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05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25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3);其中所述放卷部(3)外侧的基座(1)向上延伸有输送架(4);其具有输送部(41),其沿着基座(1)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沿着输送部(41)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43)、中转件(44);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的端头向外侧延伸;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线材在生产及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供给性输送,线材顺利输送并得到了极大空间及长度上的延伸,容纳较多的线材进行转向性输送。

A kind of wire f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
本申请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紧固件是一种需求量巨大的配件,其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紧固件的生产原料往往是线材,线材一般由专门的生产商提供,生产商提供的线材往往直径较大,需要经过抽线机的抽线得到适合加工的线材。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0853030.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件生产用自动化抽线机,包括基座、承接板、中心框、抽线部、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主拉动装置、控制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圈环形槽,承接板位于基座上方,承接板底部固定有若干滚轮,滚轮位于环形槽内,所述承接板顶部固定有一个中心框,承接板底部连有一根竖直的转轴,转轴穿过基座,转轴末端与一第一动力装置相连,所述主拉动装置位于基座的右侧,主拉动装置与基座之间的区域内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有若干抽线部,抽线部由辅助滚柱和抽线模具组成。本技术通过将承接板与转轴相配合,使得原始线材可主动进行送料,降低了主拉动装置的负载,使用方便。在加工设备的改进与设计中,为进行供给性的输送装置进行公开与设计。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基座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其中所述放卷部外侧的基座向上延伸有输送架;其具有输送部,其沿着基座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沿着输送部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中转件;输送件,沿着输送部的端头向外侧延伸;中转件,沿着输送部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所述输送部底部的基座向上凸出有输送座,其底面与基座固定并向上凸出呈锥形;输送部底部固定安装于输送座中心凹陷的槽中。所述输送件沿着输送部顶侧端头、中转件沿着输送部内侧壁均进行横向并呈柱状。沿着输送部顶侧端头沿着输送件的端头位置设有一顶转轮用于顶端位置的线材过渡及转向输送;沿着输送部内侧壁与中转件的交接位置设有一转向轮用于内侧壁位置的线材过渡输送及转向供给。所述输送件的外侧端头上还设有一套位轮用于接入线材进行套接输送;输送件的内侧壁向外侧还至少延伸有一挡位体,其用于沿着输送件侧壁阻隔并保持线材的输送位置;中转件端头与输送部内侧壁的交接位置上延伸有一加固角用于增强其连接位置的固定性。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线材在生产及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供给性输送,线材顺利输送并得到了极大空间及长度上的延伸,容纳较多的线材进行转向性输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收缩设备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收缩器的具体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申请中收放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收卷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中收卷架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中供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3;其中所述放卷部3外侧的基座1向上延伸有输送架4;其具有输送部41,其沿着基座1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沿着输送部41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43、中转件44;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的端头向外侧延伸;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线材在生产及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供给性输送,线材顺利输送并得到了极大空间及长度上的延伸,容纳较多的线材进行转向性输送。参见图1至图6中所示,如图6所示的供给装置应用于图1中的收缩设备中。本申请供给装置的实施例1中,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3;放卷部3为一根圆锥状的框架或锥状的框架,沿着其上套接有一卷装的线材进行输送。放卷部3外侧的基座1向上延伸有输送架4,通过输送架4与放卷部3配合,进而实现卷装线材的供给性输送,采用放卷及放线的方式,充分的利用输送架4的框架式结构,将线材分离并铺设开。输送架4;其具有输送部41,其沿着基座1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利用竖向的柱状或架式结构,将线材延伸竖向打开通过内部的框架结构,将线材环绕性的穿过或贴合性的穿过。沿着输送部41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43、中转件44;输送件43对线材由底部的放卷部3中接纳至框架中进行输送,再利用中转件44将框架中过渡及容纳的线材延伸性的输送至加固结构中,保证供给线材的效果稳定,避免线材在中间输送或供给过程中发生外部摩擦或阻隔。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的端头向外侧延伸,其设置于放卷部3的顶端,沿着其上部将放卷部3中的线材打开并分离的接入至框架结构的输送架4中,实现开卷或开线的稳定,避免线材之间发生凌乱。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在线材沿着输送架4内部输送完毕后,沿着输送架4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壁向外延伸一柱状的中转件44,将线材统一并定向的输送至加工处或加工口或收缩器中进行加工。本申请供给装置的实施例2中,所述输送部41底部的基座1向上凸出有输送座42。输送座42为输送部41底部的固定结构,通过稳定的加强及固定结构保证稳定的支撑及固定效果。输送座42,其底面与基座1固定并向上凸出呈锥形;在安装输送座42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可拆卸或安装的方式保证输送部41与输送座42之间稳定的结合与固定。输送部41底部固定安装于输送座42中心凹陷的槽中,设置槽式的结构形成固定的插接安装整体。本申请供给装置的实施例3中,所述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顶侧端头向右侧横向延伸呈架式结构,保证线材的接入与长度容纳,其中,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内侧壁向左进行横向并呈柱状,形成线材右侧进入左侧送出的效果,保证右进左出即一侧进一侧出的稳定传输与容纳效果。本申请供给装置的实施例4中,沿着输送部41顶侧端头沿着输送件43的位置设有一顶转轮41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部(3)外侧的基座(1)向上延伸有/n输送架(4);其具有/n输送部(41),其沿着基座(1)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n沿着输送部(41)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43)、中转件(44);/n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的端头向外侧延伸;/n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对线材进行总体支撑的基座(1),基座(1)上设有用于铺设线材进行供给的放卷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部(3)外侧的基座(1)向上延伸有
输送架(4);其具有
输送部(41),其沿着基座(1)底部向上延伸呈柱状或架式结构;
沿着输送部(41)的端部及内部分别向外侧延伸有输送件(43)、中转件(44);
输送件(43),沿着输送部(41)的端头向外侧延伸;
中转件(44),沿着输送部(41)的内侧壁向外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材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部(41)底部的基座(1)向上凸出有
输送座(42),其底面与基座(1)固定并向上凸出呈锥形;
输送部(41)底部固定安装于输送座(42)中心凹陷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材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日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丰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