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16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包括:格栅外框,所述格栅外框为一矩形边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边框和纵边框;若干的横隔板,若干所述横隔板沿着格栅外框纵向设置在两个纵边框之间;和若干的纵向隔离组件,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沿着格栅外框横向设置在两个横边框之间,每个所述纵向隔离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的纵隔板组件,所述纵隔板组件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纵隔板组件包括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其沿着转轴中心分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可以选择格栅间隙的大小,进而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排渣要求进行使用。

A grid structur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领域,往往第一步是将污水通过格栅,过滤掉较大的杂质,污水通过格栅后再进行污水处理的下一个步骤,使用格栅后,在格栅上会积聚固体杂质,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大大降低格栅的过滤效果。而现有的格栅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格栅的间隙,其上的横隔板和纵隔板一般是固定连接在格栅外框上的,因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过滤污水的格栅间隙,过大的格栅间隙会使杂质通过格栅,而过小的格栅则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外框,所述格栅外框为一矩形边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边框和纵边框;若干的横隔板,若干所述横隔板沿着格栅外框纵向设置在两个纵边框之间;和若干的纵向隔离组件,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沿着格栅外框横向设置在两个横边框之间,每个所述纵向隔离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的纵隔板组件,所述转轴一端贯通全部所述横隔板,另一端穿出格栅外框顶部的横边框,所述纵隔板组件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横边框与所述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之间,所述纵隔板组件包括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其沿着转轴中心分布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可以选择格栅间隙的大小,进而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排渣要求进行使用。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上设置有转换格栅间隙大小的纵向隔离组件,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分布在纵向的转轴上,通过转动转轴,可选择不同宽度的纵隔板,进而实现不同格栅间隙的选择。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设计精巧、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的链轮、链条和电机,每一所述转轴伸出横边框的端部均安装有一个所述链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链轮转动。设置驱动机构可驱动转轴转动,通过电机驱动链条传动,同步带动链轮转动,进而选择不同宽度的纵隔板,进而实现不同格栅间隙的选择。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横隔板等间距设置在两个纵边框之间,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等间距设置在两个横边框之间。等间距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格栅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使得在转轴转动起来时,纵隔板不会触碰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纵隔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纵隔板和两个第二纵隔板,两个所述第一纵隔板、两个所述第二纵隔板分别沿着转轴中心对称设置在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隔板和所述第二纵隔板垂直布置。第一纵隔板与第二纵隔板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置在转轴上,使得旋转转轴90°即可改变格栅间隙的大小,较为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隔板的宽度是所述第二纵隔板的宽度的两倍。更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外框、横隔板和纵向隔离组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长期处于污水中,格栅外框、横隔板和纵向隔离组件较为容易生锈损坏,设置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可延长使用寿命。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纵向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格栅外框;2、横隔板;3、纵向隔离组件;4、纵隔板;5、链条;6、电机;11、横边框;12、纵边框;31、转轴;32、链轮;33、纵隔板组件;41、第一纵隔板;42、第二纵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格栅无法选择格栅间隙大小的问题。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纵向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外框1、若干的横隔板2、若干的纵向隔离组件3和驱动机构。其中,为减缓生锈提高使用寿命,格栅外框1、横隔板2和纵向隔离组件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格栅外框1为一矩形边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边框11和纵边框12,横边框11和纵边框12焊接固定,同时,位于格栅外框1顶部的横边框1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所述横隔板2沿着格栅外框1纵向等间距设置在两个纵边框12之间,横隔板2与两个纵边框12焊接固定,同时,横隔板2上对应位置也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3沿着格栅外框1横向等间距设置在两个横边框11之间,每个所述纵向隔离组件3包括转轴31和若干的纵隔板组件33,所述转轴31一端穿过横隔板2上的贯穿孔进而贯通全部所述横隔板2,另一端穿出格栅外框1顶部的横边框11,所述纵隔板组件3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31上,并位于所述横边框11与所述横隔板2、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2之间,所述纵隔板组件33包括不同宽度的纵隔板4,其沿着转轴31中心分布设置;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纵隔板组件33包括两个第一纵隔板41和两个第二纵隔板42,两个所述第一纵隔板41、两个所述第二纵隔板42分别沿着转轴31中心对称设置在转轴31上,且所述第一纵隔板41和所述第二纵隔板42垂直布置,进而使得第一纵隔板41和第二纵隔板42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转轴31上;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纵隔板41的宽度是第二纵隔板42的宽度的两倍。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1转动,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的链轮32、链条5、电机6,每一所述转轴31伸出横边框11的端部均安装有一个所述链轮32,所述电机6通过所述链条5带动所述链轮32转动,如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使用时,初始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宽度较窄的第二纵隔板42处于与格栅外框1平行的状态,此时,形成的格栅间隙较大,阻隔了较大的杂质垃圾。当需要转换、改变格栅间隙大小时,启动电机6,通过电机6驱动链条5传动,同步带动链轮32与转轴31转动,将转轴31旋转90°后,如图3和图4所示,宽度较宽的第一纵隔板41处于与格栅外框1平行的状态,此时,形成的格栅间隙较小,以实现阻隔较小杂质垃圾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可以选择格栅间隙的大小,进而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排渣要求进行使用。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上设置有转换格栅间隙大小的纵向隔离组件,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分布在纵向的转轴上,通过转动转轴,可选择不同宽度的纵隔板,进而实现不同格栅间隙的选择。当需要阻隔较大的杂质垃圾时,转换使用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格栅外框,所述格栅外框为一矩形边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边框和纵边框;/n若干的横隔板,若干所述横隔板沿着格栅外框纵向设置在两个纵边框之间;和/n若干的纵向隔离组件,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沿着格栅外框横向设置在两个横边框之间,每个所述纵向隔离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的纵隔板组件,所述转轴一端贯通全部所述横隔板,另一端穿出格栅外框顶部的横边框,所述纵隔板组件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横边框与所述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之间,所述纵隔板组件包括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其沿着转轴中心分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栅外框,所述格栅外框为一矩形边框,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边框和纵边框;
若干的横隔板,若干所述横隔板沿着格栅外框纵向设置在两个纵边框之间;和
若干的纵向隔离组件,若干所述纵向隔离组件沿着格栅外框横向设置在两个横边框之间,每个所述纵向隔离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的纵隔板组件,所述转轴一端贯通全部所述横隔板,另一端穿出格栅外框顶部的横边框,所述纵隔板组件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横边框与所述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之间,所述纵隔板组件包括不同宽度的纵隔板,其沿着转轴中心分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的链轮、链条和电机,每一所述转轴伸出横边框的端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星孙殿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沪利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