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2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进料检验;b、落料;c、粗磨;d、热处理;e、校直;f、精加工;g、割槽;h、滚压;i、滚螺纹;j、钻孔;k、第一步去毛刺;l、磨床精加工;m、电镀铬前的准备;n、电镀铬;o、去氢处理;p、第二步去毛刺;q、精加工所述电镀铬层;r、第一步清洗;s、抛光;t、第二步清洗;u、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安排合理得当,通过改变活塞杆进行镀铬能够较好地提高活塞杆的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通过改变通油孔的结构能够较好地提高润滑效果,从而保证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iston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杆,特别涉及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活塞杆作为一个运动较为频繁的部件,其润滑问题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对活塞杆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的活塞杆加工工艺,无法同时满足润滑问题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这三种要求,导致活塞杆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抗疲劳强度高以及耐磨性强的活塞杆的加工工艺。【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进料检验,根据活塞杆的外径选择相应的棒料,并对棒料进行探伤检测,挑出内部有损伤的棒料;b、落料,根据活塞杆的长度对内部无损伤的棒料进行落料;c、粗磨,将所述落料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外径、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并均留有一定的余量;d、热处理,对所述粗磨后的段料进行热处理;e、校直,通过压力机将热处理后的段料进行校直处理;f、精加工,将所述校直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g、割槽,通过数控车床加工第一退刀槽22与第二退刀槽32至尺寸要求;h、滚压,通过滚压机将第一滚压槽4与第二滚压槽32加工至尺寸要求;i、滚螺纹,通过滚丝机将第一外螺纹21与第二外螺纹31加工至尺寸要求;j、钻孔,数控钻床加工所述第一连接端2上底孔,然后在底孔基础上扩内六角孔,接着加工所述第二连接端3的第一通油孔35与第二通油孔34;k、第一步去毛刺,将步骤j中加工的孔进行手动去毛刺;l、磨床精加工,通过无心磨床将所述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m、电镀铬前的准备,对区域1的外径进行磨削加工,并对工件进行倒角;n、电镀铬,将磨削加工后的所述区域1的外径进行电镀铬层;o、去氢处理,将所述电镀铬层进行去氢处理;p、第二步去毛刺,使用铜刷将所述第一滚压槽4进行去毛刺处理;q、精加工所述电镀铬层,通过磨床对所述电镀铬层精加工;r、第一步清洗,对工件进行第一步清洗并干燥,然后检测工件外表是否有损伤,挑出有损伤的工件;s、抛光,对所述电镀铬层进行抛光处理;t、第二步清洗,将所述抛光后的工件进行第二步清洗并干燥;u、包装,将所述第二步清洗后的工件检测外观是否有损伤,对无损伤的工件进行包装。进一步,在步骤d中,所述热处理包括高频淬火与高温回火两步,所述热处理后第一连接端2与第二连接端3的硬度大于等于64HRC且小于等于66HRC,中间的硬度大于等于46HRC且小于等于50HRC。进一步,所述高频淬火的参数为:推进速度大于等于55mm/s且小于等于65mm/s;淬火液的温度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40°;淬火液的流量大于等于70L/min且小于等于140L/min;振荡电流大于等于180A且小于等于250A;直流电压大于等于480V且小于等于580V;直流电流大于等于70A且小于等于120A;预热时间大于等于0.1s且小于等于0.2s;淬火液液位大于25cm;淬火液PH值大于等于7.5且小于等于9。进一步,在步骤l中所述磨床精加工分为三步,第一步与第二步为半精磨,第三步为研磨。进一步,在步骤n中,所述电镀铬层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02mm且小于等于0.05mm,所述电镀铬层的硬度等于750Hv0.05。进一步,所述电镀铬层的参数为:电解电流大于等于228A且小于等于454A,电镀电流大于等于2502A且小于等于3184A。【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安排合理得当,通过改变活塞杆进行镀铬能够较好地提高活塞杆的抗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通过改变通油孔的结构能够较好地提高润滑效果,从而保证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活塞杆的加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进料检验,根据活塞杆的外径选择相应的棒料,并对棒料进行探伤检测,挑出内部有损伤的棒料;b、落料,根据活塞杆的长度对内部无损伤的棒料进行落料;c、粗磨,将落料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外径、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并均留有一定的余量;d、热处理,对粗磨后的段料进行热处理;e、校直,通过压力机将热处理后的段料进行校直处理;f、精加工,将校直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g、割槽,通过数控车床加工第一退刀槽22与第二退刀槽32至尺寸要求;h、滚压,通过