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1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正极端的第一支架孔,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正对所述第一支架,且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负极端的第二支架孔,所述第二支架孔与第一支架孔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此前常用方式90度直角转弯的横向薄壁胶体流动方式,新方式加速了熔溶流体在模具型腔的速度,减少了流动时间和不均匀因素,同时可减少熔溶流体的快速热衰减时间和压力衰减。

A support structure of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被广泛应用,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前行业公认新能源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现阶段纯电动汽车最常用的动力电池是二次锂电池,通过不同的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组合形式将若干单个锂电池组合起来以提供电动车所需的电压和电量;目前各类动力锂电池的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标准化,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对其较为严格,要求锂电池组支架需具有固定支撑、绝缘、散热以及防震等技术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尺寸稳定、散热、绝缘性能优良的锂电池支架结构。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正极端的第一支架孔,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正对所述第一支架,且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负极端的第二支架孔,所述第二支架孔与第一支架孔一一对应;其中,多个第一支架孔之间与多个第二支架孔之间均设有凸起,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凸起与第二支架上的凸起相对一端上设有圆孔,另一端上设有菱形孔。优选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设置的菱形孔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菱形孔一端设置有高压注射口,其中,高压注射口为四个,分别均匀设置在顶部和底部两端。优选地,所述高压注射口的直径范围在1.2mm~1.5mm之间。优选地,所述凸起高度高于第一支架孔和第二支架孔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包括至少有一个单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卡扣扣合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均设有线束固定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避免了此前常用方式90度直角转弯的横向薄壁胶体流动方式,新方式加速了熔溶流体在模具型腔的速度,减少了流动时间和不均匀因素,同时可减少熔溶流体的快速热衰减时间和压力衰减,避免局部冷却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结构内部应力和形变,可以提高热传导效果,防止热量局部堆集产生气泡或高温,减小熔接线,优化成型最佳材料强度和各种机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凸起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高压注射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制作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线束固定结构;4-18650电芯;5-卡扣;6-凸起;7-第一支架孔;8-第二支架孔;9-高压注射口;10-注胶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正极端的第一支架孔7,第二支架2,所述第二支架2正对所述第一支架1,且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负极端的第二支架孔8,所述第二支架孔8与第一支架孔7一一对应;其中,多个第一支架孔7之间与多个第二支架孔8之间均设有凸起6,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凸起6与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对一端上设有圆孔,另一端上设有菱形孔。第一支架1或第二支架2上设置的菱形孔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菱形孔一端设置有高压注射口9,其中,高压注射口9为四个,分别均匀设置在顶部和底部两端。所述高压注射口9的直径范围在1.2mm~1.5mm之间。所述凸起6高度高于第一支架孔7和第二支架孔8高度。所述第一支架1或第二支架2包括至少有一个单支架。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通过卡扣5扣合相连。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顶部均设有线束固定结构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结构相同,相互对称,其中,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都由两个单支架构成,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减少或增加单支架数量,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支架孔7和第二支架孔8用来安装18650电芯4,第一支架孔7和第二支架孔8与18650电芯4相匹配,所述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通过卡扣5结构相互扣合,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的顶部均设有线束固定结构3,设置的凸起6为圆弧类结构,圆孔可用于流动走料。如图4、图5、图7所示,本技术与图5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采用进胶注塑成形结构方式,通过注胶口10注入,从高压注射口垂直进胶射入模具型腔,然后通过若干凸起6非90度直角扩散时可走快速料厚通道向别处型腔流动,以此种结构为主要走胶通道方式,来保证圆形孔穴成形优先走料,同时,高压注射口9为四个,但不仅限于四个,由于优化注塑工艺,增加本体强度的同时,可以保证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上各个不同方位的第一支架孔7或第二支2孔8的直径尺寸为φ18.65尺寸异常稳定,各个孔穴的尺寸不会忽大忽小,对于装入各种公差的电芯都有兼容,同时保证了自动化装入电芯的质量和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产能。装配时,将圆柱18650电池装入第一支架1中,将第二支架2固定在装有电池的的第一支架1上,通过卡扣5固定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本技术避免了此前常用方式90度直角转弯的横向薄壁胶体流动方式,新方式加速了熔溶流体在模具型腔的速度,减少了流动时间和不均匀因素,同时可减少熔溶流体的快速热衰减时间和压力衰减,避免局部冷却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结构内部应力和形变,可以提高热传导效果,防止热量局部堆集产生气泡或高温,减小熔接线,优化成型最佳材料强度和各种机械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正极端的第一支架孔(7),第二支架(2),所述第二支架(2)正对所述第一支架(1),且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负极端的第二支架孔(8),所述第二支架孔(8)与第一支架孔(7)一一对应;/n其中,多个第一支架孔(7)之间与多个第二支架孔(8)之间均设有凸起(6),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凸起(6)与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对一端上设有圆孔,另一端上设有菱形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正极端的第一支架孔(7),第二支架(2),所述第二支架(2)正对所述第一支架(1),且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池负极端的第二支架孔(8),所述第二支架孔(8)与第一支架孔(7)一一对应;
其中,多个第一支架孔(7)之间与多个第二支架孔(8)之间均设有凸起(6),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凸起(6)与第二支架(2)上的凸起(6)相对一端上设有圆孔,另一端上设有菱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或第二支架(2)上设置的菱形孔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菱形孔一端设置有高压注射口(9),其中,高压注射口(9)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潘俊平唐娜张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邦华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