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18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盛种箱,盛种箱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两列方形的漏种孔,机架分别在两列所述漏种孔的下方可转动的设置有转轴,转轴均设置有与各列所述漏种孔一一对应的导种轮,导种轮的外壁上均均匀密布的开设有截面为椭圆形且轮廓大于种子轮廓的接种槽,导种轮的外部均设置有漏种斗,漏种斗与盛种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漏种斗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种速度均匀;通过相互交错布置的两组开沟器实现了宽幅播种,不仅能够提高播种效率,并利用边行优势利于小麦的生长分叶和光合作用,安装杆在机架上的高度可以调节,能够根据地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A new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播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播种机。
技术介绍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广阔,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相应的小麦播种机械来适应大面积种植小麦的需要。现有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幅度较窄,播种效率低,难以适应大面积种植小麦的需要。而且窄幅播种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分叶和光合作用,透风性能欠佳影响作物产量。不同的土地情况对小麦的播种深度要求不同,而现有的小麦播种机播种深度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的播种深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播种机,解决现有小麦播种机大部分为窄幅播种播种效率低、不利于小麦生长,且播种深度单一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播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盛种箱,所述盛种箱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两列方形的漏种孔,所述机架分别在两列所述漏种孔的下方可转动的设置有转轴,各所述转轴均设置有与各列所述漏种孔一一对应的导种轮,各所述导种轮的外壁上均匀密布的开设有截面为椭圆形且轮廓大于种子轮廓的接种槽,各所述导种轮的外部均设置有漏种斗,各所述漏种斗与所述盛种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各所述漏种斗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拖拉机相连接的悬挂架;所述机架的下部高度可调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所述漏种斗一一对应的接种斗,且两个安装杆上的接种斗前后交错布置;各所述接种斗的上部通过导种管与相对应的所述漏种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种管为波纹软管,各所接种斗的下端通过两根并列设置的播种管与开沟器上端的后部相连通,所述开沟器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机架的两侧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中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与设置于两个所述转轴端部的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部两端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开设有多个调节孔,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调节孔大小相同的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盛种箱的两侧壁的下部在分别对应各漏种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水平部与所述插槽相适配且可移动的插装于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调整板竖直部的中间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杆在所述调整板竖直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盛种箱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部在所述开沟器的前方均匀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松土盘。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部在所述开沟器的后方可转动的设置有外周壁为波浪状的镇压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开设有接种槽的导种轮进行将种子由盛种箱导入漏种斗内,导种速度均匀;通过相互交错布置的两组开沟器,使播种幅度能够达到10cm左右,实现了宽幅播种,不仅能够提高播种效率,而且能够将种子分散开来,使小麦过程中通风性能良好,利于生长分叶和光合作用。另外,本技术的安装杆在机架上的高度可以调节,能够根据地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盛种箱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盛种箱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开沟器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调节孔;2、盛种箱;2-1、漏种孔;2-2、插槽;3、转轴;4、导种轮;4-1、接种槽;5、漏种斗;6、悬挂架;7、安装杆;8、接种斗;9、导种管;10、播种管;11、开沟器;12、挡板;13、支撑轮;14、第一链轮;15、传动链;16、第二链轮;17、紧固螺栓组;18、调整板;19、螺杆;20、限位板;21、操作手柄;22、松土盘;23、镇压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播种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方安装有盛种箱2,所述盛种箱2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两列方形的漏种孔2-1。并且,所述盛种箱2的两侧壁的下部在分别对应各漏种孔2-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插槽2-2,各所述插槽2-2内均安装有截面为L形的调整板18,所述调整板18与所述插槽2-2相适配且可移动的插装于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调整板18竖直部的中间开设有供螺杆19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杆19在所述调整板18竖直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板20,所述螺杆19的一端与所述盛种箱2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21。