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9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包括网体和连接在网体上的手持杆,所述网体包括多层依次贴合的编织网,所述编织网上形成有多个仅供水溶液通过的过滤网孔,且相邻两层编织网上的过滤网孔呈交错设置,用于隔离其他杂质以及收集菌核,所述网体的外边缘上固接有包覆住各层编织网外边缘的缝边部,所述缝边部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平行于手持杆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手持杆一端的端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尺寸设计过滤网孔直径,并且利用多层编织网的设置,使网体上的过滤网孔密集化,集中打捞水田中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并方便取出并集中灭菌处理,提高收集网对菌核的打捞效率,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A collection network of sclerotia of Rhizoctonia sola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农业病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
技术介绍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随着矮秆、多蘖良种的推广以及施氮量和密植程度的增加,其危害日趋严重,以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和病稻草上越冬,作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时,越冬菌核与浮屑、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形成病斑,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进行再侵染。该病发病后水稻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秕谷增多,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现有防控技术中主要采用两种防治措施:一种是农业防治,另一种是化学防治。其中农业防治多采用打捞菌核,通过打捞网打捞浮在水面的杂物,将浮在水面的杂物包括菌核都捞上来,然后将打捞的杂物集中放到一处,晒干后烧毁或者深埋,以减少菌源。但是由于菌核的形态大小不一,普通的打捞网对菌核的过滤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菌核的形态大小不一而导致普通打捞网对菌核的过滤效果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包括网体和连接在网体上的手持杆,所述网体包括多层依次贴合的编织网,所述编织网上形成有多个仅供水溶液通过的过滤网孔,且相邻两层编织网上的过滤网孔呈交错设置,所述网体的外边缘上固接有包覆住各层编织网外边缘的缝边部,所述缝边部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平行于手持杆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手持杆一端的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缝边部的内部形成有供支撑环套入的空腔,并在缝边部上形成有供支撑环其中一截环壁露出的缺口,所述手持杆的端部连接在支撑环露出的环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编织网的过滤网孔的孔径范围为:31-35目。进一步地,所述网体呈袋状结构,其中,所述网体的缝边部形成网袋口,所述网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形成网袋底。进一步地,所述网体内设有捞网,所述捞网的网口固接在支撑环上,且捞网的网底与网体的网底之间形成有供菌核收纳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捞网靠近网口的外壁上固接有环形的连接带,所述网体的缝边部与连接带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捞网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过滤网孔的孔径,且捞网网孔的孔径范围为:5-8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上形成有开口,在支撑环开口处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支撑环开口处的两端上,在连接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持杆靠近支撑环的端部上固接有配合连接在螺纹孔内的螺纹柱。进一步地,所述网体为平面结构,在网体与支撑环之间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两端均形成开口,所述支撑环固接在导流罩一端的开口边缘上,所述网体覆盖在导流罩另一端的开口上形成过滤面。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对传统的打捞网进行改进,设置用于打捞菌核的网体和连接在网体上的手持杆,并将网体设置为由多层编织网贴合组成,通过将编织网的过滤网孔孔径设置的远小于普通打捞网的孔径,使编织网的过滤网孔能对部分尺寸较小的菌核进行打捞收集,并且利用将各层编织网上的过滤网孔呈交错设置,使网体上的网孔在多层编织网的作用下进一步缩小尺寸,使网体上的网孔密集化,从而使收集网基本上能够对大量形态上大小不一的菌核起到收集的作用,提高收集网对菌核的打捞效率,确保水稻的正常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编织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缝边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网体;11、编织网;111、过滤网孔;12、缝边部;121、空腔;2、手持杆;3、支撑环;4、捞网;41、连接带;5、连接柱;6、导流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包括网体1和连接在网体1上的手持杆2。网体1可根据水田环境中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尺寸、土壤团粒性质和稻草等其他杂质尺寸设计,包括多层依次贴合的编织网11,并在网体1的外边缘上还固接有包覆住所有层编织网11外边缘的缝边部12,利用缝边部12将多层编织网11进行固定,其中,缝边部12为环形,围设在编织网11的外侧,具体可采用防水布料裁边,并通过缝纫工艺将各层编织网11的外边缘缝接在裁边上,进行固定。在编织网11上形成有多个仅供水溶液通过的过滤网孔111,即将编织网11上的过滤网孔111的孔径设置为远小于普通打捞网的孔径,使编织网11的过滤网孔可以在打捞时,能够对含有一些形态较小菌核的水溶液进行过滤,优选的,编织网11的过滤网孔111的孔径范围为:31-35目。在此基础上,利用网体1的多层编织网11,将相邻两层编织网11上的过滤网孔111呈交错设置,使网体1上的过滤网孔111进一步缩小尺寸,既可隔离其他杂质又可收集菌核。通过将网体1上的网孔密集化,从而使收集网基本上能够对大量形态上大小不一的菌核起到收集的作用,提高收集网对菌核的打捞效率。如上所述,为了方便收集网对菌核的收集,将网体1设置为袋体结构,使网体1的缝边部12形成网袋口,且网体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形成网袋底,使网体1的内部形成收纳空间,以便于在打捞时,可以对大量的菌核进行收集。在缝边部12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环3,具体的,在缝边部12的内部形成有供支撑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包括网体(1)和连接在网体(1)上的手持杆(2),所述网体(1)包括多层依次贴合的编织网(11),所述编织网(11)上形成有多个仅供水溶液通过的过滤网孔(111),且相邻两层编织网(11)上的过滤网孔(111)呈交错设置,所述网体(1)的外边缘上固接有包覆住各层编织网(11)外边缘的缝边部(12),所述缝边部(12)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平行于手持杆(2)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手持杆(2)一端的端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包括网体(1)和连接在网体(1)上的手持杆(2),所述网体(1)包括多层依次贴合的编织网(11),所述编织网(11)上形成有多个仅供水溶液通过的过滤网孔(111),且相邻两层编织网(11)上的过滤网孔(111)呈交错设置,所述网体(1)的外边缘上固接有包覆住各层编织网(11)外边缘的缝边部(12),所述缝边部(12)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平行于手持杆(2)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手持杆(2)一端的端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缝边部(12)的内部形成有供支撑环(3)套入的空腔(121),并在缝边部(12)上形成有供支撑环(3)其中一截环壁露出的缺口,所述手持杆(2)的端部连接在支撑环(3)露出的环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11)的过滤网孔(111)的孔径范围为:31-35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1)呈袋状结构,其中,所述网体(1)的缝边部(12)形成网袋口,所述网体(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形成网袋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松红王海宁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