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7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属于电缆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壳体、导向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第一槽轮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槽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刀片槽和压刀器,所述刀片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所述压刀器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的螺杆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支撑架上的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切口连续,剥皮省力,效率高。

A cable pe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去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处理
,具体是一种电缆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电缆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因施工过程中电缆往往需要连接,继而电缆去皮装置也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机械式、热-机械式、化学式和激光式去皮装置。其中机械式较便宜,适用范围较广,后三种虽效果略好,但相对昂贵,且携带不便。且手动机械式去皮装置一般加工直径范围窄,有改进的技术设计出可适用几种直径电缆去皮的装置,但很多场合仍不能使用。公告号为CN2079103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包括机壳、电缆定位装置、切割装置,所述机壳底部四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缆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第三定位螺栓、第四定位螺栓,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位于机壳的左侧,第三定位螺栓和第四定位螺栓位于机壳的右侧,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夹刀器、刀片、压刀器、刀片槽,刀片槽位于机壳顶部的中心位置,刀片槽的一端处安装有夹刀器,刀片通过夹刀螺丝安装在夹刀器上,刀片槽中部位置安装有压刀器,压刀器上安装有压刀螺丝。本技术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通过在机壳上设置电缆定位装置和切割装置,实现对电缆的精确定位和准确切割,可以很灵活、方便的对电缆进行去皮。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只能在电缆表皮上切出一条缝,剥皮不够方便;2.电缆通过四个定位螺栓固定,拉出较困难;3.电缆弯曲处存在切割不到位的情况,影响电缆剥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能够保证电缆切口连续,剥皮省力,使用方便的电缆去皮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包括底板、壳体、导向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第一槽轮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槽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刀片槽和压刀器,所述刀片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所述压刀器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的螺杆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支撑架上的螺杆。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槽轮的上部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两个螺栓,所述顶板上设置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栓均套设压簧,两个所述螺栓上端分别穿过所述螺孔,并且通过螺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设置供所述刀片插入的切口。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外端均设置挡块,所述刀片的两侧均设置挡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电缆去皮装置,导向机构将电缆校直、固定,壳体两侧的切割机构调节至刀片与电缆绝缘皮接触,然后拉动电缆即可在电缆两侧切出两条开口,方便后续剥皮;导向机构包括两对上下对应的槽轮,在拉动过程中,非常省力,而且能够减少电缆外层摩损;切割机构的刀片安装于两个槽体之间,拧动所述螺杆,使得螺杆端部推动筒体内的弹簧,进而推动刀片与电缆接触,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得刀片与电缆能够保证持续接触,从而解决了电缆弯曲处切割不到位的问题。另外,导向机构的两个第二槽轮上部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均套设压簧,两个所述螺栓上端分别穿过所述螺孔,并且通过螺母固定,实现了第二槽轮位置的调节功能,在电缆放置在两个第一槽轮上后,通过拧动两个螺母,使两个第二槽轮位置下移,将电缆固定,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剥皮操作。另外,筒体上设置供刀片插入的切口,刀片安装两个槽体之间时,刀片的中部位于切口内部,一方面,能够使筒体内的弹簧与刀片保持稳定接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刀片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底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便于将电缆去皮装置安装在支架或者其他设备上使用;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外端均设置挡块,刀片的两侧均设置挡片,刀片在两个槽体内滑动时,两端的挡片受槽体外端的挡块阻挡,使得刀片不会从槽体内滑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壳体,3-第一槽轮,4-第二槽轮,5-刀片,6-第一槽体,7-第二槽体,8-筒体,9-弹簧,10-螺杆支撑架,11-螺杆,12-固定板,13-螺栓,14-压簧,15-螺母,16-切口,17-安装孔,18-挡块,19-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包括底板1、壳体2、导向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所述壳体2,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第一槽轮3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槽轮4,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5、刀片槽和压刀器,所述刀片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的第一槽体6和第二槽体7,所述刀片5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6和第二槽体7之间,所述压刀器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筒体8,设置在所述筒体8内的弹簧9,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的螺杆支撑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支撑架10上的螺杆11。具体地,所述第一槽体6和所述第二槽体7结构相同,槽口相对,两个所述第二槽轮4的上部通过固定板12连接,所述固定板12上设置两个螺栓13,所述顶板上设置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栓13均套设压簧14,两个所述螺栓13上端分别穿过所述螺孔,并且通过螺母15固定,所述筒体8上设置供所述刀片5插入的切口16,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17。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去皮装置,用于电缆连接时端部去皮操作,使用时,将电缆去皮装置通过四个安装孔固定在支架上,也可以单独使用,将电缆穿入所述壳体内一定距离,具体以电缆需要去皮的距离为准,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槽轮上,通过拧松两个所述螺母,使两个所述第二槽轮下降,与电缆接触,起到导向、固定的作用,然后,拧动所述壳体两侧的螺杆,使两个刀片均与电缆绝缘皮接触,拉动电缆,即可在电缆绝缘皮上切出两条切口,然后,拧松两所述螺杆、拧紧两所述螺母,将电缆取出,操作完毕,在此过程中,通过四个槽轮和两个刀片的配合,电缆去皮非常省力方便,操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实施例二如图5~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去皮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槽体6和所述第二槽体7的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壳体、导向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第一槽轮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槽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刀片槽和压刀器,所述刀片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所述压刀器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的螺杆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支撑架上的螺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壳体、导向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和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第一槽轮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槽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刀片槽和压刀器,所述刀片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内侧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所述压刀器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的螺杆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支撑架上的螺杆。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波曲松云张娟高博崔涛卢鑫江谦王向阳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