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昌爱专利>正文

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9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包括工作台、驱动装置、安装板、三个支撑装置、U形滑动板、三个固定装置和上釉装置,所述工作台上端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右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均匀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右侧设置有U形滑动板,U形滑动板上均匀安装有固定装置,工作台上端焊接有上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可以解决人工上釉时,单次只能对一个电力套管上釉,且手工上釉时对工人要求较高,使得手工施釉的工作效率低,以及现有上釉设备上釉时,通常需要较大的釉池及起吊设备,起吊设备易导致釉料被污染,使得上釉成本较高等问题。

A glaze process for the power bushing of three-phase transformer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制作
,具体的说是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
技术介绍
变压器电力套管是变压器箱外的主要绝缘装置,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必须穿过绝缘套管,使引出线之间及引出线与变压器外壳之间绝缘,同时起固定引出线的作用。因电压等级不同,绝缘套管有纯瓷套管、充油套管和电容套管等形式。对变压器电力套管表面进行上釉后烧结,从而使得变压器电力套管自身均有良好除去污秽的特性,同时增加变压器电力套管的绝缘性。在对变压器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上釉时,常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人工对变压器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上釉时,由于人工单次只能对一个变压器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上釉,且手工上釉时对施釉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从而使得手工施釉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现有变压器电力套管上釉设备在对变压器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上釉时,通常需要较大的釉池及起吊设备,且现有变压器电力套管上釉设备容易导致釉料被污染,使得上釉成本较高,且浸釉时不方便对电力套管外表面的局部位置进行上釉。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具体上釉工艺如下:S1.制胚烧制:通过人工制出电力套管胚形后,将电力套管胚形烧制成型;S2.表面修复:烧制完成后,人工对表面有残缺的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修复;S3.上料:表面修复后,人工将电力套管套设在安装轴上,使得安装轴将电力套管支撑住,通过人工向右推动支撑架,使得插销将支撑架固定,且通过人工旋转固定手轮,使得抵紧块挤压活动杆,使得支撑板将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且人工旋转锥形螺母,从而使得锥形螺母和锥形套将电力套管锁紧固定;S4.上釉:电力套管锁紧固定后,通过气泵带动气缸移动,使得釉液槽带动上釉块下降,从而使得海绵将釉液均匀涂抹在电力套管表面;S5.下料:上釉后,通过人工将插销拔出,从而使得支撑架带动抵紧块和锥形螺母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将电力套管内部松开,使得锥形螺母和锥形套分离,从而通过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取下收集晾干;S6.再烧制:上釉后的电力套管晾干后,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再次烧制成型;在上述步骤S1-S6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该装置具体包括工作台、驱动装置、安装板、三个支撑装置、U形滑动板、三个固定装置和上釉装置,所述工作台上端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右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焊接在工作台上,安装板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右侧设置有U形滑动板,U形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端右侧,U形滑动板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位置相对应,工作台上端中部焊接有上釉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轴、锥形套、活动杆、压缩弹簧和三个转动支撑机构,安装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上端中部,安装轴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锥形套,安装轴右端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左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安装轴相连,压缩弹簧起缓冲保护和复位的作用,活动杆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支撑机构,且转动支撑机构从左往右均匀布置在活动杆上,具体工作时,上料时,通过人工将烧制成型的电力套管套设在安装轴,使得安装轴将其支撑住,且人工向左侧移动U形滑动板,使得固定装置挤压活动杆,从而使得活动杆带动转动支撑机构旋转,人工将U形滑动板锁紧后,使得转动支撑机构将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后,通过锥形套和固定装置将电力套管两端夹紧固定,从而使得上釉装置对电力套管表面进行上釉,下料时,通过人工向右侧移动固定装置,使得压缩弹簧带动活动杆右移,从而使得转动支撑机构将电力套管内部解锁放松,从而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取下收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套、锥形螺母、螺杆、固定手轮、抵紧块和复位弹簧,螺纹套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U形滑动板上端中部,螺纹套左端外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锥形螺母,螺纹套内部右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螺杆,螺杆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手轮,螺纹套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抵紧块,抵紧块中部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螺纹套内部左端,复位弹簧起缓冲保护和复位的作用,具体工作时,人工向左侧移动U形滑动板,从而带动螺纹套左移,人工将U形滑动板锁紧后,通过人工旋转固定手轮,使得螺杆向左移动,从而挤压抵紧块向左移,使得抵紧块挤压活动杆,从而使得活动杆带动转动支撑机构旋转,使得转动支撑机构将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后,人工旋转锥形螺母,使得锥形螺母与锥形套卡入电力套管内部,从而将电力套管两端夹紧固定。