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03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包括桶体、试管架和成像系统,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和试管套,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的盲孔,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和半球形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便于清除摄像头上的水雾,便于提高图像清晰度。

A tester for measuring the freezing point of lubrica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凝点测定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
技术介绍
油产品凝点是大多数石油产品必检项目之一,凝点测定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目前市场上以手动型凝点测试仪为主,手动型操作不便,测定精确度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1821007475.3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倾点及凝点测定器,便于润滑油凝点测定。该专利中的第二壳体内具有一摄像头,用以拍摄第二壳体内的图像,但是由于测试时第二壳体内部的空间需要进行冷却降温,将降温的过程中,第二壳体内部的空间中的水分冷凝后附着在摄像头上形成一层水雾,导致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模糊,影响测试结构,该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无法清除水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便于清除摄像头上的水雾,便于提高图像清晰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和试管套,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的盲孔,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和半球形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空腔的底部,用以拍摄空腔内的图像,所述弓形刮臂安装在摄像头上,并可绕摄像头的轴线在摄像头上摆动,所述弓形刮臂具有一内弧面,该内弧面与摄像头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桶体的外周面上,且与摄像头电连接,用以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其中,所述桶体的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一用以密闭空腔的端盖。可选地,所述弓形刮臂的内弧面上安装有海绵层。可选地,所述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和伸缩杆II,所述伸缩杆II的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另一相对端与摄像头本体连接,用以推动摄像头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试管套包括套本体、轨道和去雾环,所述轨道安装在套本体上,并与套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去雾环安装在轨道上,并可沿轨道滑动,所述去雾环与轨道之间形成用以容置试管的通道,该通道与盲孔同轴设置。可选地,所述盲孔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海绵体,所述海绵体用以在试管插入盲孔时,抵压在试管的外周面上,锁紧试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包括桶体、试管架和成像系统,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和试管套,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的盲孔,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和半球形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空腔的底部,用以拍摄空腔内的图像,所述弓形刮臂安装在摄像头上,并可绕摄像头的轴线在摄像头上摆动,所述弓形刮臂具有一内弧面,该内弧面与摄像头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桶体的外周面上,且与摄像头电连接,用以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其中,所述桶体的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一用以密闭空腔的端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便于清除摄像头上的水雾,便于提高图像清晰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桶体、2-试管架、3-弓形刮臂、4-摄像头、5-试管、11-空腔、12-冷凝管、13-端盖、21-伸缩杆I、22-试管套、41-摄像头本体、42-伸缩杆II、221-套本体、222-轨道、223-去雾环、224-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11,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12,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所述压缩机在图中未画出。试管架2,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21和试管套22,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5的盲孔224,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3和半球形的摄像头4,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空腔的底部,用以拍摄空腔内的图像,所述弓形刮臂安装在摄像头上,并可绕摄像头的轴线在摄像头上摆动,所述弓形刮臂具有一内弧面,该内弧面与摄像头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桶体的外周面上,且与摄像头电连接,用以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其中,所述桶体1的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一用以密闭空腔的端盖13。所述端盖在图1中未画出。初始状态下,所述端盖13与桶体1分离,所述空腔1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试管套22位于空腔11的底部。使用时,所述伸缩杆I21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将试管套22伸出空腔,将试管插入试管套22的盲孔224中,固定试管。然后所述伸缩杆I21向下延伸,将试管套22拉回空腔中,安装上端盖13密闭空腔。这个过程中,所述试管处于水平状态。启动压缩机给空腔降温,当空腔内的温度达到实验温度后,旋转弓形刮臂,所述弓形刮臂在摄像头上摆动,擦拭摄像头,擦拭干净后,旋转试管套22,使试管倾斜至45°后静置。此时实验人员通过显示器观察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本实施例中,当空腔内的温度达到实验温度后,通过弓形刮臂擦拭摄像头,便于去除摄像头上的水雾,便于提高图像清晰度。可选地,所述弓形刮臂的内弧面上安装有海绵层。该海绵层填充在弓形刮臂和摄像头之间的空间内,并紧贴在摄像头的外周面上,便于擦拭摄像头。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必然还包括动力系统用以驱动伸缩杆I的伸缩,和驱动试管套22的旋转。例如采用气缸驱动伸缩杆I的伸缩,采用电机驱动试管套22的旋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头4包括摄像头本体41和伸缩杆II42,所述伸缩杆II的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另一相对端与摄像头本体连接,用以推动摄像头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初始状态下,伸缩摄像头本体41位于空腔的底部,当试管倾斜45°后,所述伸缩杆II42推动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桶体(1),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11),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12),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n试管架(2),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21)和试管套(22),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的盲孔(224),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n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3)和半球形的摄像头(4),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空腔的底部,用以拍摄空腔内的图像,所述弓形刮臂安装在摄像头上,并可绕摄像头的轴线在摄像头上摆动,所述弓形刮臂具有一内弧面,该内弧面与摄像头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桶体的外周面上,且与摄像头电连接,用以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n其中,所述桶体(1)的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一用以密闭空腔的端盖(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凝点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1),所述桶体具有一空腔(11),该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管(12),所述桶体的底部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与冷凝管连接,用以给空腔进行制冷降温;
试管架(2),所述试管架包括伸缩杆I(21)和试管套(22),所述试管套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伸缩杆I的顶部,另一相对端具有一用以夹持试管的盲孔(224),所述伸缩杆I固定在空腔的底部,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将试管套推出或者拉回空腔;
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弓形刮臂(3)和半球形的摄像头(4),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空腔的底部,用以拍摄空腔内的图像,所述弓形刮臂安装在摄像头上,并可绕摄像头的轴线在摄像头上摆动,所述弓形刮臂具有一内弧面,该内弧面与摄像头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桶体的外周面上,且与摄像头电连接,用以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
其中,所述桶体(1)的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一用以密闭空腔的端盖(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莱恩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