所述机架1分别在两列所述漏种孔2-1的下方可转动的安装有转轴3,各所述转轴3均固定安装有与各列所述漏种孔2-1一一对应的导种轮4,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壁上均匀密布的开设有截面为椭圆形且轮廓大于种子轮廓的接种槽4-1,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部均安装有漏种斗5,各所述漏种斗5的上部与所述盛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各所述漏种斗5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中部对称安装有悬挂架6,所述悬挂架6用于与牵引播种机运动的拖拉机相连接。所述机架1的下部高度可调的安装有两个安装杆7,具体的,所述机架1的下部两端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开设有多个调节孔1-1,两个所述安装杆7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调节孔1-1大小相同的通孔,当将两个安装杆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将紧固螺栓组17的螺栓部位穿过机架的调节孔以及两个安装杆上的通孔,然后拧紧紧固螺栓组17的螺母部位,实现安装杆与机架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杆7上安装有多个与各所述漏种斗5一一对应的接种斗8,且两个安装杆7上的接种斗8前后交错布置。各所述接种斗8的上部通过导种管9与相对应的所述漏种斗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种管9为波纹软管,且长度大于漏种斗5与接种斗8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安装杆的调节高度。各所接种斗8的下端通过两根并列设置的播种管10与开沟器11上端的后部相连通,所述开沟器1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具有一定的弧度且底部与开沟器的底部相齐平,以实现分种和刮平播种前土壤的作用。所述机架1的两侧可转动的安装有支撑轮13,所述支撑轮13的中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14,所述第一链轮14通过传动链15与设置于两个所述转轴3端部的第二链轮16传动连接,当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进时,支撑轮转动,通过链轮链条的驱动作用,从而带动转轴及转轴上的导种轮转动,将盛种箱内的种子转移到漏种都内。所述机架1的下部在所述开沟器11的前方(即机架设置有牵引架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松土盘22,松土盘能够对开沟播种前的土壤进行翻松,以减小开沟器行进时的阻力。所述机架1的下部在所述开沟器11的后方可转动的安装有镇压辊23,所述镇压辊23的外周壁为波浪状,有利于将土壤埋向播种沟并压实。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n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盛种箱(2),所述盛种箱(2)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两列方形的漏种孔(2-1),所述机架(1)分别在两列所述漏种孔(2-1)的下方可转动的设置有转轴(3),各所述转轴(3)均设置有与各列所述漏种孔(2-1)一一对应的导种轮(4),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壁上均匀密布的开设有截面为椭圆形且轮廓大于种子轮廓的接种槽(4-1),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部均设置有漏种斗(5),各所述漏种斗(5)与所述盛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各所述漏种斗(5)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n所述机架(1)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拖拉机相连接的悬挂架(6);/n所述机架(1)的下部高度可调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杆(7),两个所述安装杆(7)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所述漏种斗(5)一一对应的接种斗(8),且两个安装杆(7)上的接种斗(8)前后交错布置;各所述接种斗(8)的上部通过导种管(9)与相对应的所述漏种斗(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种管(9)为波纹软管,各所接种斗(8)的下端通过两根并列设置的播种管(10)与开沟器(11)上端的后部相连通,所述开沟器(1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挡板(12);/n所述机架(1)的两侧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轮(13),所述支撑轮(13)的中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4),所述第一链轮(14)通过传动链(15)与设置于两个所述转轴(3)端部的第二链轮(16)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盛种箱(2),所述盛种箱(2)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两列方形的漏种孔(2-1),所述机架(1)分别在两列所述漏种孔(2-1)的下方可转动的设置有转轴(3),各所述转轴(3)均设置有与各列所述漏种孔(2-1)一一对应的导种轮(4),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壁上均匀密布的开设有截面为椭圆形且轮廓大于种子轮廓的接种槽(4-1),各所述导种轮(4)的外部均设置有漏种斗(5),各所述漏种斗(5)与所述盛种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各所述漏种斗(5)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
所述机架(1)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拖拉机相连接的悬挂架(6);
所述机架(1)的下部高度可调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杆(7),两个所述安装杆(7)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所述漏种斗(5)一一对应的接种斗(8),且两个安装杆(7)上的接种斗(8)前后交错布置;各所述接种斗(8)的上部通过导种管(9)与相对应的所述漏种斗(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种管(9)为波纹软管,各所接种斗(8)的下端通过两根并列设置的播种管(10)与开沟器(11)上端的后部相连通,所述开沟器(1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挡板(12);
所述机架(1)的两侧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轮(13),所述支撑轮(13)的中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4),所述第一链轮(14)通过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李志勇白辉刘磊全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