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05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属于工程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无人机对工程现场进行拍摄,减少了大型设备以及人工的投入,并且通过将待测工程现场的图像输入预设神经网络,得到路径规划结果,无人机根据路径规划结果可实现自动化拍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工程现场采集的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可通过自组网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远程对工程现场进行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每个管理人员都可以将自己采集的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从而实现了信息共享,服务器还可以根据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管理人员通过服务器查询分析结果时,可以准确地对工程现场进行管理。

A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类工程从项目的前期开发到后期施工往往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变化的因素影响施工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实时关注工程现场的情况,及时作出处理。由于工程现场的设施复杂,一些设施较低,而一些设施较高,比如风力发电机有上百米高度,而普通的摄像机无法对这些较高的设施进行拍摄,如果采用直升机等大型设备进行拍摄,不仅管理的成本较高,而且在设施运行时进行拍摄可能出现安全隐患;若通过工人登高进行拍摄,则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外,由于工程现场点多面广,地域分散,因此想远程管理工程现场比较困难。再者,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分散在工程现场的不同位置,各自采集的工程现场信息不能进行互相分享,因此不能准确的掌握工程现场的详细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用于基于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终端,用于输入和查看工程信息、查看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以及与管理人员和/或施工人员进行通信;服务器,与显示屏和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并基于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生成分析结果,通过显示屏和/或终端进行展示;其中,监控设备和终端组成自组网,通过中继站向服务器上传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由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无人机体积小,可进行远程操作,因此可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地拍摄,从而减少了大型监控设备以及人工的投入,并且操作安全性较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可通过终端输入和查看工程信息、查看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从而可以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充分了解工程现场的情况,并且可以进行信息共享;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终端进行通信,从而便于管理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管理,以及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服务器可根据采集的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并通过显示屏或终端进行展示,从而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管理。监控设备和终端组成自组网,各监控设备和终端之间可进行快速组网,并可根据实际工程现场实时调整网络拓扑,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无人机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服务器结构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帽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00,监控设备100包括无人机110,无人机110用于基于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终端200,用于输入和查看工程信息、查看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以及与管理人员和/或施工人员进行通信;服务器300,与显示屏400和终端200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并基于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生成分析结果,通过显示屏400和/或终端200进行展示;其中,监控设备100和终端200组成自组网,通过中继站500向服务器300上传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具体地,实际的工程现场往往地形较为复杂,若让管理人员到工程现场进行人工监管,则管理成本较高;若采用在固定点架设监控设备100采集视频信息,则在一些特殊工程现场不能全面采集视频信息,在采集较高的建筑的视频信息时甚至还会出现安全事故。例如风力发电机组、输电塔和输电线路,在监控这些建筑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性时,不便于架设摄像机,并且如果进行人工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像风电站和升压变电站这种需要设备持续运行的区域,如果采用直升机等大型设备或者人工进行监管,操作人员和监管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监控的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无人机110对工程现场进行拍摄,由于无人机110体积小,可以远程进行操作,因此可以灵活地对工程现场的各种复杂地形和建筑进行拍摄,而不需要监管人员靠近这些建筑即可完成监管工作,从而避免了出现安全隐患,而且相对于大型的监控设备100,采用无人机110进行工程现场的监控成本很低。此外,无人机110可通过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对工程现场进行自动化拍摄,从而减轻了监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路径规划,可有效地减少无人机的行程距离,提高无人机110的续航,还提高了采集效率。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无人机110包括:机载摄像机111,用于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机载端112,用于将视频信息传输至地面;第一地面端113,用于将视频信息编码压缩;第二地面端114,用于将编码压缩后的视频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并上传至自组网或者工程现场基建部。具体地,无人机110主要由机载摄像机111、机载端112、第一地面端113和第二地面端114组成。机载摄像机111将拍摄的视频传输给机载端112,机载端112为无线传输设备,可以将视频回传至第一地面端113;第一地面端113为视频编码器,包括HDMI或SDI接口,可以将视频编码压缩后,转换为符合onvif或GB28181标准的rtsp视频流;第二地面端114为客户前置设备,可以将视频流转换成无线WIFI信号,上传至自组网,并通过中继站500上传至服务器300;或者通过无线网桥先传输至工程现场基建部,再通过工程现场基建部的有线网络上传服务器30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监控设备100还包括:远程控制设备120,用于控制无人机110的拍摄路径,以及控制无人机110搭载的摄像机拍摄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具体地,无人机操作员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120控制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基于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n终端,用于输入和查看工程信息、查看所述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以及与管理人员和/或施工人员进行通信;/n服务器,与显示屏和所述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并基于所述视频信息和所述工程信息,生成分析结果,通过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终端进行展示;/n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终端组成自组网,通过中继站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所述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基于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
终端,用于输入和查看工程信息、查看所述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以及与管理人员和/或施工人员进行通信;
服务器,与显示屏和所述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并基于所述视频信息和所述工程信息,生成分析结果,通过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终端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终端组成自组网,通过中继站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所述视频信息和工程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具体包括:
将工程现场图像样本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提取待测点特征;
将所述待测点特征输入第二神经网络,对所述第二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通过可视化工具显示训练结果;
当显示的训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时,将训练好的第二神经网络,以及所述第一神经网络作为预设神经网络;
将待测工程现场的图像输入所述预设神经网络,得到路径规划结果;
基于所述预设神经网络输出的路径规划结果,自动化采集工程现场的视频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点特征具体为待测点的轮廓特征,所述轮廓特征至少包括所述待测点的高度信息和周长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信息包括施工人员信息、合同信息、安全信息、工程进度信息、工程质量信息,以及设备状态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施工人员信息;
合同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合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安全信息;
工程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强康龙王学张巨瑞辛华车建平徐斌张存峰古金达范科董威牛诠山李军李振山明雁君胡东来杨超杨晋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