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38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包括行车电脑ECU、安装于车体内后视镜侧部的红外摄像头和车体本身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馈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行车电脑ECU信号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本身具有的大灯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外侧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行车电脑ECU、红外摄像头、大灯系统和语音播报器均通过车载电瓶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红外摄像头监测车内乘员的动作以及时间,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车内温度变化,并利用行车电脑ECU进行判断,如果车内乘员在车内温度较高时,出现异常动作,则控制车体本身的大灯闪烁和喇叭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内防窒息
,具体为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
技术介绍
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MC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目前,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红外摄像头主要是通过红外线滤光片实现日夜转换,即在白天时打开滤光片,以阻挡红外线进入CCD,让CCD只能感应到可见光;夜视或光照条件不好的状态下,滤光片停止工作,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在监测人员的动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汽车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近几年来,被大人遗忘在车内的儿童窒息致死的事故仅新闻报道就有数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目前,类似的“儿童传感器、儿童备忘者”等技术,并未综合考虑车内乘员行为和车内温度变化,无法较为准确判断当前车内是否需要对车内乘员提供救助,使用性能较差,另一方面,使用的外部设备较多,增加整车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利用红外摄像头监测车内乘员的动作以及时间,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车内温度变化,并利用行车电脑ECU进行判断,如果车内乘员在车内温度较高时,出现异常动作,则控制车体本身的大灯闪烁和喇叭报警,引导车外人员靠近汽车并查看其问题,最后将车内乘员救出,且报警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行车电脑ECU和大灯系统均采用车体本身具有部件,便于减少部件的使用,节约制造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包括行车电脑ECU、安装于车体内后视镜侧部的红外摄像头和车体本身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馈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行车电脑ECU信号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本身具有的大灯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外侧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行车电脑ECU、红外摄像头、大灯系统和语音播报器均通过车载电瓶供电。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包括:步骤S1:实时运行红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车内驾驶员离开汽车后,开启报警系统;步骤S2:若红外摄像头监测到车内乘员有异常动作,监测车体内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步骤S3:若温度传感器监测车体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将信息传递给行车电脑ECU;步骤S4:行车电脑ECU控制红外摄像头录制车内乘员视频,同时控制报警装置运行;步骤S5:报警装置控制大灯系统闪烁,同时控制语音播报器工作,发出报警声音,监测车外人员是否被引导靠近车体;步骤S6:若语音播报器监测到车外人员靠近车体,监测车内乘员是否被救出;步骤S7:若车内乘员被救出,停止运行报警装置;步骤S8:报警系统结束运行。优选的,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中还包括:步骤S21:若红外摄像头监测到车内乘员无异常动作,则车内乘员处于安全状态,执行所述步骤S8;步骤S31:若温度传感器监测车体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车内乘员处于安全状态,执行所述步骤S8。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还包括:S61:若语音播报器监测到车外人员未靠近车体,继续执行步骤S5,并则增大语音播报器的报警音量。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的温度设定值为35℃,所述异常动作包括乘车人员拍打车内部件或乘车人员拍打车窗或乘车人员哭泣。优选的,所述步骤S5和S61中报警声音的音量强度为60dB-120dB。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红外摄像头监测车内乘员的动作以及时间,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车内温度变化,并利用行车电脑ECU进行判断,如果车内乘员在车内温度较高时,出现异常动作,则控制车体本身的大灯闪烁和喇叭报警,引导车外人员靠近汽车并查看其问题,最后将车内乘员救出,且报警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行车电脑ECU和大灯系统均采用车体本身具有部件,便于减少部件的使用,节约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包括行车电脑ECU、安装于车体内后视镜侧部的红外摄像头和车体本身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馈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行车电脑ECU信号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本身具有的大灯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外侧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行车电脑ECU、红外摄像头、大灯系统和语音播报器均通过车载电瓶供电。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包括:步骤S1:实时运行红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车内驾驶员离开汽车后,开启报警系统;步骤S2:若红外摄像头监测到车内乘员有异常动作,监测车体内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步骤S3:若温度传感器监测车体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将信息传递给行车电脑ECU;步骤S4:行车电脑ECU控制红外摄像头录制车内乘员视频,同时控制报警装置运行;步骤S5:报警装置控制大灯系统闪烁,同时控制语音播报器工作,发出报警声音,监测车外人员是否被引导靠近车体;步骤S6:若语音播报器监测到车外人员靠近车体,监测车内乘员是否被救出;步骤S7:若车内乘员被救出,停止运行报警装置;步骤S8:报警系统结束运行。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实时运行红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车内驾驶员离开汽车后,开启报警系统,若红外摄像头监测到车内乘员无异常动作,则车内乘员处于安全状态,报警系统结束运行。实施例三请参阅图2,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实时运行红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车内驾驶员离开汽车后,开启报警系统,若温度传感器监测车体内温度低于35℃则车内乘员处于安全状态,报警系统结束运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电脑ECU、安装于车体内后视镜侧部的红外摄像头和车体本身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馈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行车电脑ECU信号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本身具有的大灯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外侧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行车电脑ECU、红外摄像头、大灯系统和语音播报器均通过车载电瓶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电脑ECU、安装于车体内后视镜侧部的红外摄像头和车体本身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馈线与行车电脑ECU信号相连,所述行车电脑ECU信号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本身具有的大灯系统和安装在车体外侧的语音播报器,所述行车电脑ECU、红外摄像头、大灯系统和语音播报器均通过车载电瓶供电。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车内乘员窒息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实时运行红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车内驾驶员离开汽车后,开启报警系统;
步骤S2:若红外摄像头监测到车内乘员有异常动作,监测车体内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
步骤S3:若温度传感器监测车体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将信息传递给行车电脑ECU;
步骤S4:行车电脑ECU控制红外摄像头录制车内乘员视频,同时控制报警装置运行;
步骤S5:报警装置控制大灯系统闪烁,同时控制语音播报器工作,发出报警声音,监测车外人员是否被引导靠近车体;
步骤S6:若语音播报器监测到车外人员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诚王增元王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麦克斯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