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及上料打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251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及上料打磨方法,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用于接收下料口处的零件并对零件定位;夹持翻转机构,包括用于从定位台上夹持零件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将夹持组件及零件翻转供机械手夹取的翻转组件;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定位台在下料口和夹持翻转机构之间移动;以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定位台上下移动以从下料口接收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装置、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及上料打磨方法,能够自动定位零件,使零件精确地定位便于机械手准确抓取;通过更换定位台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零件;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力上料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Positioning device, automatic grinding workstation and feeding grin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装置、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及上料打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及上料打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行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打磨由于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职业病频发,同时打磨效率低下、质量一致性差,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与此同时,工业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现代铸件清理设备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的四面磨削机床到对特定零件研制的打磨设备,逐步发展到三轴乃至多轴组合打磨机床,再到基于六轴工业机器人的智能打磨设备。由于铸件繁杂,因此打磨设备在形式上也种类繁多;尽管专用打磨的设备繁多,还是无法满足某些特殊零件的自动化打磨需要,还是需要通过人力夹持零件在打磨设备上对零件进行抛光打磨。人力夹持导致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及夹持精度较低,导致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都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力上料导致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用于接收下料口处的零件并对零件定位;夹持翻转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定位台上夹持零件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夹持组件及零件翻转供机械手夹取的翻转组件;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在下料口和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之间移动;以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上下移动以从所述下料口接收零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定位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及所述定位台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不动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定位台是否位于所述下料口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触发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连接板抵接以缓冲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两个所述缓冲件,两个所述缓冲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行程的两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滑轨以及固定于所述定位台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板和纵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端及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纵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不动端固定于所述横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运动端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气缸的运动端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正对形成用于夹取零件的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滑轨以及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设有用于检测零件是否位于所述夹槽内的第二传感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运动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夹持组件是否翻转到位的第三传感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运动端固定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三传感器的第二触发件。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夹持翻转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定位台移动到下料口接收零件,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上顶使零件转移至定位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定位台移动到夹持组件处,夹持组件夹持零件后,并由夹持翻转机构翻转零件,便于机械手抓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装置与传统技术相比:该定位装置能够自动定位零件,使零件精确地定位便于机械手准确抓取;通过更换定位台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零件;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力上料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包括上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送料且具有下料口的送料装置、用于打磨零件的打磨装置以及用于将零件从夹持组件移动至所述打磨装置的机械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振动盘、连接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的直振轨道以及用于振动所述直振轨道的直振发生器,所述直振轨道的末端具有所述下料口。本专利技术自动化打磨工作站包括上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送料装置、机械手和打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打磨工作站与传统打磨装置相比:实现了零件的自动化上料,减轻了人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将上料、定位、打磨等工序集成于同一工作站中,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更便于流水化作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料打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自动化打磨工作站中,包括以下步骤:送料装置将零件运送至下料口;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将定位台移动至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上顶所述定位台,使零件转移至所述定位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反向移动将定位台上的零件移动至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夹紧零件后,翻转组件将夹持组件及零件翻转;机械手从所述夹持组件中夹取零件并转移至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对零件进行打磨。本专利技术上料打磨方法,与传统上料打磨方法相比,采用送料装置和定位装置实现了零件上料定位的自动化,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精度以及自动化作业的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打磨工作站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打磨工作站的内部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打磨工作站的送料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定位装置;11-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2-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3-定位台;131-磁性支撑台;132-定位块;14-夹持翻转机构;141-夹持组件;1411-第一气缸;1412-第一夹板;1413-第二气缸;1414-第二夹板;1415-第二传感器;1416-第二滑动组件;14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台,用于接收下料口处的零件并对零件定位;/n夹持翻转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定位台上夹持零件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夹持组件及零件翻转供机械手夹取的翻转组件;/n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在下料口和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之间移动;以及/n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上下移动以从所述下料口接收零件;/n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定位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台,用于接收下料口处的零件并对零件定位;
夹持翻转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定位台上夹持零件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夹持组件及零件翻转供机械手夹取的翻转组件;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在下料口和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之间移动;以及
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台上下移动以从所述下料口接收零件;
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定位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及所述定位台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不动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定位台是否位于所述下料口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触发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连接板抵接以缓冲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两个所述缓冲件,两个所述缓冲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行程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滑轨以及固定于所述定位台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板和纵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端及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纵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不动端固定于所述横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耀辉何凯李鹏涛赵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