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相机的固视装置及眼底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90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及眼底相机,其中固视装置包括:环形固定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前镜筒的一端外侧;安装臂,至少为一个,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前镜筒的一端端部相对,具有用于安装固视灯的安装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将固视灯通过固视装置安装在镜筒外部,既不会增加眼底相机的装配难度,也不会增大镜筒体积,成本增加少。

A fixation device and fundus camera of fundus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底相机的固视装置及眼底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眼科光学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眼底相机的固视装置及眼底相机。
技术介绍
眼底相机主要用于拍摄人眼视网膜图像,以便医疗人员检查眼底病或辅助医疗人员判断其它器官的病情。眼底的血管是人体唯一可通过体表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医疗人员通过眼底相机可以检查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以及屈光介质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可以通过眼底相机的协助对其它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判断,例如通过筛选视网膜照片检测脑梗塞、脑溢血、脑动脉硬化、脑肿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化黄斑变性等。越早检测出这些疾病越有利于临床治疗,因此眼底相机普遍用于临床筛查眼底疾病,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正常情况下,被测者的眼球会处于随意转动状态,而这种情况不利于医疗人员采集不同区域内的眼底照片。此外,由于眼底镜头内部昏暗,被测者很难固定视线以便配合医疗人员采集特定区域眼底的照片。因此,相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来帮助被测者固定视线,使相机能够顺利找到瞳孔并拍摄到眼底照片。目前,市面上的台式或手持式眼底相机为了解决此问题,会通过采用反射式结构或弹片机构在照明光路内部引入固视灯。而这种方式会导致装配难度高,镜筒体积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眼底相机在照明光路内引入固视灯导致设备装配难度高、镜筒体积大和成本高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在照明光路内引入固视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固视装置的眼底相机。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包括:环形固定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前镜筒的一端外侧;安装臂,至少为一个,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前镜筒的一端端部相对,具有用于安装固视灯的安装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臂上形成有引线槽,用于安装与所述安装位连接的引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线槽开设在所述安装臂的远离所述前镜筒的一侧,且所述引线槽内设有可拆卸固定压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口,设置在所述前镜筒上;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件上;固定外螺纹,设置在所述前镜筒一端外壁上;固定压圈,套设在所述前镜筒一端外壁上,与所述固定外螺纹固定螺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包括前镜筒,安装在前镜筒一端内部的接目镜,以及固视灯,所述固视灯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视装置安装在所述前镜筒的一端外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后镜筒,一端与所述前镜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屈光调节后盖,一端与所述后镜筒的另一端可移动地套接,所述屈光调节后盖的另一端适于固定安装拍照组件;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前镜筒做轴向伸缩,并带动所述后镜筒和所述屈光调节后盖一起动作;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屈光调节后盖相对于所述后镜筒做轴向伸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筒,套设在所述前镜筒外部,具有驱动螺旋通孔和定位旋转通孔;前镜筒驱动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镜筒外部,伸入至所述驱动螺旋通孔内部;镜筒固定座,套设在所述驱动筒外部,具有镜筒导向通孔和前镜筒定位柱;伸出所述驱动螺旋通孔的所述前镜筒驱动柱伸入至所述镜筒导向通孔内部;所述前镜筒定位柱伸入至所述定位旋转通孔内部;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筒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前镜筒运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镜筒固定座上;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带轮,与所述联轴器连接;第一驱动环,套设在所述驱动筒的外部,与所述驱动筒固定连接;第一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一驱动环上;所述第一驱动环包括:环形主体;固定脚,为多个,一体设置在所述环形主体的内侧面上,用于与所述驱动筒接触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皮带限位件,横截面为U形,所述皮带限位件卡合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脚之间,U形槽容置所述环形主体的一部分后,两侧壁高出所述环形主体一部分,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皮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后盖驱动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后镜筒的伸入至所述屈光调节后盖3内部部分的外壁上;后盖导向通孔,设置在所述屈光调节后盖上,用于供所述后盖驱动柱穿出;驱动套,套设在所述屈光调节后盖上,