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及其取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8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析仪及其取料组件,该取料组件包括套管、取料机构以及弹性定位机构,套管设有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取料机构滑动性设置于套管内;弹性定位机构设于取料机构上,在取料机构滑动至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时弹性伸出并与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通过在取料机构上设置弹性定位机构,并在套管内设置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当弹性定位机构运动到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处时,弹性定位机构伸出,与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从而固定取料机构,其定位结构新颖,操作便捷。

Analyzer and its reclaim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仪及其取料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分析仪及其取料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析仪的取料组件常采用电动控制取料机构的升降以及取料机构的锁定,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路连接失败或者控制系统紊乱的情况下,会出现无法移动取料机构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取料组件,当不需移动取料机构的时候需要人为的对取料机构进行固定,由于分析仪的体积较小,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料组件以及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料组件定位复杂,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析仪的取料组件,包括:套管,设有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取料机构,滑动性设置于所述套管内;弹性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取料机构上,在所述取料机构滑动至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时弹性伸出并与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析仪,所述分析仪包括前文所述的取料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料组件通过在取料机构上设置弹性定位机构,并在套管内设置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当弹性定位机构运动到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处时,弹性定位机构伸出,与上行程定位孔或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从而固定取料机构,其定位结构新颖,操作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藏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试剂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冷藏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制冷片与嵌槽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取料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取料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取料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弹性定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锁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是驱动器与止挡组件分离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驱动器与止挡组件分离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驱动器与止挡组件接触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驱动器与止挡组件接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分析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分析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分析仪在第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更换试剂盒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分析仪在第二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冷藏装置10,请参阅图1,冷藏装置10可包括主体110、制冷片120、导冷块130以及盖体140。导冷块130设置在主体110内,制冷片120用于制冷,盖体140盖设在主体110上以形成一面开口的箱体。具体地,主体110包括底板112和围设在底板112侧边的侧板114,底板112设有贯通的嵌槽116,侧板114顶部形成有第一阶梯结构。其中,底板112可以为矩形、梯形或半圆形等形状,侧板114围设在底板112的侧边,且与底板112垂直。底板112可以与侧板114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与侧板114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此处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板112为矩形,侧板1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142、第二侧板1144以及第三侧板1146。其中,第一侧板1142与第三侧板1146相对设置,第二侧板1144与开口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142和第三侧板1146均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阶梯表面1143和第二阶梯表面1145,其中,第一阶梯表面1143的高度高于第二阶梯表面1145的高度,以在第一侧板1142和第三侧板1146上形成第一阶梯结构。第二侧板1144的远离底板112的表面与第二阶梯表面1145齐平。在第一阶梯表面1143、第二阶梯表面1145以及第二侧板1144远离底板112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11或第一定位孔113。如图1所示,在第一侧板1142和第三侧板1146靠近开口的一侧还具有弯折部115。弯折部115自第一侧板1142和第三侧板1146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即,在第一侧板1142上,弯折部115设置在第一侧板1142背离第三侧板1146的一侧,与第一侧板1142连接,且与第一侧板1142垂直。在第三侧板1146上,弯折部115设置在第三侧板1146背离第一侧板1142的一侧,与第三侧板1146连接,且与第三侧板1146垂直。通过在第一侧板1142和第三侧板1146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弯折部115,可以在将主体110从冷藏装置10中取出时,方便抓取主体110。其中,导冷块130包括导冷底板132和导冷隔板134,导冷隔板134平行间隔设置在导冷底板132上,试剂盒150放置在相邻导冷隔板134之间。导冷隔板13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的试剂盒150的数量灵活选取,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设置6个试剂盒150,因而在导冷底板132上设置7个导冷隔板134,进而限制6个保持部以放置试剂盒150。其中,保持部为相邻导冷隔板134与导冷底板132共同围设的空间。其中,导冷隔板134与导冷底板132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导冷隔板134通过导热材料粘接在导冷底板132上,因而可以根据所放试剂盒150的大小灵活设置导冷隔板134数量以及相邻导冷隔板134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导冷块130需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铜或者铜铝合金等。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盒的立体结构图。试剂盒150远离底板112的表面上凸出设置有试剂盒开口152,用于接收取料针224插入吸取试剂。在试剂盒150首先进入箱体的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有存储与试剂相关的各种信息的RFID标签154。RFID标签154是不需要电池的无源标签。在RFID标签154中存储有表示试剂的种类的试剂代码、试剂的使用期限、试剂的最大使用次数、对各种试剂独立地分配的出行编号、批号、开封后有效期限等各种信息。如图3所示,盖体140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阶梯遮盖部142和第二阶梯遮盖部144。结合图1所示,其中,第一阶梯遮盖部142距离底板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仪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管,设有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n取料机构,滑动性设置于所述套管内;/n弹性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取料机构上,在所述取料机构滑动至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时弹性伸出并与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仪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设有上行程定位孔和下行程定位孔;
取料机构,滑动性设置于所述套管内;
弹性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取料机构上,在所述取料机构滑动至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时弹性伸出并与所述上行程定位孔或所述下行程定位孔构成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包括滚轮和滚轮架,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滚轮架上,且可相对所述滚轮架滚动,所述滚轮抵接于所述套管的内壁,用于沿所述内壁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程定位孔和所述下行程定位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滚轮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位置检测挡板,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的位置光耦,所述位置光耦用于检测所述取料机构是否位于所述上行程定位孔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还开设有限位孔,当所述取料机构位于所述上行程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游于记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