桩头、51为C相进线桩头、52为B相进线桩头、53为A相进线桩头、54为N相进线桩头、55为长腰孔、56为小螺孔、57为长方孔、58为内表面、59为外表面、60为大螺孔、61为连接处、62为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为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垂直弯始端单元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其缺陷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3至图9,本技术的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包括导体组件、壳体组件、绝缘板40、保护垫37、连接器单元42和紧固件组成。所述的导体组件由PE导体44、C相导体45、B相导体46、A相导体47、N相导体48和绝缘材料49组成,每个导体均呈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其连接处61采用氩弧焊工艺焊接而成,焊接质量稳定可靠,以达到导体满载输电的目的,导体的横向部分靠近接头位置采用拍弯成型Z型的结构,Z型结构用以实现与连接器单元42的连接,竖向进线桩头部分设计有一组长腰孔55,长腰孔用于和连接竖排6~10的连接,A、B、C、N相导体密集部分均包敷绝缘材料49,绝缘材料49用以实现导体相与相及相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所述的导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进线桩头50~54为左右分相排列布置,进线桩头50~54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1~5相互平行,相与相之间距离L1、L2、L3、L4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L1’、L2’、L3’、L4’相同,以方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包括导体组件、壳体组件和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组件包括一组导体,每个导体均为L型结构,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焊接而成,竖向部分末端为导体进线桩头,一组导体的进线桩头呈左右分相排列布置,每相进线桩头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互平行,相与相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相同;所述的壳体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侧板、外侧板、左封板、接头侧板和四个堵头,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前后位置,上下盖板与内外侧板形成用于安装导体组件的容腔,四个堵头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左封板和接头侧板位于容腔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包括导体组件、壳体组件和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组件包括一组导体,每个导体均为L型结构,由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焊接而成,竖向部分末端为导体进线桩头,一组导体的进线桩头呈左右分相排列布置,每相进线桩头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互平行,相与相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低压出线桩头相与相之间距离相同;所述的壳体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侧板、外侧板、左封板、接头侧板和四个堵头,内侧板、外侧板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内表面前后位置,上下盖板与内外侧板形成用于安装导体组件的容腔,四个堵头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左封板和接头侧板位于容腔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导体包括PE导体、C相导体、B相导体、A相导体和N相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导体的横向部分靠近接头位置呈用以实现与连接器单元连接的Z型弯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平行相位母线槽始端单元,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芳汪海祥顾侃柴骅李君莫愁葛扬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纳伏尔母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