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575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2
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该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氨基苯磺酸钠、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链转移剂、引发剂、无水偏硅酸钠,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效率高成本低,结构更加结实、孔隙更小且更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工程建筑材料含泥问题,且低掺量下还能够减少其坍落度损失。

A polycarboxylic acid water reducer with complex anti mu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随着混凝土配制与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聚羧酸系减水剂由于具有掺量小、减水率高、水泥适应性好、坍塌度保持性能优异、氯离子含量及碱含量低、收缩率小和耐久性能好等绿色环保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房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砂含泥量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不利影响较大。砂中泥土的层间结构和所包含的镁离子、铝离子等高价金属离子会大量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使减水剂失去活性。近年来,天然砂资源紧缺,随着高含泥量的砂被直接用于混凝土中,使得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坍落度保持能力下降,甚至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只能通过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来解决,提高了混凝土的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其他工艺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该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氨基苯磺酸钠、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链转移剂、引发剂、无水偏硅酸钠,余量为去离子水;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8~15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2)将引发剂、络合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0~15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链转移剂控制在4.5h内加入,在80~110℃下反应3~5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优选,所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磷酸化剂与不饱和酯类单体在70~90℃下反应1~1.5小时,然后加入多金属氧酸盐继续反应0.5~3小时,加入去离子水在90~120℃继续反应1~3小时,得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作为优选,所述链转移剂为甲基烯丙基磺酸钠。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H202)、抗坏血酸(Vc)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络合剂为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钾盐、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钾盐和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膦酸钾盐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效率高成本低,结构更加结实、孔隙更小且更均匀,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工程建筑材料含泥问题,且低掺量下还能够减少其坍落度损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5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2)将过氧化氢、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5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控制在4.5h内加入,在110℃下反应5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磷酸化剂与不饱和酯类单体在90℃下反应1.5小时,然后加入多金属氧酸盐继续反应3小时,加入去离子水在90℃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实施例2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0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2)将过氧化氢、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钾盐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2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控制在4.5h内加入,在100℃下反应4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磷酸化剂与不饱和酯类单体在80℃下反应1.2小时,然后加入多金属氧酸盐继续反应2小时,加入去离子水在110℃继续反应2小时,得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实施例3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8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2)将过氧化氢、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0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控制在4.5h内加入,在80℃下反应3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磷酸化剂与不饱和酯类单体在70℃下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多金属氧酸盐继续反应0.5小时,加入去离子水在120℃继续反应3小时,得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对比例采用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向将部分水和4-羟丁基乙烯基聚醚大单体加入反应釜中,快速搅拌,待4-羟丁基乙烯基聚醚大单体全部溶解,并且温度稳定在20℃时,将丙烯酸、封端酰胺磷酸酯及基丙酸的混合水溶液、吊白块水溶液分别均匀加入反应釜中,持续2h,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2h。降至室温后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pH为6.0~7.0,加水调节固含量至40%,得到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检测详情见下表:表1: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流动度的测试由表1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为0.25%时,其流动性达180mm,1h后流动性存在一定损失,对混凝土的分散性良好;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本专利技术的流动度趋势明显小于对比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保坍性能,优于对比例。混凝土性能测试,外加剂折固掺量为蒙脱土用量的1.5%,所用蒙脱土6g,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性能测试:本专利技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并随着时间而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n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8~15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n2)将引发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0~15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链转移剂控制在4.5h内加入,在80~110℃下反应3~5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向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氨基苯磺酸钠、无水偏硅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在160~21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8~15min,配制的水溶液,用30%的NaOH中和其pH为6~7,此溶液记为I号;
2)将引发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II号,开始滴加溶液I号,待温度到设定值时,开始滴加溶液II,待引发剂添加10~15min,不饱和磷酸酯单体和链转移剂控制在4.5h内加入,在80~110℃下反应3~5小时,再用少量的抗坏血酸溶液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磷酸酯单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耀华王光炎向新姣唐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