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04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和与发光显示层层叠设置的触控层,发光显示层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器件;触控层包括多个桥接部、多个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与桥接部之间的绝缘层;其中,绝缘层为黑色遮光层。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减薄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能够减少反射,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因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已逐渐成为主流显示器。其中,主动驱动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器具有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低功耗、高色域等特性,已作为新一代显示方式,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全彩电脑等。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带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将触控显示面板分为外挂式和嵌入式两种,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又可以分为将触控电路覆盖于面板上的盒上式(OnCell)以及将触控电路内嵌在面板内的内嵌式(InCell)。随着人们对轻薄化的需求,如何能够在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前提下,尽量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减薄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能够减少反射,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和与发光显示层层叠设置的触控层,发光显示层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器件;触控层包括多个桥接部、多个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与桥接部之间的绝缘层;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纵横交错设置,在交错处第一触控电极具有断口,以供第二触控电极穿过,绝缘层为黑色遮光层,绝缘层对应断口的两侧设置有两过孔;桥接部位于绝缘层背对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一侧,且对应断口位置设置,桥接部两端分别通过两过孔连接断口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其中,绝缘层背对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一侧具有凹槽,桥接部填充于凹槽中,且表面与绝缘层齐平。其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与发光显示层层叠且与触控层同层设置的偏光部,多个偏光部分别对应多个发光器件,偏光部允许透过光线的颜色与对应的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其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发光显示层层叠设置的平坦化层,平坦化层覆盖触控层和多个偏光部,其中,平坦化层的材料为透明高分子材料。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桥接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减反射金属层、第二金属层、触控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其中,减反射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第一金属层。其中,靠近发光显示层一侧的第一金属层的折射率小于远离发光显示层一侧的第一金属层的折射率。其中,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氧化钼或氧化钼铌;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的材料为钼或钼铌合金;触控金属层的材料为铝或铝钕合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发光显示层上形成第一触控金属层,图案化第一触控金属层形成触控电极/桥接部;利用黑色遮光材料在第一触控金属层上形成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上形成过孔;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触控金属层,图案化第二触控金属层形成桥接部/触控电极。其中,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触控金属层之前还包括:在发光显示层上形成第一偏光层,图案化第一偏光层形成第一偏光部,第一偏光部对应第一发光器件;在发光显示层上形成第二偏光层,图案化第二偏光层形成第二偏光部,第二偏光部对应第二发光器件;在发光显示层上形成第三偏光层,图案化第三偏光层形成第三偏光部,第三偏光部对应第三发光器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利用黑色遮光层来制作触控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能够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遮挡覆盖金属电极,减小金属电极对光的反射,还能够吸收部分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外界环境光,进一步降低出射反射光的强度,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触控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桥接点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触控显示面板沿C-C’方向的局部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提供显示基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形成桥接部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形成绝缘层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形成偏光部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形成触控电极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形成平坦化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可用于多种显示方式,例如OLED显示、量子点显示,Micro-LED显示等。这里以AMOLED显示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显示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触控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桥接点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10和与发光显示层10层叠设置的触控层20。发光显示层10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器件110。在一实施方式中,发光显示层10具体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器件和覆盖发光器件的封装层。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像素电路阵列;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等;封装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薄膜封装层和有机薄膜封装层。本申请中对发光显示层的具体结构、材料不做限定,可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方式设置。触控层20包括多个桥接部230,多个同层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210和第二触控电极220、以及位于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与桥接部230之间的绝缘层240。其中,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纵横交错设置,在交错处第一触控电极210具有断口,以供第二触控电极220穿过。部分断口位置设置有桥接部230,以连接断口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210,绝缘层240对应断口的两侧设置有两过孔241,桥接部230位于绝缘层240背对第一触控电极210、第二触控电极220一侧,桥接部230两端分别通过两过孔241连接断口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210。其中,桥接点D间隔设置(图中横向标识为第一触控电极,纵向标识为第二触控电极,两者同层设置,不同颜色填充仅是为了区别示意桥接点的位置),桥接点的间隔约4mm。该实施方式中,绝缘层240为黑色遮光层,能够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遮挡覆盖金属电极,减小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光显示层,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器件;/n触控层,包括桥接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桥接部之间的绝缘层;/n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交错设置,在该交错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具有断口,以供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层为黑色遮光层,所述绝缘层对应所述断口的两侧设置有两过孔;所述桥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层背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侧,且对应所述断口位置设置,所述桥接部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两过孔连接断口两侧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显示层,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器件;
触控层,包括桥接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桥接部之间的绝缘层;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交错设置,在该交错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具有断口,以供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层为黑色遮光层,所述绝缘层对应所述断口的两侧设置有两过孔;所述桥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层背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侧,且对应所述断口位置设置,所述桥接部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两过孔连接断口两侧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背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一侧具有凹槽,所述桥接部填充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桥接部的表面与所述绝缘层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偏光部,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多个所述偏光部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偏光部允许透过光线的颜色与对应的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坦化层,与所述发光显示层层叠设置,并覆盖所述触控层和多个所述偏光部,其中,所述平坦化层的材料为透明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桥接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减反射金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杰蔡伟民范文志陈涛毛祖攀朱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