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17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5
一种光纤接触件,涉及光无源元器件设计领域;包括陶瓷插芯、插芯尾座、O形圈、弹簧、环、固定夹、后座、压接套和固定套;插芯尾座套装在陶瓷插芯轴向尾端的外壁;后座的轴向前端套装在插芯尾座的外壁;固定夹套装在后座的轴向前端的外壁,位于后座与插芯尾座的对接处;压接套的轴向前端套装在后座轴向尾端的外壁;环套装在插芯尾座的外壁,位于固定夹和后座的轴向前端;O形圈套装在插芯尾座轴向前端的外壁;弹簧的轴向后端与环接触;固定套套装在插芯尾座和固定夹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光纤接触件加工、装配难度大,对接受力时易产生光纤微弯等问题;简化了光纤接触件固定结构,提高了光纤连接器安装、维护效率。

A kind of optical fiber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接触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无源元器件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接触件。
技术介绍
光纤连接器是光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光无源元器件,连接器的性能对整条通信线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光纤接触件作为连接器中光传输的通道,其直接决定了连接器性能。现有的光纤接触件,由陶瓷插芯、法兰盘、弹簧、套筒、压接套组成。光缆的光纤穿过法兰盘与陶瓷插芯后端连接。固定该接触件的结构主要由前盖板、固定爪以及后盖板组成,前盖板与后盖板通过胶黏剂粘接起来,固定爪事先安装在每个接触件安装孔内。上述的光纤接触件存在以下问题:(1)零件加工难度大。套筒4端部存在一U形开槽,这不仅需要增加零件工序,也增加了零件的加工难度。套筒零件属于薄壁件,开槽会影响尺寸精度,因此零件的加工效率均有影响。(2)接触件装配难度大。在现有技术中,套筒式从光纤接触件后向前装配的。为保证套筒、法兰盘、弹簧等零件形成一个整体,在套筒装配时需要将套筒端部卷边到法兰盘前端面;零件卷边是一个特种工艺过程,在卷边过程中很多参数不可控,可能会出现套筒径向、轴向和形位公差等尺寸无法精确控制,这是该光纤接触件装配难度所在。(3)光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光缆中芳纶以及外护套均通过压接套5与套筒4的尾部压接为一体,光纤接触件对接时,陶瓷插芯与法兰盘受力向后移动,内部的光纤在法兰盘尾部和套筒尾部压接部位之间易形成微弯,影响光学性能。(4)接触件固定结构装配复杂。接触件固定结构中前盖板6与后盖板7需要通过胶黏剂粘接起来,胶黏剂固化时间较长。固定爪的安装有方向性要求,存在错装的风险,在前盖板与后盖板粘结牢固后,无法进行返修。(5)存在固定失效风险。接触件对接时受向后的压力作用,此时固定爪的卡爪前端处于悬空状态,应力过大会导致卡爪变形,存在固定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光纤接触件,解决了现有光纤接触件加工、装配难度大,对接受力时易产生光纤微弯等问题;简化了光纤接触件固定结构,提高了光纤连接器安装、维护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包括陶瓷插芯、插芯尾座、固定夹、后座、压接套和固定套;其中,陶瓷插芯为水平放置的竖直杆状结构;插芯尾座为中空套筒结构;插芯尾座套装在陶瓷插芯轴向尾端的外壁;后座为水平放置的中空套筒结构;后座的轴向前端套装在插芯尾座的外壁;固定夹为中空套筒结构;固定夹套装在后座的轴向前端的外壁,且位于后座与插芯尾座的对接处;压接套为中空套筒结构;压接套的轴向前端套装在后座轴向尾端的外壁;固定套套装在插芯尾座和固定夹的外壁。在上述一种光纤接触件,还包括O形圈、弹簧和环;其中,环套装在插芯尾座的外壁,且位于固定夹和后座的轴向前端;O形圈套装在插芯尾座轴向前端的外壁;弹簧套装在插芯尾座的外壁;且弹簧的轴向前端与插芯尾座的外壁接触;弹簧的轴向后端与环接触;O形圈、弹簧和环位于插芯尾座外壁与固定套内壁之间。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插芯尾座轴向前端的外壁设置有沟槽;沟槽为环形凹槽;O形圈套装在沟槽中;插芯尾座轴向前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实现对弹簧的轴向前端的限位;插芯尾座轴向中部外壁设置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实现对环轴向位移的限位;插芯尾座轴向后端外壁设置有第一倒角。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固定夹的轴向尾端设置有环形台阶;固定夹轴向前端侧壁均匀对称开设有4个U形槽;U形槽的轴向前端设置有环形第三台阶;第三台阶实现与环接触;环形台阶实现与后座接触。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后座的轴向前端内壁设置有第二倒角;后座的轴向中部外壁设置有第四台阶;第四台阶的轴向前端面实现与环形台阶接触;第四台阶的轴向后端面实现对压接套限位;后座轴向后端外壁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与压接套配合实现压接光缆。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第二倒角与第一倒角配合;第二倒角的第一倒角的角度均为与轴线夹角30°。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插芯尾座的轴向前端与陶瓷插芯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固定套为中空套筒结构;固定套包括前筒段、中筒段和后筒段;前筒段、中筒段和后筒段沿轴向依次连接;其中,前筒段套装在插芯尾座的轴向前端和O形圈的外壁;中筒段套装在弹簧的外壁;后筒段套装在固定夹的外壁。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前筒段与中筒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三倒角实现对插芯尾座轴向前端的导向作用和对第一台阶的限位作用;中筒段与后筒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倒角;后筒段的轴向尾端设置有第五倒角;第五倒角实现对第三台阶的导向作用;当第三台阶从第五倒角处伸入后筒段,到达第四倒角位置时,第四倒角实现对第三台阶的限位。