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537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包括刀头芯轴、轴套、进刀套、同步轮、挡圈、端盖、锁紧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旋压圆盘,所述刀头芯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刀头芯轴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轴套套接于所述刀头芯轴外部,所述同步轮、挡圈及进刀套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所述端盖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所述旋压圆盘与所述轴套的右端锁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时零件损耗较低、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较低。

A new type of cutter head assembly of long u machine with doubl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
技术介绍
双轴承长U机刀头总成是:铜管“U”型折弯的全自动长U弯管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料长度值及切管管径口缩口率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双轴承长U机刀头总成通常是由三件轴承与全自动长U弯管机所连接,由于此种刀头总成需要每天24小时切料的高速运转,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润滑脂消耗,磨损增加,零件损耗较高,会出现刀头芯轴与轴套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减少了使用寿命及下料铜管长度的精准性,给使用单位增加了一定的隐形成本,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轴承长U机刀头总成零件损耗高、使用寿命短、加工精度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零件损耗较低、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包括刀头芯轴、轴套、进刀套、同步轮、挡圈、端盖、锁紧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旋压圆盘,所述刀头芯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刀头芯轴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轴套套接于所述刀头芯轴外部,所述同步轮、挡圈及进刀套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所述端盖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所述旋压圆盘与所述轴套的右端锁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均为NSK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上均涂有润滑脂。>优选地,所述旋压圆盘的左端外周壁与所述进刀套的右端内周壁连接。优选地,所述轴套的左端设置有螺丝孔,所述端盖通过螺丝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优选地,所述旋压圆盘上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及安装凸起。优选地,所述轴套及进刀套均为DC53材质,所述刀头芯轴为42CrMo材质,所述旋压圆盘为Cr12MoV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的刀头芯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刀头芯轴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轴套套接于所述刀头芯轴外部,所述同步轮、挡圈及进刀套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所述端盖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所述旋压圆盘与所述轴套的右端锁紧连接,本技术采用双工位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支撑轴套,能够使刀头运转平稳,无摆动量,工作寿命长,并实现匀速起动、退刀迅速、高速切割、低速怠转,增加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与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具有工作稳定性强,故障率低、加工精度高,能适应每天24小时连续稳定工作,利于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零件损耗较低,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的纵剖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刀头芯轴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轴套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进刀套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同步轮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挡圈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端盖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旋压圆盘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旋压圆盘的右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旋压圆盘的立体图;图中,1-刀头芯轴、2-轴套、3-进刀套、4-同步轮、5-挡圈、6-端盖、7-锁紧螺母、8-旋压圆盘、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的纵剖图中,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包括刀头芯轴1、轴套2、进刀套3、同步轮4、挡圈5、端盖6、锁紧螺母7、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及旋压圆盘8,该刀头芯轴1通过该锁紧螺母7与该第一轴承9连接,该刀头芯轴1依次穿过该端盖6、第一轴承9及第二轴承10,该轴套2套接于该刀头芯轴1外部,该同步轮4、挡圈5及进刀套3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该轴套2的外周壁上,该端盖6与该轴套2的左端锁紧连接,该旋压圆盘8与该轴套2的右端锁紧连接。可以理解的,该轴套2及进刀套3均为DC53材质,该刀头芯轴1为42CrMo材质,该旋压圆盘8为Cr12MoV材质。具体地,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中刀头芯轴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及图11,该第一轴承9及第二轴承10均为NSK接触球轴承,该第一轴承9及第二轴承10上均涂有润滑脂;该旋压圆盘8的左端外周壁与该进刀套3的右端内周壁连接;该轴套2的左端设置有螺丝孔,该端盖6通过螺丝与该轴套2的左端锁紧连接;该旋压圆盘8上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及安装凸起。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在组装时,刀头芯轴1先装入涂好润滑脂轴承在锁紧螺母7,2、将同步轮4与挡圈5加入轴套2内,3、将刀头芯轴1压入轴套2内,上入端盖6锁紧,4、进刀套3放入轴套2,5、放入旋压圆盘8。可以理解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全自动长U弯管机切割电机带动同步轮皮带,带动轴套2上的同步轮4使旋压圆盘8高速旋转,通过进刀套3直线运动收缩旋压圆盘8,从而实现无屑切割铜管。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由三件旋转轴承(即第二轴承10)支撑轴套2改为四件,如图1所示,刀头芯轴1处改进,采用双工位第一轴承9及第二轴承10支撑轴套2,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采用NSK接触球轴承,手工无损伤拆除轴承一侧挡边,内涂高速润滑脂,两件轴承拆除面合一,自治治具手动压入轴承内圈进行装配。可以理解的,本技术设计合理,构造独特,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通过采用双工位的第一轴承9及第二轴承10支撑轴套2,能够使刀头运转平稳,无摆动量,工作寿命长,并实现匀速起动、退刀迅速、高速切割、低速怠转,增加该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与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具有工作稳定性强,故障率低、加工精度高,能适应每天24小时连续稳定工作,利于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零件损耗较低,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芯轴、轴套、进刀套、同步轮、挡圈、端盖、锁紧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旋压圆盘,所述刀头芯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刀头芯轴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轴套套接于所述刀头芯轴外部,所述同步轮、挡圈及进刀套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所述端盖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所述旋压圆盘与所述轴套的右端锁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芯轴、轴套、进刀套、同步轮、挡圈、端盖、锁紧螺母、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旋压圆盘,所述刀头芯轴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刀头芯轴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轴套套接于所述刀头芯轴外部,所述同步轮、挡圈及进刀套均从左往右依次套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所述端盖与所述轴套的左端锁紧连接,所述旋压圆盘与所述轴套的右端锁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轴承式长U机刀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均为NSK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上均涂有润滑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玉崔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吕何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