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护角,其包括呈L形的外边框及与外边框两侧相连围成容纳槽的侧边框,侧边框的内壁设有多个防滑凸点,相邻的防滑凸点之间形成容胶槽;一侧边框的外壁设有圆台座,圆台座的大端面与侧边框连接,另一侧边框的外壁设有与圆台座相适配的圆形凹腔,圆形凹腔的半径大于圆台座的小端面半径且小于圆台座的大端面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侧边框的内侧壁分布防滑凸点,提高了侧边框内壁的粗糙程度,防止护角滑落;在护角上设置圆台座和圆形凹腔,下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台座的一部分插入到上一个光伏组件开设的圆形凹腔中,使得层叠的光伏组件对齐避免移位。
Angle protection of photovoltaic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护角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护角。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光伏组件的盖板和背板都采用玻璃制作,本身具有很大的抗机械载荷能力,考虑到成本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市场上要求光伏组件是无框的设计。目前,在对光伏组件进行运输时,常采用将多个光伏组件依次叠放的形式。为了避免光伏组件在堆叠和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常采护角对其进行保护。现有的护角内壁都是光滑的,护角在打完胶装到光伏组件上后,护角容易歪斜、滑动甚至脱落,且光伏组件叠放时,护角也容易歪斜和滑动,不利于多层光伏组件的堆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护角,解决现有的护角胶装到光伏组件上和堆叠时容易歪斜及滑动的问题。一种光伏组件护角,包括呈L形的外边框及与所述外边框两侧相连围成容纳槽的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内壁设有多个防滑凸点,相邻的所述防滑凸点之间形成容胶槽;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圆台座,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与所述侧边框连接,另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圆台座相适配的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半径大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半径且小于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半径。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光伏组件护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侧边框的内侧壁分布防滑凸点,提高了侧边框内壁的粗糙程度,可以使防滑凸点和光伏组件的有效接触面积最大化,且相邻的防滑凸点之间形成可容纳胶水的容胶槽,保证了护角与光伏组件粘结的牢固性;在护角上设置圆台座和圆形凹腔,下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台座的一部分插入到上一个光伏组件开设的圆形凹腔中,使得层叠的光伏组件对齐避免移位,且同时层叠的光伏组件之间相隔一定距离,避免光伏组件摩擦损坏。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护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上设有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垂直连接,所述立柱本体可与所述圆形凹腔的表面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形凹腔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本体由弹性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点从所述侧边框的一侧延伸至所述侧边框的另一侧,且多个所述防滑凸点均匀分布在所述侧边框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点的表面设有多个连续的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点的截面形状呈圆弧面状。进一步地,所述外边框的内壁设有隔断条。进一步地,所述隔断条从一所述侧边框延伸至另一所述侧边框。进一步地,所述隔断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断条均匀间隔设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护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护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圆台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护角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10、外边框;20、侧边框;30、容纳槽;40、防滑凸点;41、容胶槽;50、圆台座;51、大端面;52、小端面;60、圆形凹腔;70、立柱本体;80、隔断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请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护角,包括呈L形的外边框10及与所述外边框10两侧相连围成容纳槽30的侧边框20,在侧边框20和外边框10的内壁打完胶水,再将光伏组件的四个角部分别嵌入容纳槽30内。所述侧边框20的内壁设有多个防滑凸点40,相邻的所述防滑凸点40之间形成容胶槽41。侧边框20的内侧壁分布防滑凸点40,提高了侧边框20内壁的粗糙程度,可以使防滑凸点40和光伏组件的有效接触面积最大化,避免护角滑动。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所述侧边框20的外壁设有圆台座50,所述圆台座50的大端面51与所述侧边框20连接,另一所述侧边框20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圆台座50相适配的圆形凹腔60,所述圆形凹腔60的半径大于所述圆台座50的小端面52半径且小于所述圆台座50的大端面51半径。在护角上设置圆台座50和圆形凹腔60,下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台座50的一部分插入到上一个光伏组件开设的圆形凹腔60中,使得层叠的光伏组件对齐避免移位,且同时层叠的光伏组件之间相隔一定距离,避免光伏组件摩擦损坏。所述圆台座50的小端面52上设有立柱本体70,所述立柱本体70与所述圆台座50的小端面52垂直连接,所述立柱本体70可与所述圆形凹腔60的表面相抵接。下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台座50插入上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形凹腔60中时,圆台座50的小端面52是不和圆形凹腔60接触的,设置立柱本体70,圆台座50插入圆形凹腔60时,立柱本体70与圆形凹腔60表面抵接,避免圆台座50在圆形凹腔60中晃动。具体的,所述立柱本体70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形凹腔60的高度。所述立柱本体70由弹性材质制成,例如橡胶材质。具体的,所述防滑凸点40从所述侧边框20的一侧延伸至所述侧边框20的另一侧,且多个所述防滑凸点40均匀分布在所述侧边框20的内壁。上述分布的防滑凸点40与双玻光伏组件的有效接触面积最大化,且防滑凸点40均匀分布使得容胶槽41均匀分布,即使得硅胶于侧边框20内壁均匀分布,保证了护角与光伏组件粘结的牢固性。具体的,所述防滑凸点40的表面设有多个连续的凸起部。即防滑凸起的截面形状呈波纹状,提高侧边框20内壁的粗糙程度,避免护角滑动。或者所述防滑凸点40的截面形状呈圆弧面状。或者,所述防滑凸点具有朝向外边框设置的直角边和具有朝向侧边框外侧设置的斜边。防滑凸点起到一定导向作用,便于光伏组件的边角嵌入两侧边框之间,组装后直角边起支撑和防滑作用,使得侧边框与光伏组件粘结牢固。具体的,所述外边框10的内壁设有隔断条80。所述隔断条80从一所述侧边框20延伸至另一所述侧边框20。所述隔断条8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断条80均匀间隔设置。光伏组件嵌入容纳槽30内时,通过隔断条80的设置,使光伏组件与外边框10的内壁相隔一定距离,可以避免外边框10内壁的硅胶被完全挤出,保留一定量的硅胶,使光伏组件和外边框10的内壁粘结牢固。使用过程:在侧边框20和外边框10的内壁打完胶水,再将光伏组件的四个角部分别嵌入容纳槽30内,然后将装好护角的光伏组件一层层堆叠,下一个光伏组件护角上的圆台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护角,包括呈L形的外边框及与所述外边框两侧相连围成容纳槽的侧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设有多个防滑凸点,相邻的所述防滑凸点之间形成容胶槽;/n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圆台座,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与所述侧边框连接,另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圆台座相适配的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半径大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半径且小于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护角,包括呈L形的外边框及与所述外边框两侧相连围成容纳槽的侧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的内壁设有多个防滑凸点,相邻的所述防滑凸点之间形成容胶槽;
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圆台座,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与所述侧边框连接,另一所述侧边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圆台座相适配的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半径大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半径且小于所述圆台座的大端面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上设有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与所述圆台座的小端面垂直连接,所述立柱本体可与所述圆形凹腔的表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形凹腔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田,徐亮亮,张宗亮,田原,梁双,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