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60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熔盐罐本体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间筒体,中间筒体的外围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的内壁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浮动板;使用时,加热后的熔盐先流入中间筒体内,若熔盐的体积大于中间筒体的容积,则从第一侧腔室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浮动板,存储在第一侧腔室内,第一侧腔室内盛满熔盐后,熔盐从第二侧腔室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对应的浮动板,并逐步存储在第二侧腔室内,熔盐罐本体内盛放熔盐腔体的容积随熔盐的体积变化而变化,保证熔盐始终处于密闭腔体内,减少了裸露表面,降低了散热,从而达到避免热量流失的效果。

A kind of sola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with molten salt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具体为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定日镜时刻保持追踪太阳,以获得最大太阳辐照,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至集热塔吸收器,集热塔熔盐吸热器吸热后上升至1000华氏度,被加热的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被存储下来;发电时,熔盐罐中的熔盐与水换热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发电后带余热的蒸汽被冷却后进入储水罐以备下一循环使用。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的全过程达到零排放,符合当下清洁能源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系统中,熔盐罐是一种用于储存热量的蓄能装置,其通过储存高温液体熔盐来实现热量的存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熔盐储能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目前,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厂普遍采用的熔盐罐为一砌筑的罐体机构,其顶部设置有熔盐输入通道,且其底部设置有熔盐输出通道,使用时,被加热的熔盐通过熔盐输入通道进入罐体内腔,并通过熔盐输出通道排至换热装置处。但是由于罐体内为整体空腔结构,日常光热发电厂并不能保证满负荷运行,使得循环流动的熔盐不能充满罐体内腔,熔盐表面裸露的散热面积较大,易造成热量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能够根据熔盐的体积调整熔盐罐本体内腔盛放熔盐的容积,使得熔盐始终处于密闭腔体内,解决了熔盐表面由于裸露的散热面积大,而引起的热量流失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包括熔盐罐本体,所述熔盐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熔盐输入通道,且熔盐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熔盐输出通道,所述熔盐罐本体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间筒体,所述熔盐输入通道的底端与所述中间筒体的上表面连接,且熔盐输入通道的内腔与所述中间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中间筒体的外围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所述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的横截面为同心圆环,所述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分别为底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且第一侧腔室、第二侧腔室以及中间筒体的底端开口均与熔盐罐本体连接熔盐输出通道的底槽贯通,所述第一侧腔室和第二侧腔室的内壁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浮动板。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腔室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隔板与第一侧腔室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侧腔室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室,且第一侧腔室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第一扇形浮板,所述第二侧腔室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二隔板与第二侧腔室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侧腔室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室,且第二侧腔室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第二扇形浮板。优选的,所述第二侧腔室与所述熔盐罐本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外壁腔室,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内部沿径向设置有与所述外壁腔室顶端连通的通孔,且第二隔板两侧面对应于通孔处开设有孔口。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顶端内通孔与第二侧腔室顶部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扇形浮板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外壁腔室靠近底端的内壁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环形塞体,所述环形塞体的截面呈锥台形状,且环形塞体的顶端与外壁腔室的侧壁之间为水密封结构,所述环形塞体上表面两端边缘处与外壁腔室的两侧壁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环形塞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圆环形凹槽,且环形塞体的两侧面均匀开设有与圆环形凹槽连通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熔盐罐本体内腔的底槽呈球面凹槽形状,且底槽的中心处与熔盐输出通道连通,所述熔盐罐本体底槽位于所述熔盐输出通道顶端外围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扇体,所述扇体位于所述熔盐输出通道输入端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涉及的熔盐罐本体,加热后的熔盐先通过熔盐输入通道流入中间筒体内,若熔盐的体积大于中间筒体的容积,则熔盐从第一侧腔室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浮动板,逐步存储在第一侧腔室内,第一侧腔室盛满熔盐后,熔盐又会从第二侧腔室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对应的浮动板,并逐步存储在第二侧腔室内,使得熔盐罐本体内盛放熔盐腔体的容积随熔盐的体积变化而变化,保证熔盐始终处于密闭腔体内,减少了裸露表面,降低了散热,从而达到避免热量流失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靠近顶端处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环形塞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盐罐本体;11-熔盐输入通道;12-熔盐输出通道;2-中间筒体;3-第一侧腔室;31-第一扇形浮板;32-第一隔板;4-第二侧腔室;41-第二扇形浮板;42-第二隔板;5-外壁腔室;51-环形塞体;6-扇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包括熔盐罐本体1,熔盐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熔盐输入通道11,且熔盐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熔盐输出通道12,熔盐罐本体1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间筒体2,熔盐输入通道11的底端与中间筒体2的上表面连接,且熔盐输入通道11的内腔与中间筒体2的内腔连通,中间筒体2的外围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横截面为同心圆环,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分别为底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且第一侧腔室3、第二侧腔室4以及中间筒体2的底端开口均与熔盐罐本体1连接熔盐输出通道12的底槽贯通,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内壁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浮动板;使用时,加热后的熔盐先通过熔盐输入通道11流入中间筒体2内,若熔盐的体积大于中间筒体2的容积,则熔盐从第一侧腔室3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浮动板,逐步存储在第一侧腔室3内,第一侧腔室3内盛满熔盐后,熔盐又会从第二侧腔室4的底端开口处向上顶升对应的浮动板,并逐步存储在第二侧腔室4内,使得熔盐罐本体1内盛放熔盐腔体的容积随熔盐的体积变化而变化,保证熔盐始终处于密闭腔体内,减少了裸露表面,降低了散热,从而达到避免热量流失的效果。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2,第一隔板32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隔板32与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第一隔板32将第一侧腔室3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室,且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与第一隔板32的侧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第一扇形浮板31,第二侧腔室4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2,第二隔板42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二隔板42与第二侧腔室4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第二隔板42将第二侧腔室4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包括熔盐罐本体(1),所述熔盐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熔盐输入通道(11),且熔盐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熔盐输出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罐本体(1)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间筒体(2),所述熔盐输入通道(11)的底端与所述中间筒体(2)的上表面连接,且熔盐输入通道(11)的内腔与所述中间筒体(2)的内腔连通,所述中间筒体(2)的外围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横截面为同心圆环,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分别为底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且第一侧腔室(3)、第二侧腔室(4)以及中间筒体(2)的底端开口均与熔盐罐本体(1)连接熔盐输出通道(12)的底槽贯通,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内壁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浮动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包括熔盐罐本体(1),所述熔盐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熔盐输入通道(11),且熔盐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熔盐输出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罐本体(1)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间筒体(2),所述熔盐输入通道(11)的底端与所述中间筒体(2)的上表面连接,且熔盐输入通道(11)的内腔与所述中间筒体(2)的内腔连通,所述中间筒体(2)的外围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横截面为同心圆环,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分别为底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且第一侧腔室(3)、第二侧腔室(4)以及中间筒体(2)的底端开口均与熔盐罐本体(1)连接熔盐输出通道(12)的底槽贯通,所述第一侧腔室(3)和第二侧腔室(4)的内壁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浮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盐塔式光热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2),所述第一隔板(32)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隔板(32)与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所述第一隔板(32)将所述第一侧腔室(3)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室,且第一侧腔室(3)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隔板(32)的侧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第一扇形浮板(31),所述第二侧腔室(4)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2),所述第二隔板(42)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二隔板(42)与第二侧腔室(4)的侧壁和顶板分别垂直,所述第二隔板(42)将所述第二侧腔室(4)划分为六个容积相同的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垒张运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锐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