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踢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6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踢羽绒被,其包括羽绒被本体和重力立高部分,其中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羽绒被本体的边缘,重力立高部分设有重力体,重力体能够增加羽绒被本体边缘的重量,使得羽绒被本体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不易被踢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羽绒被在用户睡眠的过程中不易被踢开,从而减少由于踢被而导致的感冒、生病等现象的发生。

A kind of kickproof duv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踢羽绒被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来说涉及一种防踢羽绒被。
技术介绍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其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汗性及保暖性,集中了轻、柔、软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现有羽绒被由于重量较轻,加之部分用户在熟睡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翻身、卷被子等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乱动行为,因此现有羽绒极易在用户睡眠过程中被踢开,造成用户部分身体外露在羽绒被外,外露的身体部分在深夜时体温会降低,严重时有可能还会引起感冒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踢羽绒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羽绒被在用户睡眠的过程中不易被踢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踢羽绒被,其包括:羽绒被本体和重力立高部分,其中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边缘,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有重力体。所述重力体能够增加所述羽绒被本体边缘的重量,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不易被踢开。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羽绒被本体为矩形,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三条边,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覆盖在人体上半身的部分不会对人体造成压迫感。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羽绒被本体包括羽绒和羽绒包覆面料,其中所述羽绒包覆面料包覆在所述羽绒外层。优选地,所述羽绒包覆面料经过绗缝线处理,形成若干个绗缝格子,所述羽绒被填充在所述绗缝格子内,所述绗缝格子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使得绒朵均匀分布,避免绒朵的移位。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还包括重力体包覆面料,所述重力体包覆面料包覆在所述重力体的外层。优选地,所述重力体为重力玻璃珠。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留了所述羽绒被本体轻盈、柔软的基础上,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边缘设置所述重力体,所述重力体具有一定的重量,能有效增加所述羽绒被本体三边的重量,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不易被踢开。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进一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踢羽绒被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踢羽绒被的截面示意图;图中:羽绒被本体1;重力立高部分2;羽绒3;羽绒包覆面料4;绗缝线5;绗缝格子6;上半身覆盖边7;重力体包覆面料8;重力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参看附图之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踢羽绒被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包括羽绒被本体1和重力立高部分2,其中所述重力立高部分2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1的边缘,所述重力立高部分2设有重力体9。所述重力体9能够增加所述羽绒被本体1边缘的重量,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1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不易被踢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羽绒被本体1为矩形,所述重力立高部分2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1的三条边,在上半身覆盖边7不设有所述重力立高部分2。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1覆盖在人体上半身的部分不会对人体造成压迫感。具体地来说,所述羽绒被本体1包括羽绒3和羽绒包覆面料4,其中所述羽绒包覆面料4包覆在所述羽绒3外层。优选地,所述羽绒包覆面料4经过绗缝线5处理,形成若干个绗缝格子6,所述羽绒3被均匀填充在各个所述绗缝格子6内,所述绗缝格子6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使得绒朵均匀分布,避免绒朵的移位。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绗缝格子6的数量在本技术中不受限制,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绗缝格子6的数量为56个。进一步地,所述重力立高部分2还包括重力体包覆面料8,所述重力体包覆面料8包覆在所述重力体9的外层。优选地,所述重力体9为重力玻璃珠。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踢羽绒被在保留了所述羽绒被本体1轻盈、柔软的基础上,在所述羽绒被本体1的边缘设置所述重力体9,所述重力体9具有一定的重量,能有效增加所述羽绒被本体1三边的重量,使得所述羽绒被本体1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不易被踢开,从而减少由于踢被而导致的感冒、生病等现象的发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技术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踢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n羽绒被本体和重力立高部分,其中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边缘,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有重力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踢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
羽绒被本体和重力立高部分,其中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边缘,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有重力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踢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被本体为矩形,所述重力立高部分设置在所述羽绒被本体的三条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踢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被本体包括羽绒和羽绒包覆面料,其中所述羽绒包覆面料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洋家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