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设于所述激光器出光路径上的准直镜,以及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激光分束通路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上的多根激光分束支路管,每根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均设置有打标工作头,最末组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设置有末端反射镜,其余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设置有分束镜,激光器工作时,其发出的激光束能够被各分束镜及末端反射镜分束或反射后传送至各打标工作头中而分别进行打标工作,其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多位置不同图形的打标,大幅地提升了激光打标的效率。
A laser beam splitting mar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打标是指利用激光束照射物体,以使得物体表层蒸发露出深层物质,从而在物体的表面上刻画出图案、商标或文字等标记。目前,一个激光打标机通常仅能够同时在一个物体的一处部位打出一处标记,这样在生产线操作加工过程中,严重地影响着激光打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以提高激光打标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设于所述激光器出光路径上的准直镜,以及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激光分束通路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上的N根激光分束支路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有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沿着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分布,且每根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均设置有打标工作头,沿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的长度方向自前向后依次间隔地设置有N-1组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向后投射的第一激光束和向下投射的第二激光束的分束镜,所述的N-1组分束镜依次设于前N-1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最末组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向下投射的末端反射镜。优选地,所述打标工作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一侧,每个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反射至所述打标工作头上的反射镜。进一步地,所述打标工作头中设置有扫描振镜,经所述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被投射至所述扫描振镜上。优选地,所有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沿着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地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上,相应地,所有的所述分束镜及所述的末端反射镜也均匀间隔地设于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中。优选地,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末端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之间呈45°夹角。优选地,所述的激光分束支路管设置有三根,相应地,所述分束镜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束镜分别位于前两根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优选地,所述打标装置还包括机座,所述打标组件能够沿水平方向平移及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打标组件平移及升降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平移座、驱使所述平移座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于所述平移座上的升降座、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座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打标组件设于所述升降座的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于所述机座上的齿条、转动地设于所述平移座下方的齿轮,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齿轮旋转的电机,所述机座与所述平移座之间还设有提供所述平移座平移运动导向的导向结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通过设置多组分束镜和反射镜,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分束后传送至各打标工作头中而分别进行打标工作,其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多位置不同图形的打标,大幅地提升了激光打标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的侧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中打标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打标组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的打标组件的仰视图;附图6为沿其中一根激光分束支路管的纵向剖切后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中打标组件中光路远离示意图;其中:1、机座;2、激光器;3、打标组件;31、激光分束通路管;32、激光分束支路管;33、打标工作头;34、分束镜;35、末端反射镜;36、扫描振镜;37、反射镜;4、驱动装置;41、升降座;42、升降驱动机构;43、平移座;44、齿条;45、齿轮;46、电机;47、导向结构;5、冷却水箱;6、控制台;7、准直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2、设于激光器2出光路径上的准直镜7,以及打标组件3。参见图3至图7所示,打标组件3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激光分束通路管3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连接在激光分束通路管31上的N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有的激光分束支路管32沿着激光分束通路管3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分布,且每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下部均设置有打标工作头33,沿着激光分束通路管31的长度方向自前向后依次间隔地设置有N-1组分束镜34,以及一组末端反射镜35,这N-1组分束镜34依次设于前N-1组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上部,末端反射镜35设于最末组的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上部。每组分束镜34均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向后投射的第一激光束和向下投射的第二激光束,末端反射镜35则用于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反射后向下投射。本实施例中,激光分束支路管32设置有3根,即N=3,三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沿着激光分束通路管31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地连接在激光分束通路管31上。相应地,打标工作头33设置有三个,分束镜34设置有两个,两个分束镜34分别设于前两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上部,末端反射镜35设于第三根激光分束管32的上部,且2个分束镜34与1个末端反射镜35也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激光分束通路管31中。如此,参见图4、图7所示,经激光器2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准直镜7准直处理后进入激光分束通路管31,先经第一个分束镜34分束处理后分束形成两股激光束,一股激光束向下投射至第一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中以用于第一个打标工作头33打标使用,另一股激光束向后投射至第二个分束镜34;第二个分束镜34接收到该激光束后也将其分束形成两股激光束,一股激光束向下投射至第二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中以用于第二个打标工作头33打标使用,另一股激光束向后投射至末端反射镜35,末端反射镜35则直接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向下反射而投射至第三根激光分束支路管32中以用于第三个打标工作头33打标使用。如此,采用一组激光器2就能够同时供三组打标工作头33使用而分别进行打标工作。在这里,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激光分束通路管3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末端反射镜35的镜面与激光分束通路管31之间呈45°夹角,以用于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垂直地向下投射至下方的激光分束支路管32中。参见各附图所示,打标工作头33固定地设置在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下端并位于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一侧,每个激光分束支路管32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反射至打标工作头33上的反射镜37,具体地,每个打标工作头33中均设置有扫描振镜36,经反射镜37反射的激光束被投射到扫描振镜36上而投射至待打标的表面予以打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设于所述激光器出光路径上的准直镜,以及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激光分束通路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上的N根激光分束支路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所有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沿着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分布,且每根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均设置有打标工作头,沿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的长度方向自前向后依次间隔地设置有N-1组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向后投射的第一激光束和向下投射的第二激光束的分束镜,所述的N-1组分束镜依次设于前N-1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最末组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向下投射的末端反射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设于所述激光器出光路径上的准直镜,以及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激光分束通路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上的N根激光分束支路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有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沿着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分布,且每根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均设置有打标工作头,沿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的长度方向自前向后依次间隔地设置有N-1组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向后投射的第一激光束和向下投射的第二激光束的分束镜,所述的N-1组分束镜依次设于前N-1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最末组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向下投射的末端反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工作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一侧,每个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接收到的激光束反射至所述打标工作头上的反射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工作头中设置有扫描振镜,经所述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被投射至所述扫描振镜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分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激光分束支路管沿着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地连接在所述激光分束通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玉吉,王明娣,张晓,倪超,刘金聪,张文杰,潘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