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包括称重机构、装料容器、分别设于称重机构两侧的抹平机构和压实机构、以及控制器;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与装料容器的容腔相连通,抹平机构具有能伸入容腔内以将物料的堆积面进行抹平的抹平单元,压实机构具有能伸入容腔内以将物料压实的压实单元,控制器与第一出料口电连接,并用以控制出料量。还提供一种冶炼炉,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出料口向装料容器容腔中的出料量,可向装料容器中逐步释放定量的物料,并通过抹平单元和压实单元以对物料进行抹平和压实,以使装料容器不同位置及不同装料容器间粉体堆积密度得到精确的均一化的控制,能有效避免由粉体密度差异而导致的冶炼炉中冶炼效果的差异。
Charging device and furnace of s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冶炼炉装料装置及冶炼炉
本技术涉及冶炼
,特别是涉及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及冶炼炉。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对石墨负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高温石墨化工序在负极材料生产中至关重要,现有的制备石墨负极材料的一种方法是在耐火材料构筑的长形炉体内,装入炭的坯料和颗粒料,组成导电的炉芯,在炉芯的四周是绝热保温料。作为炉头的两上端墙上设置有导电电极,并与电源相连接,构成通电的回路。当电路开启,炉芯由于电阻的作用即发热升温,使炭的坯料在2200~3000℃的温度下,经高温热处理而转变为人造石墨。高温石墨化工序对负极材料的生产制备至关重要,目前在使用艾奇逊石墨化炉进行石墨化过程中,需要先向石墨坩埚中装填物料然后再放入石墨化炉中进行高温石墨化,但是传统的制备工艺得到的石墨化产品在效果上存在随机性和差异,无法对石墨化得到的产品效果进行精确的均一化控制,难以符合工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冶炼产品均一性的冶炼炉装料装置,特别是提高装料容器不同位置及不同装料容器间粉体堆积密度的一致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冶炼产品均一性的冶炼炉。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包括:称重机构、装料容器、抹平机构、压实机构、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装料容器设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下方,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装料容器的容腔相连通,所述抹平机构和所述压实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两侧,所述抹平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的堆积面进行抹平的抹平单元,所述压实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压实的压实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电连接,并用以控制出料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冶炼炉装料装置还包括密封仓体、位于所述密封仓体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抹平机构和压实机构均位于所述密封仓体内,所述进料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称重机构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仓体内设有竖向延伸的液压立柱,所述液压立柱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所述抹平机构和所述压实机构均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机构具有第一托举支架,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具有可伸缩部,所述第一托举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上,所述第一托举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可伸缩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平机构包括第二托举支架、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二托举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上,所述第二托举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抹平单元连接于所述转轴并能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平单元上连接有感触器,所述感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实机构包括第三托举支架以及施力杆,所述第三托举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上,所述第三托举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杆连接,所述压实单元与所述施力杆固定连接并能在所述施力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实单元的压实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实单元与所述压实面相对的背面设有水平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水平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设有第一抽真空装置,所述称重机构相应的设有第一通气件,所述密封仓体设有第二抽真空装置以及第二通气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冶炼炉装料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密封仓体下方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辊道组件和设于所述辊道组件上的水平定位仪,所述辊道组件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辊道,所述水平定位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冶炼炉装料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单元、自所述升降单元的一端轴向延伸的可收缩的升降杆、设于所述升降杆上的纵向定位仪,所述升降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着所述辊道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升降杆能分别穿过所述辊道组件之间的空隙并支撑所述装料容器进出所述密封仓体,所述纵向定位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冶炼炉,包括上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冶炼炉装料装置及冶炼炉,通过控制器控制称重机构第一出料口向装料容器的容腔中的出料量,可向装料容器中逐步释放定量的物料,并通过抹平单元和压实单元以对装料容器的容腔中的物料进行抹平和压实,以使装料容器不同位置及不同装料容器间粉体堆积密度得到精确的均一化的控制,能有效避免由粉体密度差异而导致的冶炼炉中冶炼效果的差异,保证所冶炼产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冶炼炉装料装置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抹平机构的剖视图(抹平前);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抹平机构的剖视图(抹平后);图5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实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机构和升降机构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号:20-装料容器、30-密封仓体、31-液压立柱、40-称重机构、41-第一出料口、410-第一出料阀门、411-可伸缩部、412-第一托举支架、50-抹平机构、51-抹平单元、52-第二托举支架、53-电机、54-转轴、60-压实机构、61-压实单元、62-第三托举支架、63-施力杆、70-进料机构、71-第二出料口、710-第二出料阀门、80-传送机构、810-辊道、90-升降机构、91-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示例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该装料装置包括装料容器20、密封仓体30、称重机构40、抹平机构50、压实机构60、传送机构80以及升降机构90。其中,该冶炼炉可以用于制备碳化硅、铁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在一个耐火砖砌成的长方形容器中装有炉料,两根炭素电极插入炉中,炉芯装在两电极之间,发电机接在电极上,大电流通过炉芯产生高温,炉芯周围炉料进行化学反应进行冶炼,本优选实施例以石墨炉进行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称重机构、装料容器、抹平机构、压实机构、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装料容器设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下方,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装料容器的容腔相连通,所述抹平机构和所述压实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两侧,所述抹平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的堆积面进行抹平的抹平单元,所述压实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压实的压实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电连接,并用以控制出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称重机构、装料容器、抹平机构、压实机构、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装料容器设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下方,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装料容器的容腔相连通,所述抹平机构和所述压实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称重机构的两侧,所述抹平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的堆积面进行抹平的抹平单元,所述压实机构具有能伸入所述容腔内以将物料压实的压实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电连接,并用以控制出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仓体、位于所述密封仓体上方的进料机构,所述抹平机构和压实机构均位于所述密封仓体内,所述进料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称重机构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仓体内设有竖向延伸的液压立柱,所述液压立柱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所述抹平机构和所述压实机构均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具有第一托举支架,所述称重机构的第一出料口具有可伸缩部,所述第一托举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上,所述第一托举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可伸缩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平机构包括第二托举支架、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二托举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液压立柱上,所述第二托举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抹平单元连接于所述转轴并能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冶炼炉装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李淑慧,路鹏飞,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乌兰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