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64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由风联箱、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混合风管段、锅炉母管组成;空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与垂直安装的冷风管段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合风管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简化系统,节约设备检修维护费用,最终实现节能降耗。2.对整个锅炉系统无影响,只是增加一次风机大约75Kw/炉(两台一次风机)的功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直流超临界锅炉上使用的设备,特别涉及一 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技术背景直流超临界锅炉的锅炉炉体为单炉膛,炉膛横断面尺寸为23m x 13.8m。锅炉整体受热面悬挂在标高86.5m的钢结构上。锅炉整体受 热面形式为"T"结构,燃烧器布置在左、右侧墙分4层共32个。 锅炉为平衡通风悬浮式燃烧,固态排渣。每台炉3个电除尘本体,共有84个灰斗(包括前置灰斗),对应 84台给料机。千除灰气力输送主系统为14条空气斜槽及对应的14 台斜槽风机及电加热器。前三电场备用系统为刮板机。斜槽配风方式 为一台风机供一条斜槽,独立运行,不影响其他斜槽运行,具有运行 方式灵活,风量及风温恒定的特点。由于每台炉有14台斜槽风机及 其电加热运行,每台斜槽风机的功率为7.5kW,电加热器的功率为 30kW,耗电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 供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该装置充分利用锅炉炉顶热能和锅炉风机 的裕量,由锅炉一次风的冷热风进行配风后取代斜槽风机及电加热 器,从而简化了整个系统,节约设备检修维护费用,最终实现节能降 耗,降低厂用电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风联箱、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混合风管段、锅炉母 管组成;空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 与垂直安装的冷风管段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 合风管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相通。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上述锅炉母管上设有温度和压力检测点,在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的 两端装有手动蝶阀和压力表。上述热风管路上安装金属膨胀节和手动蝶阀。上述混合风管段上安装电动蝶阀,其冷风管段上安装金属膨胀节 和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管路通过法兰连接。上述热风管路、冷风管路和混合风管外包保温层。 上述保温层在复合硅酸铝保温棉外部包镀锌板,其中,热风管段保温棉厚度200咖,冷风及混合风管段保温棉厚度50mm。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 本设计充分利用锅炉炉顶热能和锅炉风机的裕量,锅炉一次风 的冷热风进行配风后取代斜槽风机及电加热器,简化系统,节约设备检 修维护费用,最终实现节能降耗。如果机组运行时间按7000h/年,电价 按0. 3元/度电计,每年节约耗功约208. 6万度电/年。单台锅炉节约费 用约62.58万元/年(不计设备维护等费用)。2、 对于整体锅炉系统无影响,只是增加--次风机大约75Kw/炉(两 台--次风机)的功率。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热风管路、冷风管路和混合风管外包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 一种空气斜槽配风系统,由风联箱1、热风取 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2、混合风管段3、锅炉母管4组成;空 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5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与垂直安 装的冷风管段6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合风管 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7相通,在锅炉母管上设有温度检测点 8和压力检测点9,在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的两端装有手动蝶阀10和压 力表11。上述热风管路上安装金属膨胀节12和手动蝶阀13。上述混 合风管段上安装电动蝶阀14,其冷风管段上安装金属膨胀节15和电 动蝶阀16,电动蝶阀与管路通过法兰连接。上述热风管路、冷风管 路和混合风管外包保温层。上述保温层是在复合硅酸铝保温棉19 外部包镀锌板20,其中,热风管段保温棉厚度200ram,冷风及混合风 管段保温棉厚度50ram。本技术的空气斜槽风源冷风取自一次风机出口联箱(50° C 左右),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W2空气预热器出口西侧19米位置(此处 为空预器空气侧热交换即将终止部位,此处风源粉尘含量最低,风温为 320° C),两路风源分别采取调节挡板控制取风量完成风温及风量调节。 冷热风混合后进入空气斜槽供风母管,其风温控制在80 'C左右,温度 接点引至主控室,本专利技术的管路材质选用Q235-A.F。本专利技术可同时供两 台锅炉使用。本技术可将原斜槽风机暂不取消,其原取风母管入口打堵或 安装阀门,满足斜槽风机紧急恢复备用。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风联箱、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混合风管段、锅炉母管组成;空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与垂直安装的冷风管段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合风管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锅炉母管上设有温度和压力检测点,在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的两端装 有手动蝶阀和压力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热风管路上安装金属膨胀节和手动蝶阀。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混合风管段上安装电动蝶阀,其冷风管段上安装金属膨胀节和电动 蝶阀,电动蝶阀与管路通过法兰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热风管路、冷风管路和混合风管外包保温层。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保温层在复合硅酸铝保温棉外部包镀锌板,其中,热风管段保温棉厚度200mm,冷风及混合风管段保温棉厚度50mm。专利摘要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由风联箱、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混合风管段、锅炉母管组成;空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与垂直安装的冷风管段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合风管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相通。本技术的优点是1.简化系统,节约设备检修维护费用,最终实现节能降耗。2.对整个锅炉系统无影响,只是增加一次风机大约75Kw/炉(两台一次风机)的功率。文档编号F23L1/00GK201072136SQ200720096498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吕建军, 辉 孙, 孙宝华, 孙正民, 江 张, 张清峰, 石立斌, 贺桂林, 赵俊伟 申请人: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斜槽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风联箱、热风取自锅炉一次风的空气预热器、混合风管段、锅炉母管组成;空气预热器通过热风管段与混合风管段相通,风联箱的出口与垂直安装的冷风管段连通,冷风管段的出口与混合风管段相通,混合风管段的出口与空气斜槽供风母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民贺桂林石立斌孙宝华赵俊伟张江吕建军张清峰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