内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后盖驱动柱穿出所述后盖导向通孔后露出的部分相配合的驱动螺纹;限位盖,套设在所述屈光调节后盖上,且位于所述驱动套外侧,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屈光调节后盖相对固定;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屈光调节后盖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包括环形固定件和安装臂,环形固定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前镜筒的一端外侧,至少一个安装臂一端与环形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前镜筒一端的端部相对,具有用于安装固视灯的安装位;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将固视灯通过固视装置安装在镜筒外部,既不会增加眼底相机的装配难度,也不会增大镜筒体积,成本增加少。2.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安装臂上形成有引线槽,用于安装与安装位连接的引线,通过引线对安装在安装位上的固视灯进行控制。3.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引线槽开设在安装臂的远离前镜筒的一侧,且引线槽内设有可拆卸固定压条,可拆卸固定压条方便维修。4.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固定结构包括限位口、限位块、固定外螺纹、固定压圈等,安装简单方便。5.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包括前镜筒、安装在前镜筒一端内部的接目镜,以及固视灯,固视灯通过上述的固视装置安装在前镜筒的一端外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固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装配难度小,镜筒直径小,成本低。6.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包括前镜筒、后镜筒和屈光调节后盖,以及用于调节前镜筒做轴向伸缩,并带动后镜筒和屈光调节后盖一起动作的第一调节装置,以及调节屈光调节后盖相对于后镜筒做轴向伸缩的第二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眼底相机的屈光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前镜筒做轴向伸缩,主要用于捕捉被观测物体,当捕捉到被观测物体时,第二调节装置调节屈光调节后盖做轴向伸缩,将图像调节至清晰状态;本专利技术眼底相机的屈光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的结构设计,屈光调节范围大,能够适应各种情况下的眼底清晰拍照。7.本专利技术的眼底相机,第一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筒、前镜筒驱动柱、镜筒固定座和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驱动驱动筒旋转后,设置在驱动筒上的驱动螺纹通孔推动前镜筒驱动柱,进而驱动前镜筒运动;定位旋转通孔和前镜筒定位柱的设计,使得驱动筒自身只能做径向旋转,不会做轴向运动;由于后镜筒的一端与前镜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屈光调节后盖套接在后镜筒的另一端上,因而当第一调节装置驱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固定件(100),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前镜筒(1)的一端外侧;/n安装臂(200),至少为一个,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件(100)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前镜筒(1)的一端端部相对,具有用于安装固视灯的安装位(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相机固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固定件(100),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前镜筒(1)的一端外侧;
安装臂(200),至少为一个,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件(100)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前镜筒(1)的一端端部相对,具有用于安装固视灯的安装位(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200)上形成有引线槽(201),用于安装与所述安装位(101)连接的引线(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槽(201)开设在所述安装臂(200)的远离所述前镜筒(1)的一侧,且所述引线槽(201)内设有可拆卸固定压条(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限位口(301),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上;
限位块(302),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件(100)上;
固定外螺纹(303),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一端外壁上;
固定压圈(304),套设在所述前镜筒(1)一端外壁上,与所述固定外螺纹固定螺接。


5.一种眼底相机,包括前镜筒(1),安装在前镜筒(1)一端内部的接目镜,以及固视灯,所述固视灯通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视装置安装在所述前镜筒(1)的一端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镜筒(2),一端与所述前镜筒(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屈光调节后盖(3),一端与所述后镜筒(2)的另一端可移动地套接,所述屈光调节后盖(3)的另一端适于固定安装拍照组件(4);
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前镜筒(1)做轴向伸缩,并带动所述后镜筒(2)和所述屈光调节后盖(3)一起动作;
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屈光调节后盖(3)相对于所述后镜筒(2)做轴向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
驱动筒(51),套设在所述前镜筒(1)外部,具有驱动螺旋通孔(52)和定位旋转通孔(53);
前镜筒驱动柱(54),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外部,伸入至所述驱动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斌常献刚和超张大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