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29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水泵、入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中,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本申请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由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部分水,使得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时,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的水形成连续流量,不会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A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of fish tank with noise redu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鱼缸
,特别是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喜欢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养点鱼,作为观赏,增添雅兴的摆设,以提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品质。为了鱼儿的健康及观赏美观,鱼缸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鱼缸中的水经过排水管进入过滤装置进行溶氧,再由水泵通过进水管注回鱼缸内。但是,由于水流循环经过排水管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导致鱼缸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比较大的噪音,破坏安静的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结构特点决定的,因为排水管采用竖向布置的方式,水流循环时,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发出较大的噪音。所以,基于上述,目前凾需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避免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的水直接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达到降噪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鱼缸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比较大的噪音,破坏安静的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避免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的水直接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达到降噪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水泵、入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中,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通过将排水管竖向设置并贯通鱼缸底部,排水管内设置用于控制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来控制流入排水管的水与排水管内已经存在的液体之间的高度差。而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鱼缸内的最低水位,鱼缸普遍设计,排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中,并保证一定高度,同时,排水管顶面低于鱼缸内水面,使得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顶面进入排水管。当该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工作时,先使用限流装置,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顶面进入排水管,由于限流装置的作用,单位时间流出排水管的水量小于流入排水管中的水量,使得排水管里的水不会被排出去或者排出很少,而使排水管内的水被逐渐储存并填充排水管全部或大部分体积,即使排水管内预先储存部分水液;当所储存部分水液的液面靠近排水管的顶面,或与排水管的顶面齐平时,再调节限流装置,即调节排水管出口大小,使得入水管内的流量与通过限流装置的流量平衡,进而使鱼缸入水和排水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由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部分水,使得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时,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的水形成连续流量,有效减少流入的水与排水管内的液体存在高度差,而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从而有效达到了降噪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内存储的水液液面与所述排水管顶面齐平。当所述排水管内存储的水液液面与所述排水管顶面齐平时,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瞬间,即与排水管内已有的水液接触,形成连续流量,此过程不会发出声音,进而可以达到消音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流量标识部,所述流量标识部用于显示经过所述限流装置的流量。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流量标识部,根据所述流量标识部上的流量标识显示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在该条件下通过所述限流装置的流量大小,也可以更方便的将所述限流装置的流量与水泵的输出流量调节平衡,进而使鱼缸入水和排水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由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部分水,使得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时,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的水形成连续流量,不会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阀。优选地,所述限流阀与所述排水管密封连接。所述限流阀与所述排水管密封连接,避免鱼缸排出的水从所述限流阀与所述排水管的连接处漏水,而造成排水管内预先储存的部分水液减少,影响降噪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入水管套装在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排水管侧壁上设有与入水管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限流装置上侧。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进入鱼缸,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安装入水装置,降低了鱼缸的制作成本。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由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部分水,使得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时,与排水管内预先储存的水形成连续流量,不会击打排水管侧壁或者底部,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2、本申请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鱼缸内的水从排水管上端管口进入瞬间,即与排水管内已有的水液接触,形成连续流量,此过程不会发出声音,进而可以达到消音的目的。3、本申请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所述入水管套装在所述排水管内,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进入鱼缸,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安装入水装置,降低了鱼缸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限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鱼缸,2-入水管,3-水泵,4-限流装置,41-流量标识部,5-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包括鱼缸1、水泵3、入水管2和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1中,所述排水管5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5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所述排水管5竖向设置并贯通所述鱼缸1底部,所述排水管5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5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4,在该鱼缸1水流循环系统工作时,先使用限流装置4,水流入排水管5内,由于限流装置4的作用,使得排水管5里的水不会被排出去或者排出很少,而使排水管5内的水被逐渐储存,即排水管5内会预先储存部分水液;当所储存部分水液的液面靠近排水管5的顶面,或与排水管5的顶面齐平时,再调节限流装置4,即调节排水管5出口大小,使得入水管2内的流量与通过限流装置4的流量平衡,进而使鱼缸1入水和排水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由于排水管5内预先储存部分水,使得鱼缸1内的水从排水管5上端管口进入时,与排水管5内预先储存的水形成连续流量,不会击打排水管5侧壁或者底部,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排水管5内存储的水液液面与所述排水管5顶面的距离≤50mm,其中所述排水管5顶面高于所述排水管5内存储的水液液面。当所述水液的液面与排水管5顶面的距离≤50mm时,鱼缸1内的水从排水管5上端管口进入,到达排水管5内已有液面的高度≤50mm,此时声音很小,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水泵、入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流量标识部,所述流量标识部用于显示经过所述限流装置的流量,所述排水管内存储的水液液面与所述排水管顶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统,包括鱼缸、水泵、入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鱼缸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排出水流量大小的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上设有流量标识部,所述流量标识部用于显示经过所述限流装置的流量,所述排水管内存储的水液液面与所述排水管顶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降噪功能的鱼缸水流循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拓水族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