滚压机将第一滚压槽4与第二滚压槽32加工至尺寸要求;i、滚螺纹,通过滚丝机将第一外螺纹21与第二外螺纹31加工至尺寸要求;j、钻孔,数控钻床加工第一连接端2上底孔,然后在底孔基础上扩内六角孔,接着加工所述第二连接端3的第一通油孔35与第二通油孔34;k、第一步去毛刺,将步骤j中加工的孔进行手动去毛刺;l、磨床精加工,通过无心磨床将所述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m、电镀铬前的准备,对区域1的外径进行磨削加工,并对工件进行倒角,在本实施例磨床精加工分为三步,第一步与第二步为半精磨,第三步为研磨;n、电镀铬,将磨削加工后的所述区域1的外径进行电镀铬层;o、去氢处理,将所述电镀铬层进行去氢处理;p、第二步去毛刺,使用铜刷将第一滚压槽4进行去毛刺处理;q、精加工电镀铬层,通过磨床对电镀铬层精加工;r、第一步清洗,对工件进行第一步清洗并干燥,然后检测工件外表是否有损伤,挑出有损伤的工件;s、抛光,对电镀铬层进行抛光处理;t、第二步清洗,将抛光后的工件进行第二步清洗并干燥;u、包装,将第二步清洗后的工件检测外观是否有损伤,对无损伤的工件进行包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抗疲劳强度在步骤d中,热处理包括高频淬火与高温回火两步,热处理后第一连接端2与第二连接端3的硬度大于等于64HRC且小于等于66HRC,中间的硬度大于等于46HRC且小于等于50HRC,高频淬火的参数为:推进速度大于等于55mm/s且小于等于65mm/s;淬火液的温度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40°;淬火液的流量大于等于70L/min且小于等于140L/min;振荡电流大于等于180A且小于等于250A;直流电压大于等于480V且小于等于580V;直流电流大于等于70A且小于等于120A;预热时间大于等于0.1s且小于等于0.2s;淬火液液位大于25cm;淬火液PH值大于等于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a、进料检验,根据活塞杆的外径选择相应的棒料,并对棒料进行探伤检测,挑出内部有损伤的棒料;/nb、落料,根据活塞杆的长度对内部无损伤的棒料进行落料;/nc、粗磨,将所述落料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外径、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并均留有一定的余量;/nd、热处理,对所述粗磨后的段料进行热处理;/ne、校直,通过压力机将热处理后的段料进行校直处理;/nf、精加工,将所述校直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ng、割槽,通过数控车床加工第一退刀槽(22)与第二退刀槽(32)至尺寸要求;/nh、滚压,通过滚压机将第一滚压槽(4)与第二滚压槽(32)加工至尺寸要求;/ni、滚螺纹,通过滚丝机将第一外螺纹(21)与第二外螺纹(31)加工至尺寸要求;/nj、钻孔,数控钻床加工所述第一连接端(2)上底孔,然后在底孔基础上扩内六角孔,接着加工所述第二连接端(3)的第一通油孔(35)与第二通油孔(34);/nk、第一步去毛刺,将步骤j中加工的孔进行手动去毛刺;/nl、磨床精加工,通过无心磨床将所述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nm、电镀铬前的准备,对区域(1)的外径进行磨削加工,并对工件进行倒角;/nn、电镀铬,将磨削加工后的所述区域(1)的外径进行电镀铬层;/no、去氢处理,将所述电镀铬层进行去氢处理;/np、第二步去毛刺,使用铜刷将所述第一滚压槽(4)进行去毛刺处理;/nq、精加工所述电镀铬层,通过磨床对所述电镀铬层精加工;/nr、第一步清洗,对工件进行第一步清洗并干燥,然后检测工件外表是否有损伤,挑出有损伤的工件;/ns、抛光,对所述电镀铬层进行抛光处理;/nt、第二步清洗,将所述抛光后的工件进行第二步清洗并干燥;/nu、包装,将所述第二步清洗后的工件检测外观是否有损伤,对无损伤的工件进行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进料检验,根据活塞杆的外径选择相应的棒料,并对棒料进行探伤检测,挑出内部有损伤的棒料;
b、落料,根据活塞杆的长度对内部无损伤的棒料进行落料;
c、粗磨,将所述落料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外径、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并均留有一定的余量;
d、热处理,对所述粗磨后的段料进行热处理;
e、校直,通过压力机将热处理后的段料进行校直处理;
f、精加工,将所述校直后的段料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粗加工长度、第一连接端(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端(3)的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
g、割槽,通过数控车床加工第一退刀槽(22)与第二退刀槽(32)至尺寸要求;
h、滚压,通过滚压机将第一滚压槽(4)与第二滚压槽(32)加工至尺寸要求;
i、滚螺纹,通过滚丝机将第一外螺纹(21)与第二外螺纹(31)加工至尺寸要求;
j、钻孔,数控钻床加工所述第一连接端(2)上底孔,然后在底孔基础上扩内六角孔,接着加工所述第二连接端(3)的第一通油孔(35)与第二通油孔(34);
k、第一步去毛刺,将步骤j中加工的孔进行手动去毛刺;
l、磨床精加工,通过无心磨床将所述外径加工至尺寸要求;
m、电镀铬前的准备,对区域(1)的外径进行磨削加工,并对工件进行倒角;
n、电镀铬,将磨削加工后的所述区域(1)的外径进行电镀铬层;
o、去氢处理,将所述电镀铬层进行去氢处理;
p、第二步去毛刺,使用铜刷将所述第一滚压槽(4)进行去毛刺处理;
q、精加工所述电镀铬层,通过磨床对所述电镀铬层精加工;
r、第一步清洗,对工件进行第一步清洗并干燥,然后检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培君俞科宇徐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培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