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和具有其的配电箱、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863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板和具有其的配电箱、轨道交通系统,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条,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止抵部的前部配合在所述密封条内,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后部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在位于最上方的止抵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当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配合时,第二板部的止抵部可以止抵第一板部的密封条,从而使得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的配合紧凑,而且第一引流部可以对上方的止抵部处的流体引流,使得流体无法滞留在止抵部处,降低流体进入至配电箱内部的风险,以提高盖板的使用安全性。

Cover plate and distribution box with it, rail transi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和具有其的配电箱、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和具有其的配电箱、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压配电领域中,密封技术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提高防护等级,许多结构应运而生。相关技术中,多采用在配电箱设置密封槽和密封条的结构实现密封,但在密封槽处和密封条的配合处容易存在积水残留,若积水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长时间下可能会产生渗漏现象,使箱体失去防护,从而导致安全问题。而且密封条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做任何防护处理,在打开箱盖时,密封条上的水就有可能会滴进箱体,从而影响箱体防护等级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密封性能好的盖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配电箱。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盖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止抵部的前部配合在所述密封条内,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后部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盖板,当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配合时,第二板部的止抵部可以止抵第一板部的后表面的密封条,从而使得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凑,而且第一引流部可以对上方的止抵部处的流体引流,使得流体无法滞留在止抵部处,降低流体进入至配电箱内部的风险,以提高盖板的使用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引流部的厚度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上表面构造为从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为平面、曲面和弧面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上表面构造为台阶面且在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后端敞开,所述密封条容纳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槽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两个所述第三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段的下板后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向上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在所述密封条的后侧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二引流部在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第一引流部结构相同或结构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段的上板后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密封条的后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止抵部的后部设置第三引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引流部的后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三引流部的上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板部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周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边缘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抵部的前部的前端设置有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伸入所述密封条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抵部为弯折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上述的盖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配电箱中的盖板可以对配电箱中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的积水进行引流,而且盖板的密封性好,从而防止积水流进配电箱的内部而导致配电箱中的部件损坏,提高配电箱的使用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导流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的配电箱。配电箱的密封效果好,而且配电箱的使用安全性高,更加可靠,从而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线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板部的后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板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配电箱1000、盖板100、第一板部110、密封条111、密封槽112、第一段112a、第二段112b、第三段112c、第二引流部113、第一翻边114、第二翻边115、排水槽116、第三引流部117、第三翻边118、第二板部120、开口121、止抵部1211、前部1211a、后部1211b、第四翻边1211c、第一引流部122、排水孔123、凹槽124、箱体200、合页210、导流槽2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1000的盖板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盖板100包括:第一板部110和第二板部120,第一板部110的后表面设置有密封条111,第二板部120设置有开口121,开口121的边缘设置有止抵部1211。如图3所示,止抵部1211包括前部1211a和后部1211b,止抵部1211的前部1211a配合在密封条111内,位于最上方的止抵部1211的后部1211b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一引流部122,第一引流部122在位于最上方的止抵部1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当第一板部110与第二板部120配合时,第一板部110的前端止抵密封条111,从而使得第一板部110和第二板部120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凑,密封效果更好,有效地防止配电箱1000内部进水。具体地,在上方的止抵部1211处设置有第一引流部122,第一引流部122对流体具有导向的作用,流体在第一引流部122处无法滞留,从而可以降低流体进入配电箱1000内部的风险,提升配电箱1000的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止抵部的前部配合在所述密封条内,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后部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止抵部的前部配合在所述密封条内,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后部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的厚度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上表面构造为从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为平面、曲面和弧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上表面构造为台阶面且在所述止抵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的后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后端敞开,所述密封条容纳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槽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两个所述第三段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段的下板后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密封条的后侧设置有引导流体的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二引流部在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延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维生刘亮尚小良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