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90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包括油管,所述油管内设有金属加热管,所述金属加热管内连接有电缆,所述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左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侧的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限位杆下端与套筒相接触,所述套筒环形侧面左上部固定连接拉绳,所述套筒内右端固定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便于通过电缆和金属加热管对原油进行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清除原油管内结蜡,提高原油流动性,起到降稠清蜡等作用,实现原油常规机采举升的目的,运行稳定,且便于导杆和橡胶垫将金属加热管进行定位,保证其在油管内的稳定性。

Oil and gas well skin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
本技术是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属于油田开采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油田开采过程中,原油中的石蜡在地层时是溶解在原油中的,当原油从地层中开采出来时,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原油中的轻质组分的挥发,石蜡从原油开始析出并沉积在油井的油管内壁上,缩小了过油面积、增大阻力、降低了油气产量,需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原有的蒸汽伴热系统存在运营成本高、运行不稳定、能耗大的问题,所以急需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对原油进行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清除原油管内结蜡,且便于将金属加热管进行定位,保证其在油管内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包括油管,所述油管内设有金属加热管,所述金属加热管内连接有电缆,所述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左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侧的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限位杆下端与套筒相接触,所述套筒环形侧面左上部固定连接拉绳,所述套筒内右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左端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左端延伸至套筒外,且导杆左端固定橡胶垫,所述导杆通过橡胶垫与油管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油管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金属加热管后侧,所述底座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固定有两组收卷轮,所述拉绳上端延伸至油管,且拉绳缠绕在收卷轮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左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左端输出轴与转动杆左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导杆、弹簧、套筒以及限位杆均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橡胶垫、导杆、弹簧、套筒以及限位杆对称设置在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以及右下部,所述金属加热管同侧的套筒之间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因添加了拉绳、收卷轮、底座、转动杆、电缆、金属加热管、油管、橡胶垫、导杆、弹簧、套筒以及限位杆,该设计使用方便,便于通过电缆和金属加热管对原油进行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清除原油管内结蜡,提高原油流动性,起到降稠清蜡等作用,实现原油常规机采举升的目的,且便于导杆和橡胶垫将金属加热管进行定位,保证其在油管内的稳定性,解决了原有的蒸汽伴热系统存在运营成本高、运行不稳定、能耗大的问题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对原油进行加热,且便于将金属加热管进行定位,保证其在油管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拉绳、2-收卷轮、3-底座、4-转动杆、5-电缆、6-金属加热管、7-油管、8-橡胶垫、9-导杆、10-弹簧、11-套筒、1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包括油管7,油管7内设有金属加热管6,金属加热管6内连接有电缆5,金属加热管6环形侧面左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下侧的金属加热管6环形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11,限位杆12下端与套筒11相接触,套筒11环形侧面左上部固定连接拉绳1,套筒11内右端固定有弹簧10,弹簧10左端固定有导杆9,导杆9左端延伸至套筒11外,且导杆9左端固定橡胶垫8,导杆9通过橡胶垫8与油管7内壁相接触,首先将电机和电缆5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并通过外部控制器进行控制,运行电机,带动收卷轮2反转,使拉绳1处于释放状态,然后将金属加热管6置于油管7内,然后运行电机正转,进而将拉绳1进行收卷,此时拉绳1带动套筒11向上转动,套筒11带动导杆9向上转动,转动过程中,导杆9带动橡胶垫8逐渐与油管7内壁相接触,同时挤压弹簧10,直至套筒11被限位杆12进行限位,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在弹簧10的作用下使导杆9和橡胶垫8与油管7内壁相接触,通过橡胶垫8避免导杆9将油管7内壁磨损造成损坏,通过导杆9对金属加热管6进行定位,然后对电缆5进行供电,当交变电流经电缆5通过金属加热管6壁时,在邻近效应的作用下,电流不是均沿着金属加热管6内壁流动,而是集中在金属加热管6内壁流动,因金属加热管6电阻的存在,即产生热能,进而对原油进行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清除原油管内结蜡,提高原油流动性,起到降稠清蜡等作用,实现原油常规机采举升的目的,当金属加热管6拆卸时,运行电机使拉绳1进行收卷,即对金属加热管6向上拉动,使用方便,便于通过电缆5和金属加热管6对原油进行加热,运行稳定,且便于导杆9和橡胶垫8将金属加热管6进行定位,保证其在油管7内的稳定性。油管7上端设置有底座3,底座3设置在金属加热管6后侧,底座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4,转动杆4环形侧面固定有两组收卷轮2,拉绳1上端延伸至油管7,且拉绳1缠绕在收卷轮2上,通过转动杆4转动,带动收卷轮2转动,使拉绳1进行收卷,进而带动套筒11进行转动,方便对金属加热管6进行定位。底座3左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左端输出轴与转动杆4左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便于带动转动杆4进行转动。橡胶垫8、导杆9、弹簧10、套筒11以及限位杆12均设有四组,四组橡胶垫8、导杆9、弹簧10、套筒11以及限位杆12对称设置在金属加热管6环形侧面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以及右下部,金属加热管6同侧的套筒11之间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便于稳定将金属加热管6进行定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包括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内设有金属加热管,所述金属加热管内连接有电缆,所述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左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侧的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限位杆下端与套筒相接触,所述套筒环形侧面左上部固定连接拉绳,所述套筒内右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左端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左端延伸至套筒外,且导杆左端固定橡胶垫,所述导杆通过橡胶垫与油管内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包括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内设有金属加热管,所述金属加热管内连接有电缆,所述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左部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侧的金属加热管环形侧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限位杆下端与套筒相接触,所述套筒环形侧面左上部固定连接拉绳,所述套筒内右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左端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左端延伸至套筒外,且导杆左端固定橡胶垫,所述导杆通过橡胶垫与油管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集肤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金属加热管后侧,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更芬李婧芝张进田洪波吴娟斌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之迪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