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21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包括承载盒和卡板,所述承载盒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承载盒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承载盒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和限位板,且限位板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外侧,所述卡板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承载盒的顶部,且承载盒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散热翅组,所述承载盒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散热翅组的内侧,同时散热翅组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有散热扇。该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将动力电池放置在移动板上后,移动板可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在安装该装置的过程中减小动力电池的碰撞,以此对动力电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A shell for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
本技术具体涉及动力电池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外部会设有外壳,以此对动力电池起到一定的隔离和保护作用。现有的外壳在安装的过程中易导致动力电池的碰撞,从而加大动力电池的损伤,且动力电池工作时间过久时,其表面会发烫,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外壳在安装的过程中易导致动力电池的碰撞,从而加大动力电池的损伤,且动力电池工作时间过久时,其表面会发烫,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包括承载盒和卡板,所述承载盒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承载盒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承载盒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和限位板,且限位板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外侧,同时第一压缩弹簧的上侧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卡板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承载盒的顶部,且承载盒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散热翅组,所述承载盒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散热翅组的内侧,同时散热翅组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有散热扇。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承载盒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通孔内,且通孔开设在移动板上,同时限位板固定在承载盒的内底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承载盒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压缩弹簧均匀分布在承载盒与移动板之间。优选的,所述卡板卡合连接在承载盒上,且卡板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组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承载盒构成伸缩结构,且散热翅组为中空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1)将动力电池放置在移动板上后,移动板可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在安装该装置的过程中减小动力电池的碰撞,以此对动力电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放置好动力电池后,将卡板卡合放置在动力电池的顶部,且卡板的前后两侧均卡合在承载盒上,再拧紧第一螺栓,以此将卡板固定住,此时动力电池可限位在承载盒的内侧;(3)在放置动力电池的过程中,手动向外侧拉动散热扇,动力电池放置完毕后,松开散热扇,此时散热扇的内端面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在动力电池的表面,以便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处理,且热气可通过散热孔排出,同时散热扇可对散热翅组及时冷却,使得散热翅组持续发挥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盒,2、安装孔,3、散热孔,4、第一压缩弹簧,5、限位板,6、通孔,7、移动板,8、卡板,9、第一螺栓,10、散热翅组,11、第二压缩弹簧,12、散热扇,13、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根据图1所示,承载盒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且承载盒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散热孔3均匀分布在承载盒1的前后两侧,热气可通过散热孔3及时的排出,以此达到散热通风的目的。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承载盒1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4和限位板5,且限位板5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外侧,同时第一压缩弹簧4的上侧与移动板7相连接,限位板5滑动连接在通孔6内,且通孔6开设在移动板7上,同时限位板5固定在承载盒1的内底部,限位板5可在移动板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限位和支撑作用,限位板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5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限位板5可防止移动板7倾斜,从而使移动板7更加稳定的进行上下移动,移动板7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与承载盒1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压缩弹簧4均匀分布在承载盒1与移动板7之间,移动板7可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动力电池上下移动,以此减小动力电池与该装置之间的碰撞,从而达到保护动力电池的目的。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卡板8通过第一螺栓9螺纹连接在承载盒1的顶部,且承载盒1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散热翅组10,卡板8卡合连接在承载盒1上,且卡板8设置有两个,放置好动力电池后将卡板8卡合放置在动力电池上,再转动第一螺栓9,以此将卡板8固定住,此时动力电池被限位在卡板8与移动板7之间,从而得到更稳的固定,承载盒1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11,且第二压缩弹簧11设置在散热翅组10的内侧,同时散热翅组10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栓13螺纹连接有散热扇12,散热翅组1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1与承载盒1构成伸缩结构,且散热翅组10为中空状结构,放置完动力电池后,散热翅组10可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移动并贴合在动力电池的表面,从而方便发挥其散热作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时,接通至外部电源,首先将动力电池放置在移动板7上,且在放置移动板7的过程中向外拉动散热翅组10,当动力电池放置完成后,松开散热翅组10,此时散热翅组10可在第二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紧贴在动力电池的表面,接着拧紧第一螺栓9,以此将卡板8固定住,从而使动力电池得到更好的固定,再将该装置放置在所需地点,并通过安装孔2和外部螺栓将该装置固定住,同时在安装该装置的过程中,移动板7可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且限位板5对移动板7的上下移动起到限位和支撑作用,同时动力电池随之上下移动,以此减小碰撞,在动力电池工作的过程中,启动散热扇12,散热扇12对散热翅组10进行及时的降温,散热翅组10又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随后热气通过散热孔3排出,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更好的进行工作,工作结束后,取下第二螺栓13可将散热扇12拆卸下来,方便清理和维护,以便其下次的使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包括承载盒(1)和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盒(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且承载盒(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所述承载盒(1)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4)和限位板(5),且限位板(5)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外侧,同时第一压缩弹簧(4)的上侧与移动板(7)相连接,所述卡板(8)通过第一螺栓(9)螺纹连接在承载盒(1)的顶部,且承载盒(1)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散热翅组(10),所述承载盒(1)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11),且第二压缩弹簧(11)设置在散热翅组(10)的内侧,同时散热翅组(10)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栓(13)螺纹连接有散热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包括承载盒(1)和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盒(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且承载盒(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所述承载盒(1)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4)和限位板(5),且限位板(5)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4)的外侧,同时第一压缩弹簧(4)的上侧与移动板(7)相连接,所述卡板(8)通过第一螺栓(9)螺纹连接在承载盒(1)的顶部,且承载盒(1)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散热翅组(10),所述承载盒(1)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11),且第二压缩弹簧(11)设置在散热翅组(10)的内侧,同时散热翅组(10)的外侧通过第二螺栓(13)螺纹连接有散热扇(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3)均匀分布在承载盒(1)的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其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志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