所述上釉装置包括U形板、气泵、气缸、连接板、釉液槽和三个上釉块,U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端中部,U形板上端前侧通过气泵安装板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气管与气缸相连,气缸伸出端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焊接有釉液槽,釉液槽前后两端对称焊接有燕尾块,U形板内侧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燕尾槽,燕尾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燕尾槽内,且釉液槽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上釉块,具体工作时,通过气泵带动气缸伸出端下降,使得连接板带动釉液槽下降,从而使得上釉块贴靠在电力套管表面,从而使得釉液槽内的釉液流至上釉块,进而使得上釉块将釉液均匀涂抹在电力套管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带轮、三个从动带轮和皮带,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在工作台左端前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驱动带轮,安装轴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和驱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旋转,从而带动驱动带轮旋转,使得驱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旋转,进而带动安装轴旋转,使得夹紧固定在安装轴上的电力套管旋转,从而使得上釉块将釉液均匀涂抹在电力套管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滑动板包括支撑架、固定块和插销,支撑架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端右侧,支撑架后端内侧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插销,工作台上端后侧设置有固定孔,且插销下端插入固定孔内,支撑架下端前后对称设置有T形块,且工作台上端右侧前后对称开设有T形槽,T形块通过T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T形槽内,具体工作时,上料时,电力套管放置在安装轴后,通过人工向左侧移动支撑架,使得支撑架带动固定装置左移,支撑架移动至固定孔位置处后,人工将插销穿过固定块,使得插销下端插入固定孔内,从而通过固定块将支撑架锁紧固定,进而使得固定装置将电力套管锁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支撑机构包括四个转动杆和四个支撑板,转动杆沿活动杆周向均匀布置,且转动杆内侧通过销轴安装在转动杆上,转动杆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旋转固定手轮,使得螺杆向左移动,从而挤压抵紧块向左移,使得抵紧块挤压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上釉工艺如下:/nS1.制胚烧制:通过人工制出电力套管胚形后,将电力套管胚形烧制成型;/nS2.表面修复:烧制完成后,人工对表面有残缺的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修复;/nS3.上料:表面修复后,人工将电力套管套设在安装轴(41)上,使得安装轴(41)将电力套管支撑住,通过人工向右推动支撑架(51),使得插销(53)将支撑架(51)固定,且通过人工旋转固定手轮(64),使得抵紧块(65)挤压活动杆(43),使得支撑板(452)将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且人工旋转锥形螺母(62),从而使得锥形螺母(62)和锥形套(42)将电力套管锁紧固定;/nS4.上釉:电力套管锁紧固定后,通过气泵(72)带动气缸(73)移动,使得釉液槽(75)带动上釉块(76)下降,从而使得海绵将釉液均匀涂抹在电力套管表面;/nS5.下料:上釉后,通过人工将插销(53)拔出,从而使得支撑架(51)带动抵紧块(65)和锥形螺母(62)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452)将电力套管内部松开,使得锥形螺母(62)和锥形套(42)分离,从而通过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取下收集晾干;/nS6.再烧制:上釉后的电力套管晾干后,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再次烧制成型;/n在上述步骤S1-S6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该装置具体包括工作台(1)、驱动装置(2)、安装板(3)、三个支撑装置(4)、U形滑动板(5)、三个固定装置(6)和上釉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右端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焊接在工作台(1)上,安装板(3)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右侧设置有U形滑动板(5),U形滑动板(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右侧,U形滑动板(5)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固定装置(6),且固定装置(6)与支撑装置(4)位置相对应,工作台(1)上端中部焊接有上釉装置(7);其中:/n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轴(41)、锥形套(42)、活动杆(43)、压缩弹簧(44)和三个转动支撑机构(45),安装轴(41)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3)上端中部,安装轴(41)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锥形套(42),安装轴(41)右端