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所述电解脱机构用于与电解脱器配合,实现植入物的电解脱,其包括植入物、解脱部、导电部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在吸附电解质后能够使解脱部与阴极导电部持续保持电导通,以此提高电解脱操作的可靠性,克服现有的电解脱装置的解脱时间长,需要多次解脱的问题。所述电解脱装置采用上述电解脱机构,故而使得解脱部在导管的内部即可进行电解脱,不必将解脱部推出导管的远端开口,可避免植入物伸出导管的远端开口过长而引发危险,以及避免“顶管”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电解脱装置在植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
技术介绍
颅内血管瘤是血管异常改变造成的血管的瘤样凸起,尤其是颅内动脉瘤,当血管内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会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自1991年Guglielmi等首次报道Guglielmidetachablecoil(电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随着材料及治疗设备的发展,弹簧圈的栓塞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请参考图1,其是现有的电解脱弹簧圈的剖面示意图,该电解脱弹簧圈包括微导管10、推送杆20、导电丝30、弹簧圈40和解脱点31。所述微导管10的远端开口12保持在近瘤颈处,所述推送杆20穿设于所述微导管10的内部,所述推送杆20的内部设置导电丝30,所述导电丝30的近端与外部解脱器(未图示)电连接,所述导电丝30的远端通过解脱点31与弹簧圈40连接。所述推送杆20的远端设置弹性件21,所述弹性件21用于使推送杆20的远端更为柔软,易于穿梭通过颅内弯曲血管,所述微导管10的远端设有第一显影区域11,所述弹性件21设有第二显影区域22,医生通过观察第一显影区域11与第二显影区域22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推送杆20在微导管10中的行进位置,进而判断弹簧圈40是否进入动脉瘤腔。如图1所示,在解脱弹簧圈40时,往往需要第一显影区域11与第二显影区域22形成“倒T”影像,亦即第二显影区域22向微导管10的远端延伸,并完全越过第一显影区域11,才能确保解脱点31从微导管10的远端开口12中伸出,从而能够使解脱点31接触血液,使解脱点31具有电解脱的解脱环境,此时,才能实施对解脱点31通电的电解操作,而后使弹簧圈40脱离。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受限于微导管10、推送杆20各自的公差,在第一显影区域11与第二显影区域22形成“倒T”影像时,存在解脱点31未能伸出微导管10的远端开口12的情况,此时,需要医生反复多次操作,才能使得弹簧圈40顺利解脱。并且,由于接触血液后的电解环境存在不稳定性,包括血液和血栓等影响因素综合形成随机的电解环境,可能导致解脱时间过长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解脱点31伸出微导管10的远端开口12过多的情况,此时,超出远端开口12的解脱点31和推送杆20容易戳坏动脉瘤而引发破裂危险。此外,通过推送杆20将未解脱的弹簧圈40推出微导管10的远端开口12时,有时会发生包括弹簧圈40近端在内的整个解脱区域使得微导管10脱离瘤腔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顶管”效应,这时亦会引发危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解脱弹簧圈需要多次操作解脱,以及解脱点需伸出微导管后电解脱易引发危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以解决现有电解脱装置存在的解脱可靠性低以及伸出微导管过长而易引发危险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脱机构,用于与电解脱器配合,实现植入物的电解脱,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物;解脱部,远端与所述植入物连接,且所述解脱部被配置为通过电导通电解溶蚀,以解除所述植入物与所述解脱部之间的连接;导电部,包括:阳极导电部,包覆有第一绝缘部,且所述阳极导电部的远端与所述解脱部的近端连接,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正极连接;以及阴极导电部,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负极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绝缘部实现与所述阳极导电部的电绝缘;以及吸附部,用以在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可选的,所述吸附部由水凝胶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吸附部包裹所述解脱部,并用以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可选的,所述吸附部为螺旋结构或中空管件,套接在所述解脱部上。可选的,所述吸附部涂覆在所述解脱部上,并用以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可选的,所述水凝胶材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水凝胶;明胶改性水凝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透明质酸及其改性交联水凝胶;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N-甲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酯类水凝胶;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衍生自一种或多种烯烃不饱和可聚合羧酸单体的交联可膨胀聚合物;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其衍生物水凝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解脱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解脱机构,且还包括:导管;以及推送杆,与所述电解脱机构的近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电解脱机构与所述推送杆均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且所述推送杆用于与所述导管相配合,将所述电解脱机构推送至目标位置。