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所述第三倒角为与水平轴线夹角25°;第四倒角为与水平轴线夹角45°;第五倒角为与水平轴线夹角3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接触件加工、装配工艺简单易操作;(2)本技术接触件对接过程光纤不会产生微弯,减少对光性能影响;(3)接触件设计有限位台阶,可在光缆受力时仍能保证接触件可靠对接;(4)本技术接触件取卸更加方便;(5)不同于固定爪结构采用悬臂支撑方式固定接触件,本接触件采用面面接触的支撑固定方式更加可靠;(6)接触件固定结构采用一体化加工方式,结构简单,减少装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纤接触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芯尾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夹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套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光纤接触件与固定套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接触件,解决了现有光纤接触件加工、装配难度大,对接受力时易产生光纤微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拉力、可拆卸的新型光纤接触件,简化了光纤接触件固定结构,提高了光纤连接器安装、维护效率。如图1所示为光纤接触件示意图,由图可知,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插芯9、插芯尾座10、O形圈11、弹簧12和环13、固定夹14、后座15、压接套16和固定套17;其中,陶瓷插芯9为水平放置的竖直杆状结构;插芯尾座10为中空套筒结构;插芯尾座10套装在陶瓷插芯9轴向尾端的外壁;后座15为水平放置的中空套筒结构;后座15的轴向前端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固定夹14为中空套筒结构;固定夹14套装在后座15的轴向前端的外壁,且位于后座15与插芯尾座10的对接处;压接套16为中空套筒结构;压接套16的轴向前端套装在后座15轴向尾端的外壁;固定套17套装在插芯尾座10和固定夹14的外壁。环13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且位于固定夹14和后座15的轴向前端;O形圈11套装在插芯尾座10轴向前端的外壁;弹簧12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且弹簧12的轴向前端与插芯尾座10的外壁接触;弹簧12的轴向后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插芯(9)、插芯尾座(10)、固定夹(14)、后座(15)、压接套(16)和固定套(17);其中,陶瓷插芯(9)为水平放置的竖直杆状结构;插芯尾座(10)为中空套筒结构;插芯尾座(10)套装在陶瓷插芯(9)轴向尾端的外壁;后座(15)为水平放置的中空套筒结构;后座(15)的轴向前端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固定夹(14)为中空套筒结构;固定夹(14)套装在后座(15)的轴向前端的外壁,且位于后座(15)与插芯尾座(10)的对接处;压接套(16)为中空套筒结构;压接套(16)的轴向前端套装在后座(15)轴向尾端的外壁;固定套(17)套装在插芯尾座(10)和固定夹(14)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插芯(9)、插芯尾座(10)、固定夹(14)、后座(15)、压接套(16)和固定套(17);其中,陶瓷插芯(9)为水平放置的竖直杆状结构;插芯尾座(10)为中空套筒结构;插芯尾座(10)套装在陶瓷插芯(9)轴向尾端的外壁;后座(15)为水平放置的中空套筒结构;后座(15)的轴向前端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固定夹(14)为中空套筒结构;固定夹(14)套装在后座(15)的轴向前端的外壁,且位于后座(15)与插芯尾座(10)的对接处;压接套(16)为中空套筒结构;压接套(16)的轴向前端套装在后座(15)轴向尾端的外壁;固定套(17)套装在插芯尾座(10)和固定夹(14)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O形圈(11)、弹簧(12)和环(13);其中,环(13)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且位于固定夹(14)和后座(15)的轴向前端;O形圈(11)套装在插芯尾座(10)轴向前端的外壁;弹簧(12)套装在插芯尾座(10)的外壁;且弹簧(12)的轴向前端与插芯尾座(10)的外壁接触;弹簧(12)的轴向后端与环(13)接触;O形圈(11)、弹簧(12)和环(13)位于插芯尾座(10)外壁与固定套(17)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尾座(10)轴向前端的外壁设置有沟槽(101);沟槽(101)为环形凹槽;O形圈(11)套装在沟槽(101)中;插芯尾座(10)轴向前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台阶(102);第一台阶(102)实现对弹簧(12)的轴向前端的限位;插芯尾座(10)轴向中部外壁设置有第二台阶(103);第二台阶(103)实现对环(13)轴向位移的限位;插芯尾座(10)轴向后端外壁设置有第一倒角(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4)的轴向尾端设置有环形台阶(143);固定夹(14)轴向前端侧壁均匀对称开设有4个U形槽(142);U形槽(142)的轴向前端设置有环形第三台阶(141);第三台阶(141)实现与环(13)接触;环形台阶(143)实现与后座(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思阳左军超朱海荣朱明媚辛建科吕伟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