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活动杆(43),活动杆(43)左端通过压缩弹簧(44)与安装轴(41)相连,活动杆(43)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支撑机构(45),且转动支撑机构(45)从左往右均匀布置在活动杆(43)上;/n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螺纹套(61)、锥形螺母(62)、螺杆(63)、固定手轮(64)、抵紧块(65)和复位弹簧(66),螺纹套(61)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U形滑动板(5)上端中部,螺纹套(61)左端外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锥形螺母(62),螺纹套(61)内部右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螺杆(63),螺杆(63)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手轮(64),螺纹套(61)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抵紧块(65),抵紧块(65)中部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66),且复位弹簧(66)位于螺纹套(61)内部左端;/n所述上釉装置(7)包括U形板(71)、气泵(72)、气缸(73)、连接板(74)、釉液槽(75)和三个上釉块(76),U形板(71)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中部,U形板(71)上端前侧通过气泵(72)安装板安装有气泵(72),气泵(72)通过气管与气缸(73)相连,气缸(73)伸出端焊接有连接板(74),连接板(74)下端焊接有釉液槽(75),釉液槽(75)前后两端对称焊接有燕尾块,U形板(71)内侧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燕尾槽,燕尾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燕尾槽内,且釉液槽(75)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上釉块(7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变压器组件电力套管制作成型后上釉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上釉工艺如下:
S1.制胚烧制:通过人工制出电力套管胚形后,将电力套管胚形烧制成型;
S2.表面修复:烧制完成后,人工对表面有残缺的电力套管的表面进行修复;
S3.上料:表面修复后,人工将电力套管套设在安装轴(41)上,使得安装轴(41)将电力套管支撑住,通过人工向右推动支撑架(51),使得插销(53)将支撑架(51)固定,且通过人工旋转固定手轮(64),使得抵紧块(65)挤压活动杆(43),使得支撑板(452)将电力套管内部支撑固定,且人工旋转锥形螺母(62),从而使得锥形螺母(62)和锥形套(42)将电力套管锁紧固定;
S4.上釉:电力套管锁紧固定后,通过气泵(72)带动气缸(73)移动,使得釉液槽(75)带动上釉块(76)下降,从而使得海绵将釉液均匀涂抹在电力套管表面;
S5.下料:上釉后,通过人工将插销(53)拔出,从而使得支撑架(51)带动抵紧块(65)和锥形螺母(62)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452)将电力套管内部松开,使得锥形螺母(62)和锥形套(42)分离,从而通过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取下收集晾干;
S6.再烧制:上釉后的电力套管晾干后,人工将上釉后的电力套管再次烧制成型;
在上述步骤S1-S6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电力套管进行上釉,该装置具体包括工作台(1)、驱动装置(2)、安装板(3)、三个支撑装置(4)、U形滑动板(5)、三个固定装置(6)和上釉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右端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焊接在工作台(1)上,安装板(3)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右侧设置有U形滑动板(5),U形滑动板(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右侧,U形滑动板(5)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固定装置(6),且固定装置(6)与支撑装置(4)位置相对应,工作台(1)上端中部焊接有上釉装置(7);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轴(41)、锥形套(42)、活动杆(43)、压缩弹簧(44)和三个转动支撑机构(45),安装轴(41)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3)上端中部,安装轴(41)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锥形套(42),安装轴(41)右端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活动杆(43),活动杆(43)左端通过压缩弹簧(44)与安装轴(41)相连,活动杆(43)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支撑机构(45),且转动支撑机构(45)从左往右均匀布置在活动杆(43)上;
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螺纹套(61)、锥形螺母(62)、螺杆(63)、固定手轮(64)、抵紧块(65)和复位弹簧(66),螺纹套(61)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U形滑动板(5)上端中部,螺纹套(61)左端外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锥形螺母(62),螺纹套(61)内部右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螺杆(63),螺杆(63)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手轮(64),螺纹套(61)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抵紧块(65),抵紧块(65)中部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66),且复位弹簧(66)位于螺纹套(61)内部左端;
所述上釉装置(7)包括U形板(71)、气泵(72)、气缸(73)、连接板(74)、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爱王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梁昌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