可选的,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设置有一柔性件,所述推送杆通过所述柔性件与所述电解脱机构连接。可选的,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柔性件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导电部穿设于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柔性件中;所述阴极导电部包覆有第二绝缘部,以与所述推送杆、所述柔性件电绝缘,所述阴极导电部的远端暴露于所述第二绝缘部之外并与所述解脱部通过所述吸附部电导通。可选的,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柔性件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阳极导电部穿设于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柔性件中,且所述推送杆与所述柔性件共同被配置为所述阴极导电部。可选的,所述吸附部与所述柔性件沿轴向并列设置,并且所述吸附部位于所述柔性件的远端。可选的,所述吸附部的近端在所述柔性件内,且所述吸附部的远端从所述柔性件的远端伸出。可选的,所述吸附部整个在所述柔性件的内部。可选的,所述柔性件具有第一显影部,所述导管的远端设有第二显影部,所述第一显影部和所述第二显影部均由显影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脱机构以及电解脱装置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脱机构通过吸附部吸附电解质后,使解脱部与阴极导电部持续保持电导通,从而形成供解脱部电解溶蚀的电解脱环境,故而在对导电部通电后,与阳极导电部连接的解脱部即与阴极导电部发生电化学反应,使解脱部自身发生电解溶蚀,如此,使得植入物与解脱部脱离连接并离开整个电解脱机构;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吸附部在吸附电解质后能够持续导通解脱部与阴极导电部,形成稳定的电解环境,故而能够提高电解脱操作的可靠性,克服了现有电解脱装置的解脱时间长,需要多次解脱的问题,提高了安全解脱可靠性;第二、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脱装置中,由于采用上述电解脱机构,故而能够使得解脱部在导管的内部即可进行电解脱,不必将解脱部推出导管的远端开口,即可确保解脱部能够接触电解质而形成稳定的电解质微循环电解脱环境,使得植入物可在导管的内部任意位置进行安全有效的电解脱,如此,可避免植入物伸出导管的远端开口过长而引发危险,同时避免“顶管”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电解脱装置在植入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脱装置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向导管滴注生理盐水等电解质,使吸附部始终能够吸附电解质,可确保解脱部始终具有可电解脱的稳定的电解质微循环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脱机构,用于与电解脱器配合,实现植入物的电解脱,其特征在于,包括:/n植入物;/n解脱部,远端与所述植入物连接,且所述解脱部被配置为通过电导通电解溶蚀,以解除所述植入物与所述解脱部之间的连接;/n导电部,包括:/n阳极导电部,包覆有第一绝缘部,且所述阳极导电部的远端与所述解脱部的近端连接,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正极连接;以及/n阴极导电部,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负极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绝缘部实现与所述阳极导电部的电绝缘;以及/n吸附部,用以在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脱机构,用于与电解脱器配合,实现植入物的电解脱,其特征在于,包括:
植入物;
解脱部,远端与所述植入物连接,且所述解脱部被配置为通过电导通电解溶蚀,以解除所述植入物与所述解脱部之间的连接;
导电部,包括:
阳极导电部,包覆有第一绝缘部,且所述阳极导电部的远端与所述解脱部的近端连接,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正极连接;以及
阴极导电部,近端用于与所述电解脱器的负极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绝缘部实现与所述阳极导电部的电绝缘;以及
吸附部,用以在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由水凝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裹所述解脱部,并用以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为螺旋结构或中空管件,套接在所述解脱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涂覆在所述解脱部上,并用以吸附电解质后使所述解脱部与所述阴极导电部电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材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水凝胶;明胶改性水凝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透明质酸及其改性交联水凝胶;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N-甲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聚酯类水凝胶;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交联水凝胶;衍生自一种或多种烯烃不饱和可聚合羧酸单体的交联可膨胀聚合物;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其衍生物水凝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郭远益,陈冰,常孟琪,王亦群,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